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美術館 驅動城市美學
新北市美術館座落於以陶瓷工藝聞名國際的鶯歌地區,建於大漢溪與鶯歌溪匯流處的新生地,戶外空間緊臨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也臨近正在興建中的三鶯線捷運,串連三鶯地區的藝文交流。(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新北市美術館由臺灣知名建築大師姚仁喜規劃,整體設計追求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平衡,外牆用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形塑外型、再選用噴砂柱狀的3166根鋁管,打造蘆葦隨風搖曳的意象,結合戶外公園、綠地,並聯通大漢溪自行車道,驅動新北城市美學。
座落於以陶瓷工藝聞名國際的鶯歌地區,建於大漢溪與鶯歌溪匯流處的新生地,戶外空間緊臨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也臨近正在興建中的三鶯線捷運,串連三鶯地區的藝文交流。
美術館原址本是一處填土而成的景觀平地,高僅7、8米,但在山丘制高點上可遠眺周圍羣山環繞的美景;基地規畫有美術館、圓頂藝術空間、藝術街坊、戶外園區等區域。
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壞,以垃壞象徵製陶起點,沿着旋轉樓梯爬上立壞,更可在壞上遠眺三峽與鶯歌兩地美景;走入壞中的內部空間,可看見陽光從壞頂灑落,象徵生命自大地之母孕育而出。(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新北市美術館設計打破以往封閉式建築設計,將美術館空間融入河岸地景,兼具逾10公頃的戶外園區讓美術館展示場域延伸至戶外,成爲兼具開放性與互動性的美學聚落。
另外戶外園區設有多座與鶯歌陶瓷文化有關的公共藝術,其中一座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壞,以垃壞象徵製陶起點,沿着旋轉樓梯爬上〈壞〉,更可在〈壞〉上遠眺三峽與鶯歌兩地美景。走入〈壞〉中的內部空間,可看見陽光從〈壞〉頂灑落,彷彿聖光灑落大地,象徵生命自大地之母孕育而出。
新北市美術館外牆用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形塑外型、再選用噴砂柱狀的3166根鋁管,風吹拂管上的孔洞後可聽到低鳴的聲音。(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