消費稅改革呼之欲出?中國中免股價震盪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劉婧汐 廣州報道

7月3日,中國中免(601888)放量大漲,截至收盤,該股漲幅9.98%,報收67.98元/股,成交額爲44.10億元。不僅中免,整個免稅、零售板塊都掀漲停潮,東百集團、徐家彙、王府井等多股漲停。

而截至7月4日收盤,局勢逆轉。中免跌幅4.75%,資金淨流出2.46億元。同樣資金淨流出居前的還有海印股份和王府井,淨流出資金分別爲7039.00萬元、5178.28萬元。

免稅及零售板塊兩天之內如此震盪,或許與一則“消費稅可能迎來改革”的消息有關。

日前,審計署受國務院委託,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在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方面,報告提出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完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而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進一步完善地方稅體系是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

這是繼2024年年初的財政預算草案中提出要“推動消費稅改革,完善增值稅制度”後的再次明確。隨着第二十屆三中全會臨近,市場對於消費稅改革的期待不斷升溫。

消費稅改革呼之欲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消費稅收入規模達1.61萬億元,佔整體稅收比重的8.9%,規模和佔比僅次於增值稅(38.3%)和企業所得稅(22.7%),是第三大稅收來源,在我國財政收入體系中佔據着較爲重要的地位。

現行的《消費稅暫行條例》最後一次修訂是在2008年,部分條款已不適應當前市場環境。

首先,在我國四大稅種中,消費稅是唯一尚未實行央地共享的稅種,其收入完全歸屬於中央政府,這加劇了地方政府事權財權不對等的問題。據財政部數據,2024年1-5月,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爲1.28萬億元,同比下降14%,1-4月降幅爲10.4%,降幅擴大了3.6個百分點。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土地出讓收入減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承壓,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財政收入作爲補充。

其次,現行的《消費稅暫行條例》針對高檔甚至奢侈消費品的稅目不足,大量奢侈消費品和消費行爲如私人飛機、馬術、高檔會所娛樂休閒等未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對居民收入調節作用有限,已不太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

因此,市場上呼籲消費稅改革的聲音,不絕於耳。

日前,審計署受國務院委託,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在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方面,報告提出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完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而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進一步完善地方稅體系是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

目前,市場普遍認爲,擴大徵收範圍、穩步下劃地方、後移徵收環節是未來消費稅改革的三大看點。

徵收範圍的擴大不難理解。隨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費結構也在進行着調整和升級,部分曾經的高檔消費品已成爲大衆消費品,而現有針對高檔甚至奢侈消費品的稅目不足。消費稅改革有望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現狀,把更多高檔消費品、服務和消費行爲納入消費稅的徵收範圍。

而所謂“下劃”是由過去完全歸屬於中央,將部分比例或部分稅目的消費稅劃給地方政府;“後移”則指將徵稅環節從生產端後移至消費端,由過去生產方代繳後移至批發商或零售商向所在地稅務機關代繳。

也就是說,消費稅“下劃”和“後移”之後,部分收入將下劃至消費地地方政府,繼而對各地消費產生正向激勵作用;消費稅的稅源歸屬也將從生產地轉向消費地,使繳稅由“生產地原則”向“消費地原則”轉變。

據銀河證券測算,假設消費稅改革中全部稅種徵收環節後移,並按50%比例下劃地方,將分別增加東、中、西、東北地區省份稅收收入3308億元、1560億元、1593億元、500億元。

綜合來看,預期地方會有更多的動力推出各種刺激本地消費的政策,完善消費配套基建設施,培育消費市場,釋放消費動能。消息一出,免稅零售板塊迎來大漲。

中國中免股價震盪

此輪上漲之前,中國中免自2021年2月始連跌三年,股價跌幅超過80%,市值蒸發了6912億。

背後原因是多樣的。一方面,疫情期間旅遊及免稅零售業務全線收縮,公司業績嚴重受挫;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資產負債表收縮導致消費意願低迷、奢侈品消費市場整體下滑,中國中免業績總體陷入增長困境。根據中國中免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爲188.07億元,同比減少9.45%。

但儘管如此,中國中免的護城河仍在。

公司財報介紹顯示,中國中免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免稅零售渠道和最優質的市場資源。公司在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國外柬埔寨等地設立了涵蓋機場、機上、邊境、外輪供應、客運站、火車站、外交人員、郵輪和市內九大類型的約200家免稅店,覆蓋超過100個城市,已發展成爲世界上免稅店類型最全、單一國家零售網點最多的免稅運營商。

另外,中國中免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全免稅零售渠道的企業,同時擁有機場免稅、市內免稅和離島免稅牌照。由於免稅的准入門檻較高,有稀缺牌照的公司往往也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潤率。目前國內僅有8家公司擁有免稅牌照,分別是中免(包括日上免稅、海南免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王府井、海旅投以及海發控。

此次中免短線大幅反彈,反映出市場對其預期的調整。一方面可能是受近期消費稅改革消息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其連續下跌後的技術性修復。

免稅零售行業基本面長期向好的趨勢明顯。根據Generation預測數據,2023年全球免稅及旅遊零售市場預計實現銷售747.6億美元,恢復到2019年的87%。預計2024年全球免稅及旅遊零售市場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在消費稅改革、創新性免稅政策的落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國內免稅企業或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利好效果仍有待觀望

目前,消費稅改革尚只有市場吹風,並無明確定論。擴大徵收範圍、穩步下劃地方、後移徵收環節等措施如能最終得到落實,確實有可能利好免稅企業和刺激國內消費的回升。

中國中免股價短線波動,可以看作市場對於免稅零售板塊預期的短期回調,但公司價值總歸要回到運營業績和行業走勢上來。

據海口海關公佈的2024年一季度的免稅銷售數據,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27.64億元,同比下滑24.3%;一季度客單價5984元,同比下滑約20%。而海南地區銷售額在中免營收中佔比近六成。在免稅和機場免稅沒有完全恢復的當下,中免等公司的業績是否能夠長期持續增長,還是個未知數。

消費稅改革最終對市場的利好作用有幾何,更多依然取決於宏觀經濟表現,和居民實際消費能力的提升。只有消費者消費信心修復,對收入預期改善,消費能力纔會提高,這個底層邏輯更爲重要。

截至7月5日收盤,中國中免(601888)回漲,漲幅1.51%,報收65.73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