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河牀淤積繁華落 19命換來聯外水泥橋
舊港的斷壁殘垣代表過去曾有的風華。(陳育賢攝)
乾隆末期至日據時代是舊港的全盛時期,目前島上還遺留當年興建的稅關出張所建物。(陳育賢攝)
新竹市舊港島是臺灣本島距離大陸最近的土地,昔日的舊港稱爲「竹塹港」,清朝年間一度是北臺最重要的商港之一,但在港口淤積、商業凋敝後,連求一座可以讓居民安全通行的橋樑都不可得,最終在一場不幸船難釀成19條人命的悲劇發生後,才換來舊港島聯外水泥橋樑。
竹塹港於清雍正9年(1731年)開港,商船航線主要與大陸漳州、泉州、福州等港互通,甚至有到天津、牛莊以及東南亞的呂宋、暹羅,及東北亞的日本、朝鮮各地,乾隆末期至日據時代則是舊港的全盛時期,目前島上還遺留當年興建的稅關出張所建物,是當時收取貨物進出的關稅及物品檢查的重要機構。
由於暴雨導致舊港河牀淤積,船隻通行不便,貿易盛況不復從前,稅關出張所也在1932年廢除,之後再因戰爭因素,臺灣總督府停止海峽貿易,竹塹港轉型成漁港;1952年舊港淤積更形嚴重,船隻出入不便,政府因此於頭前溪南岸另建「舊南寮漁港」取代舊港,舊港的機能完全消失。
在舊港島土生土長的新竹市南寮國小老師彭東烈回憶,早年舊港居民往來市區,只能仰賴杉木簡單搭建的小木橋跨越頭前溪,才能到岸上「通商」、辦事與就學。戰後政府財政困窘無力顧及小漁村居民的交通問題,近20年間若是木橋遭沖毀,就僅能仰賴長約4公尺、寬1.2公尺的老舊木船擺渡,橫越200多公尺寬的河面。
1960年3月22日清晨,32位南寮國小學生與1位30多歲的賣菜孕婦共33人搭乘老舊木船渡河,未料就在距渡船頭僅剩30公尺處翻覆,18位小朋友及賣菜孕婦共19人當場遭溪水吞噬,淪爲波臣。
悲劇發生後,舊港居民發出怒吼,最後由省政府、新竹縣政府及舊港里民各出資1/3興建水泥橋,全部經費161萬餘元,舊港居民要負擔54萬元。當年一般家庭月收入還不到500元,對窮苦小漁村居民更是天價,幸好里長與地方士紳赴全臺各地聲嘶力竭勸募,終於募得款項。1961年夏天,長210公尺、寬3公尺的水泥大橋最終在19條人命的犧牲後完成並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