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的年輕人活在前置攝像頭裡

時代在變,生活在變,每一代年輕人記錄生活的語言也正在發生轉變。

曾經,年輕人記錄生活的語言是文字紙筆,是把心裡話寫日記裡,是想快點告訴你,我用你送的蠟筆,畫了幅畫特快傳遞給你。

《邪不壓正》

後來,年輕人記錄生活的語言變成了網絡圖文,是博客、論壇、訂閱號和小組,是常常思念不常見面,她懷疑Sam是虛擬的臉。

圖片來自網絡

而現在,成長於流媒體時代的年輕人們,其第一表達方式和記錄生活的語言變成了視頻。

甚至,可以說00後的原生語言就是視頻。

我在小紅書上關注了一位17歲的博主,就是把鏡頭對準自己記錄她的高中生活和成長見聞,用她的話來說就是隨便拍拍,卻擁有100多萬的關注。

來自@julia_ty

似乎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話想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是直接把自己的生活放到取景框中,而非精細包裝後一個個等待被點開的視頻。

年輕人們對着手機前置攝像頭,隨時隨地就可以開始記錄。一個人、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就是最小單位的創作團隊。這樣個體的表達幫助他們打破了生活的固有敘事。

在小紅書,我就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把生活裝進前置攝像頭。他們組成了這一代別樣的人生圖譜。

在小紅書,把生活裝進前置攝像頭

每個早上,我走出地鐵站在路上猛蹬共享單車,如果我的生活裝了監控,那畫面裡的應該是後座沒有香蕉的奧德彪或者輪子沒着火的惡靈騎士。昨天麻木,明天憤怒。

我一度以爲大家可能都是這樣的,直到我在小紅書上發現了一位用前置攝像頭記錄自己每天騎行換裝的博主。

一樣的角度,一樣的速度,一樣的表情,大概背景裡也是同一段路,幾乎就沒有什麼拍攝技巧,但是就讓人感覺她的日子色彩特別豐富,輕鬆和酷的態度溢出屏幕。

來自@碳酸飲料拜拜

前有騎車悠然過市,後有騎馬草上飛馳。有一位我關注了很久的運動博主,一直以來,看着她用前置攝像頭記錄自己駕馭陸衝、機車、降落傘,征服啞鈴,球拍、衝浪板。

忽然有一天,看到她抓起手機就衝到了馬背上。之前從她這汲取興奮感與多巴胺,現在與她分享瀟瀟灑灑紅塵作伴。即使隔着屏幕,也會被她自由恣意的情緒力量所感染。

來自@HEIHEI

在評論區看她說騎成這樣只學了一週,我一激動,就在工位刷了一週《還珠格格》爾康和紫薇騎馬那段。

在被前置攝像頭包裹的世界裡,有人抓住了生活的一瞬,有人攥住了人生的一段。每當點開他們的視頻,就像握住新朋友的手,指尖是新鮮的生活方向,掌心是別樣的生活方式。

有一對在北京互聯網大廠輾轉混了8年的夫婦,當他們的人生來到付個首付背上房貸、職場壓力中年焦慮的關口,他們選擇悄悄從時代銀行的後門溜了。

前置攝像頭裡,他們的身後是在大理租金兩千的小院子,眼看兩個人的理想之家一點一點從磚頭裡拔地而起,就像看着他們在內卷時代重建了人生秩序。

可能我永遠不會去大理生活,但依然欣慰於有人過着我想要的生活。

來自@活力少女阿珍

有一對年華正好的情侶,用前置鏡頭記錄了無數個他們相愛日子裡的細節,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他們視頻裡的什麼東西在吸引我,就像我驚奇於他們的作品總能是捕捉到平淡日子的美好天氣。

來自@神田優作

是電影《藍色大門》一樣的感覺,夏天過去了,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但人生每一個夏天,能留下和記住的都是那幾個瞬間。

《藍色大門》

在小紅書上的年輕人們手裡,前置攝像頭並不是抽象的第四面牆。有時它有長度,可以記錄生活的彈力;有時它彷彿有厚度,在燈光與陽光下展現着生命的張力。

一個女孩喜歡拍自己光着腳在家裡跳舞,有時是放克和布魯斯,有時是爵士或查爾斯頓。在她的鏡頭裡,活力是一種可以具象化的東西。

搖擺踱步,旋轉停駐,生活不該只有Go Go Bank,客廳也可以是La La Land。

來自@Jingchoo

而跟隨攝像頭裡的另一對情侶,他們直接把舞跳上了非洲平原。人與自然之息,大地上的遷徙,斑馬、長頸鹿與身後的原住民。

在這片露西曾經直立行走過的古老土地上,他們表達出了屬於人的旺盛生命力。

來自@蛋特DANTE

就像大家說的那樣,平時生活裡已經很少見過這麼“活”的人了,還是倆。

還有人用他們的前置攝像頭,帶我們去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穿梭於地理與族羣,漫步在鍍金時代的文化庭院,勇敢的人先體驗人間的娑婆和生活的多樣性。

有一位講四川話的博主,跟隨他的鏡頭我以十分清奇的方式打開了許多國家和城市,耳邊是文明微妙碰撞的窸窣聲,比如我喜歡的那集《舊金山散步小記:山野無痕,滿街是史》。

從荒誕的角度投射了這個國家複雜的社會生態。像他說的,平生不到舊金山,啥是真的哥佬倌。

來自@嗨呀童瓜

而當萬水千山走遍,這顆藍色星球的參差多態在你面前徐徐展開,這個看世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瞬間喚起我們內心最深沉的共鳴和無法再復現的情緒,甚至來不及組織語言,而拿起手機記錄是最快最本能的方式。

站在摩洛哥的古老皮革廠,一位博主拍下自己和兩代工人。她說那天我站在自己的世界裡看到了他們的苦難,卻忽略了只屬於他們的快樂,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我們的幸福不同,但那一刻我們同樣幸福。

來自@皮皮在藍色星球

在這裡,前置攝像頭正在成爲無數年輕人記錄生活、表達自我、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

他們將日常生活的真實觸感轉化爲具有強大感染力的視覺語言,形成了新的文化力量。

而小紅書,也愈發像一個由前置攝像頭下無數鮮活個體構成的創作樂園。

創作者在尋找樂園

爲什麼年輕人在前置攝像頭裡更敢於表現和表達自己了?

在今天的社會中,年輕人面臨前所未有的孤獨感與壓力。而通過前置攝像頭,他們可以將內心的真實感受以一種更加私密卻也更加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

就像王家衛在《墮落天使》中使用大量的主觀視角鏡頭(POV),去外化都市年輕人迷茫孤獨的情緒。

《墮落天使》

一個年輕人,她將鏡頭對準自己和那個總也實現不了的夢,記錄三次考學失敗的經歷,一次一次離夢想更近一點的努力,可是就是特別難如意。她毫無保留地訴說自己的崩潰、絕望,甚至開始相信命與運。

在人爲什麼要活着的自我詰問後,她買了31個小時到達西藏的硬座,長途苦旅並不能解決問題,但鏡頭記錄下了她是如何重新找回了自己。生命的苦與痛,想吃,想愛,想活,本身即是意義。

來自@185同學

這些被前置攝像頭記錄下來的孤獨與掙扎袒露無疑,卻又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每個人釋放了情緒,甚至在命運相似的無常下,讓我們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到真切的共鳴與迴應。

大家說每個人都有過這樣晦暗的時刻與徹底的懷疑,鼓勵也好,祝福也罷。"It's been a long way",要好好活下去。

前置攝像頭讓年輕人能夠即時捕捉生活的閃點,這些視頻片段不僅記錄了當下的情感,也成爲了他們回顧過去的重要媒介。

楊德昌的《一一》裡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長了三倍”,當前置攝像頭這種視覺語言變得普及,我們的生命又會延長多少倍呢?

《一一》

在2023年歲末,一對情侶在他們這一年的鏡頭記憶裡尋找最捨不得刪除的10秒。從十二月的淚到十一月的雨,視頻裡他們共同去了很多地方,翻山越嶺,一起共度許多分毫,歲月長衣裳薄。

當鏡頭翻轉,他們發現最不捨得刪除的10秒,不是山海,不是遠方,是每個平凡日子一起睜開眼的第一個10秒。

來自@Jin小菌

這樣更多基於個人經歷和情感體驗的視頻創作,也會成爲我們去對抗時間流逝、重構個人記憶的重要工具。

就像在他們的上一條視頻,他們想在鏡頭裡抓到飛機。短短18秒有人看了幾十次,有人每隔一年就回來看一次,有人說不知爲什麼飛機劃過那一刻眼淚下來了。原來時間是液體。

來自@Jin小菌

我們強調前置攝像頭的存在感,因爲它不止是一個技術術語,而更是一種文化思潮和時代情緒。

是要表達自己,不願做鏡頭前被凝視的表演者;

是有自己對內容的主張和堅持,反對人云亦云;

是會永遠追尋個性化的認可與共鳴,拒絕被捲入到流量密碼的漩渦中去。

前置攝像頭不僅讓年輕人發現自我,也賦予了他們個體創作的能力。在小紅書,越來越多這樣的年輕人從“看客”變成了“創作者”,他們通過視頻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示個性和態度,形成新的身份認同和文化歸屬。

而這所有的變化,爲什麼最先發生在小紅書?

小紅書上的互動機制和創作審美以真實和生活化而著稱。無論從年輕到衰老、或由精緻到粗糙,只要真誠的,就是動人的,就會被社區網友接納和讚美。

來自@小紅薯5F0055F5

小紅書沒有門檻,鼓勵素人、扶持個體的產品特點,又決定了其社區氛圍的多元化與包容性。當代互聯網被算法和MCN綁架日趨擁擠,而素人和個體創作者在小紅書上的表達空間依然友好,依然廣闊。

來自@寶哥和他的導盲犬

最重要的是,小紅書的社區感是個體視頻創作者鏡頭裡永恆的縱深。我們在此記錄,也在此被記錄;我們在此創作,也成爲創作的一部分。

在看見與被看見之間,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同時也豐富了別人的世界。生活或許不會給我們點贊,但我們終會以這樣的方式被時代記住。

而至於我,我打算將小紅書作爲第一選擇,從明天起打開前置攝像頭,當我又再次騎上共享單車。

北京的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請回答吧,我的2024。

(完)

設計/視覺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