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結局:“寧可兒子回蘇州掃馬路”的莊樺林,太自私

看了《小巷人家》後,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部作品裡的人物角色都塑造的非常真實。

這裡面你很難純粹的評價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因爲每個角色都非常複雜立體。

比如裡面被人罵“愚孝男”的莊超英,很多人都覺得他愚孝,自私,虛僞,不是個好父親也不是個好丈夫。

但是有一點在孩子的學習教育上,他算得上是個“好父親”,是他啓蒙了兒子的大學夢,是他教育女兒也要和男孩子一樣考大學,不僅僅如此,他身爲老師也是真正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孩子一樣教育了。

他愛自己的教育事業,關於他在學習方面的優點,之所以觀衆不會覺得很了不起,是因爲觀衆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是帶着上帝視角的,因爲我們從小知道教育學習的重要性。

然而在那個年代,沒有上帝視角的莊超英有那樣的覺悟是相當超前的,這一點很多人都比不上他,哪怕是小巷裡學歷最高的林武鋒也沒有他在學習教育上那麼敏銳。

所以很難單純的評價莊超英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同樣還有一個人和莊超英一樣,也讓人很難平,這個人就是莊超英的親妹妹莊樺林。

莊家從小被拋棄的女兒

莊樺林是莊超英這一輩唯一的女孩,可是偏偏生錯了家庭,生在了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從小不被父母重視。

不僅僅如此,莊樺林從小都是睡在飯桌長大的,直到後來去貴州當知青纔有機會睡牀。

其實當初莊樺林是有機會留在蘇州去母親廠裡上班,但是自私的莊母卻把女兒趕去了貴州鄉下當知青。

而是選擇把那個能夠留在蘇州進廠的名額給了不愛學習的小兒子莊趕美。

然而就是去了貴州當知青改變了莊樺林一生的命運,讓她這輩子都回不到讓她牽魂繞夢的故鄉了。

因爲這故鄉再也沒有她的容身之處了。

莊樺林一直在貴州等不到知青返鄉的政策,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又是背井離鄉,最後她和當地人結婚生子有了一個家,還生了一個孩子名字叫向鵬飛。

莊樺林從小學習也不差,如果不是因爲父母偏心,她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哥一樣留在蘇州。

後來恢復高考,她努力考上衛校,畢業後終於擺脫了幹苦力的命運,在衛生院成爲了一名護士,有了正式單位。

但是她的丈夫依舊很辛苦,在鐵路上幹苦力,每個月就掙一點工資養家餬口,那裡的日子很苦。

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莊樺林因爲有了正式單位,不符合後來的知青返鄉政策要求了,於是這輩子她和自己那個繁華的蘇州城無緣了。

但是她的兒子卻有機會將戶口轉回蘇州,所以爲了兒子能夠回到蘇州上學,考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她做了一切能夠做的努力。

但是這背後何嘗不是她的執念呢?

“只求蘇州一張牀”的執念

後來政策變化,當莊樺林得知兒子有機會轉戶口回到蘇州的時候,她立馬幫兒子轉了戶口,讓兒子日後回蘇州參加高考。

但是貴州教育畢竟落後,如果向鵬飛日後回蘇州參加高考,那麼就要現在抓緊時間回到蘇州學習,不然跟不上當地的學習進度。

其實雖然貴州的教育比蘇州落後,但是貴州的高考分數線也比蘇州低很多。

其實一開始莊樺林的大哥莊超英建議她不要那麼早給向鵬飛轉戶口,讓他高考結束後轉,那樣考大學機率高一些。

但是莊樺林自己這一生被時代耽誤了,她害怕政策變化,她害怕未來兒子沒有機會回到蘇州,所以選擇了早早給兒子轉戶口。

然而接下來便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向鵬飛的學習問題,他要蘇州上學,但是沒有地方住。

之前向鵬飛暑假來過蘇州,他喜歡蘇州,喜歡住在大舅舅家,覺得蘇州比貴州好多了。

於是這一次莊樺林親自帶着兒子回蘇州,其實她心裡知道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是不會接受兒子住在他們家。

所以從一開始莊樺林就想把兒子送到大哥莊超英家裡,因爲大哥爲人厚道,還是老師,兒子也喜歡住在大哥家裡。

但是這一次莊樺林只想自己兒子,卻沒有考慮到大哥莊超英的難處。

這一次黃玲拒絕了向鵬飛住進來,因爲這一年她的兒子莊圖南面臨高考,已經是畢業班了,面臨人生最重要的一道關坎。

在高考面前幾分的差距就是一輩子的差距,而且莊圖南那年高中時二年制,第二年就變成了三年制,如果那年莊圖南高考沒有發揮好,就意味着他復讀後面臨教材改革的風險。

所以黃玲不敢賭,也不願賭,她拒絕讓向鵬飛在那一年搬進來,因爲她知道一旦她退步了,公公婆婆後期會更加過分提出更多無理的要求。

爲了自己的孩子,黃玲拒絕了莊家人的要求,甚至以離婚威脅自己的丈夫莊超英。

然而直到這個時候莊樺林還是不理解自己的大嫂,她苦苦哀求,原著中寫道:

這段話,莊樺林用了兩個非常刺眼的詞,一個是“回蘇州掃馬路”,一個是“在蘇州有張牀”。

這是多麼卑微的請求啊,然而這背後何嘗不是她莊樺林的夢啊。

莊樺林她自己是寧願回蘇州掃馬路也不願待在貴州了,她寧願在蘇州只有一張牀也不願在貴州有一間房了。

因爲蘇州是她牽魂夢繞想要回去的故鄉,當她得知自己這一生沒有希望的時候,她卻把這種希望病態的加在了自己兒子身上。

寧願兒子掃馬路都要回蘇州的莊樺林,蘇州的一張牀已經成爲了她的執念。

善惡總是在一念之間

莊樺林執意要把兒子向鵬飛送回蘇州,,讓他一個人留下,這麼小就離開父母過着寄人籬下的日子。

她不在乎一個孩子這麼小離開父母背後的孤獨,也不在乎一個孩子這麼小過着寄人籬下看人眼色的日子。

後來看着大哥和大嫂因爲這件事鬧得要離婚,大哥都搬到學校辦公室去住了。

那一刻莊樺林才明白自己終究是夢碎了。

原著中寫道:

之後莊樺林帶着兒子離開了那座讓她牽魂夢繞的故鄉,因爲故鄉早已不是她夢中的故鄉了,這裡沒有了她的位置,也沒有她兒子的容身之處。

其實對向鵬飛來說蘇州再好,也沒有爸爸媽媽都在身邊的好。

但是莊樺林因爲自己這一生被父母拋棄,因爲這一生無法回到故鄉所以把自己的夢強加在了兒子身上。

甚至不惜讓兒子回蘇州掃馬路都要留在蘇州,這種想法有些病態的執念了。

當然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莊樺林讓兒子回蘇州是爲了兒子的未來。

但是她卻自私的不在乎莊圖南考大學這麼重要的關卡,在她心中其實莊圖南能否考得上大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兒子在蘇州有一張牀。

這種想法其實非常自私,雖然爲人父母爲了自己的孩子都自私,而曾經受過傷的莊樺林卻把自己的痛強加在了大哥大嫂的子女身上。

她不在乎圖南的學習會不會受到影響,也不在乎圖南能不能考上大學,更不會在乎筱婷住在爺爺奶奶家受委屈。

於她來說兒子能夠回蘇州承載了她一生的夢。

爲了這個自私的夢,她不在乎傷害別人,曾經的受害者終究是變成了當初的那個惡龍。

很多時候善惡不過一念間,最後她帶着兒子回到了貴州,但是第二年圖南考上大學後,向鵬飛就來到了蘇州上學。

不過最後向鵬飛還是沒有能考上大學,最後筱婷因爲成績好考上大學,而林棟哲因爲去了廣東,廣東分數低也考上了。

只有向鵬飛一個人沒有考上,其實莊超英夫妻答應讓向鵬飛復讀一年再考一次,但是向鵬飛拒絕了。

他選擇跟着錢叔叔學開車,日後直接開車賺錢了。

原著中寫道:

其實向鵬飛不想復讀原因很複雜,一方面是因爲他沒有心思讀書了,另一方面他從小寄人籬下是個善良而且敏感的孩子,他知道大舅媽在自己兒女考上大學後鬆了一口氣病了一場,他就知道家有考生大人也不容易。

而莊樺林不在乎這些,但是向鵬飛是個善良的孩子,他不希望麻煩別人,而且他覺得自己的父母那麼辛苦,他想早點賺錢養家。

原著中寫道:

其實大舅舅家再好,向鵬飛也不想這樣過着寄人籬下的日子了,他是個善良的孩子,所以他辜負了母親的夢。

但是後來他努力賺錢,而且還在蘇州買了房子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蘇州來住了,最後莊樺林這一生算是圓了回蘇州的夢。

只是苦了向鵬飛過了那麼多年寄人籬下的日子,雖然莊超英一家沒有虧待他,但是終究不是自己家,身爲一個孩子終究在那樣的環境下學會了察言觀色小心翼翼的活着。

只是幸好最後一切苦盡甘來,向鵬飛靠着自己的辛勤勞作留在了蘇州,不僅僅有了一張牀,還有了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