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生物宣佈IBI3002(抗IL-4Rα/TSLP雙特異性抗體)臨牀I期研究在澳大利亞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美國羅克維爾和中國蘇州2024年3月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IBI3002的首次人體(FIH)臨牀I期研究已在澳大利亞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IBI3002是一種全球首創(first-in-class)的靶向白細胞介素4受體α(IL-4Rα)和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的雙特異性抗體。
本項FIH研究(NCT06213844)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單次給藥劑量遞增(SAD)研究,旨在評估IBI3002在健康受試者和輕中度哮喘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PK)和藥效學(PD,僅在哮喘受試者中),以支持IBI3002後續全球臨牀開發。
IBI3002是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靶向細胞表面IL-4Rα和警報素細胞因子TSLP,用於治療包括哮喘在內的炎症性疾病。IL-4受體介導了IL-4信號通路(1型和2型)和IL-13信號通路(2型),兩種細胞因子信號通路在2型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中均起關鍵作用[1]。TSLP是一種上皮細胞來源的警報素細胞因子,可觸發哮喘中的2型和非2型炎症[2]。
IBI3002具有高效的IL-4Rα和TSLP共同阻斷功能。體外功能學實驗顯示比同靶點的已上市單克隆抗體更優。通過同時靶向IL-4Rα和TSLP,IBI3002具有抑制2型和非2型炎症的潛力,在抑制2型炎症方面具有潛在的協同作用,有望在治療2型炎症性疾病中展現優效性。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臨牀開發副總裁錢鐳博士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醫療界對哮喘的病理生理機制/表型和治療選擇的認知有了顯著增加,特別是通過引入生物製劑治療重度哮喘這一精準治療的策略,爲哮喘管理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高選擇性藥物通過靶向免疫炎症級聯的特定步驟,有潛力進一步突破廣大嚴重哮喘患者的治療侷限,並有望在多種重度哮喘炎症表型中實現最佳疾病控制;同時,我們也期待推進該分子未來在哮喘和其他多種炎症性疾病中的進一步開發。」
關於哮喘
哮喘是一種由多種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及炎症介質介導,累及全年齡段人羣的異質性疾病,以喘息、氣促、咳嗽和胸悶等多種症狀爲特徵,與慢性氣道炎症、可變的氣流受限和氣道高反應性相關[3]。根據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GBD)研究,約有3.58億人患有哮喘[4]。根據氣道或外周血細胞特徵,哮喘可大致分爲嗜酸性粒細胞性和非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嗜酸性粒細胞炎症主要由2型炎症驅動,包括2型輔助T細胞和2型固有淋巴細胞[5]。與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相比,對於非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的瞭解仍不充分[6]。高達10%的成人哮喘患者和2.5%的兒童哮喘患者患有重度哮喘[7]。儘管接受了足夠的大劑量吸入治療,重度哮喘患者仍存在症狀持續或頻繁急性加重,需要反覆系統性糖皮質激素短期或維持治療[8]。在這些患者中,需要給予額外治療(可能包括生物製劑)以減輕疾病負擔[2,3]。
關於IBI3002
IBI3002是一款全球首創靶向細胞表面IL-4Rα和警報素細胞因子TSLP的雙特異性抗體。該分子具有高效的IL-4Rα和TSLP共同阻斷功能。體外功能學實驗顯示比同靶點的已上市單克隆抗體更優。通過同時靶向IL-4Rα和TSLP,IBI3002具有治療包括哮喘在內多種炎症性疾病的潛力。
IL-4是2型淋巴細胞分化的中心介質;它誘導產生2型相關細胞因子,如IL-5、IL-9、IL-13和/或2型相關趨化因子,如胸腺和活化調節趨化因子(TARC/CCL17)和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3。IL-4參與調節B細胞的同種型類別轉換以產生血清IgE,並通過釋放IL-5招募嗜酸性粒細胞。儘管IL-13在這些促炎過程中顯示出一些冗餘性,但它在介導杯狀細胞增生、粘液產生、平滑肌收縮性和氣道高反應性方面具有額外的作用。總的來說,IL-4和IL-13共同在2型炎症中起關鍵作用[1]。
TSLP是一種上皮細胞來源的警報素細胞因子,它在2型炎症誘導和通過IL-4、IL-5和IL-13產生的Th2細胞分化與成熟中佔據上游位置。TSLP也被認爲是哮喘中非2型炎症的觸發因素[2]。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代謝及心血管、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公司已有10款產品獲得批准上市,同時還有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牀研究,另外還有19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牀研究。公司與海內外藥企深入合作加速藥物創新,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
信達生物在不斷開發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爲中心」,心繫患者並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參考文獻:
1. Zhu J. T helper 2 (Th2) cell differentiation,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4 (IL-4) and IL-13 production[J]. Cytokine, 2015, 75(1): 14-24.
2. Brusselle G G, Koppelman G H. Biologic therapies for severe asthm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2): 157-171.
3.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23 GINA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23.
4. GBD 2015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aths, prevalenc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asthma,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Respir Med. 2017 Oct;5(10 ):e30]. Lancet Respir Med. 2017;5(9):691-706.
5. Gans MD, Gavrilova T. Understanding the immunology of asthma: Pathophysiology, biomarkers, and treatments for asthma endotypes. Paediatr Respir Rev. 2020;36:118-127.
6. Israel E, Reddel H K. Severe and difficult-to-treat asthma in adul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10): 965-976.
7. Settipane RA, Kreindler JL, Chung Y, Tkacz J. Evaluating direct costs and productivity losses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receiving GINA 4/5 therap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9; 123(6): 564-572.e3.
8. Caminati M, Vaia R, Furci F, Guarnieri G, Senna G. Uncontrolled Asthma: Unmet Need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J Asthma Allergy. 2021;14:45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