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詹姆斯·卡梅隆的異想世界:他要告訴你的,不止拍電影這件事
掐指一算,詹姆斯·卡梅隆70歲了。
有關他的最近的消息是加盟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公司官宣道:“卡梅隆的加入,代表着我們在改變視覺媒體的使命上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他的藝術家創作視角+商業和技術敏銳度,對於我們繼續建立一個全棧人工智能管道、爲創作者以以前無法想象的方式講述故事提供新的機會,將是非常寶貴的。”
圖源 : StabilityAI
我們尚不清楚卡梅隆加入一個科技公司的董事會能帶來什麼,但已經知道的是,這位電影人的大半生已經用科技和藝術爲觀衆帶來什麼。
《終結者》《異形2》《泰坦尼克號》《阿凡達》……跨越40年不同時期的電影鉅作都在影響不同時代的觀衆,而這本《詹姆斯·卡梅隆:我是如何拍電影的》可以幫助我們更接近“卡神”的大腦,他要告訴你的,不止拍電影這件事。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這本由詹姆斯·卡梅隆親自講述的傳記,從創意源頭和方法剖解了他形成自己作品的過程。
與諸多其他電影大導演傳記不同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按照作品編年順序撰寫,例如湯姆·肖恩所著的《諾蘭變奏曲》,從導演第一部作品開始,每一章節由電影講到背後創作者觀念和經歷的變化。
而詹姆斯·卡梅隆的傳記,更着重於他的主要創意板塊:“模擬人類”、“異形生物”、“進入宇宙”……不同類型的電影,從創意生髮到形成作品的過程,作爲主導者,詹姆斯·卡梅隆毫無保留地給出了他的經驗和方法。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詹姆斯·卡梅隆的特質,吉爾莫·德爾·託羅(《水形物語》導演)撰寫的序言十分精準:
“他的頭腦中蘊含着整個‘生態系統’。最終,他可以摒棄一切,忠於他特立獨行的性格,用一張紙或者任何東西,親自把它們呈現出來。”
“好萊塢大片”、“科幻鉅作”可能是關於卡梅隆最先浮現的標籤,但他的大片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導演的大片又有什麼不同呢?
2009年的《阿凡達》正是詹姆斯·卡梅隆的標誌性作品,它足以解釋:卡梅隆是使用最前沿科技創作一個“生態系統”的人。儘管講的是古老的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但在視覺上的先鋒實踐總是能帶領當下觀衆進入異想世界,喚醒我們對美的感知、對人類共同體命運的關照。
電影《阿凡達 》劇照
·培養創意的土壤·
詹姆斯·卡梅隆出生於1954年8月16日。他的童年時期經歷了上世紀60年代,被冷戰時 緊張的世界格局包圍:太空競賽、古巴導彈危機、民權運動等等,整個時代的政治環境影響,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有體現,也影響了他的創意思維模式。
核戰爭、末日體驗、人類命運的去向,始終貫穿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作品。儘管在不同故事外殼包裹下呈現出了繽紛各異的視覺世界,但背後總包含他的對異世界的想象之餘,也有如何應對毀滅的恐懼和希望。
在本書第一章中,一幅巨大的手稿顯現了他少年時期的想法:一場夢醒來,他用油畫棒畫下夢境,孤獨的人站在熠熠生輝的熔岩般地貌之中,你不知道他經歷了一場毀滅還是重生。
《詹姆斯·卡梅隆: 我是如何拍電影的 》 內頁
這幅畫作是卡梅隆大一時畫下的。而再往前追溯,軍事武器、變異人、太空等主題都在他童年時的手稿中呈現。
1968年,14歲的卡梅隆用油彩蠟筆畫了一幅畫參與銀行舉辦的萬聖節藝術比賽。他畫下的這個變異南瓜人奪得冠軍。
《詹姆斯·卡梅隆: 我是如何拍電影的 》 內頁
由於受到科幻小說和漫畫的影響,喜歡畫畫的卡梅隆也在嘗試連貫的故事創作。這組手稿講述了一個“太空木乃伊”的故事,這裡面已經包含了電影創作的各個元素:分鏡頭劇本、臺詞、各種遠中近景的視角切換……可以看到少年時的卡梅隆就已顯現用視覺語言講故事的天賦。
《詹姆斯·卡梅隆: 我是如何拍電影的 》 內頁
整本書始終圍繞詹姆斯·卡梅隆的“視覺敘事”能力來講述。
可以說這是一個不斷訓練的過程,例如不管何時、用何種筆法,迅速記錄自己的靈感——那個最打動他的腦中畫面。當他能夠將夢境或想象落在紙上,畫作同樣也能夠牢牢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因爲他懂得如何最大釋放人物的情緒。
《詹姆斯·卡梅隆: 我是如何拍電影的 》 內頁
書中這幅手稿創作於卡梅隆的高中時期,儘管沒有臺詞,沒有前後故事,但寥寥幾筆就已繪出一個陌生而令人失落的世界。這個畫中人的命運從何處來,又將向何處去,引起人的無限好奇。
卡梅隆如此總結自己,“用圖畫講故事”——“我不是用5張不同的圖畫講故事,而是試圖通過單一的圖像做到這一點,創造一個時刻。”
這對電影創作來說至關重要。如何精簡地使用鏡頭語言,在觀衆看到的第一眼就能準確傳達氛圍或情緒,這是卡梅隆對自己長期的訓練,也在後來的電影製作中屢試不爽。
當我們回想《泰坦尼克號》時,Jack和Rose站在船頭展臂迎風的畫面,就凝結成浪漫愛情的永恆。
電影《泰坦尼克號 》劇照
當我們想起《終結者》,施瓦辛格從火中走出,是那雄壯而驚悚的時刻。
電影《終結者 》劇照
當我們想起《阿凡達》,納美女孩騎着珍獸從高空俯衝而下在雲間穿梭,自由的心意暢遊其中,《Jake’s first flight》和張家界的奇景也完美幻化成我們關於另一個星球的美好想象。
電影《阿凡達 》劇照
在電影製作中,蒙太奇是非常主要講述故事的方法。而通過瀏覽詹姆斯·卡梅隆過去的手稿畫作,你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視角、氛圍、形態、動作……等等元素組合,如何成爲一個令人印象深刻、揮之不去的畫面。
這些畫面經過龐大團隊的製造終於呈現在銀幕上,影響了更多人的五官六感,但最初它們出發時,就是這樣一張紙,造夢者畫下了腦中的夢境。
·先鋒的女性意識·
我們可能更加關注詹姆斯·卡梅隆在電影科技領域的創新而忽視了一件事:他的電影中,女性總是充滿力量的,作爲引領者、挑戰者的角色,實現觀衆對勇敢、善良和愛的期待。
《異形2》中西格妮·韋弗扮演的女戰士,《終結者》中琳達·漢密爾頓扮演的母親,《泰坦尼克號》中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叛逆千金,《阿凡達》中佐伊·索爾達娜扮演的納美族女戰士………當然包括《阿麗塔:戰鬥天使》,一個個美麗又智慧的女性戰鬥者形象,在卡梅隆的作品中始終佔有引導地位。
在這本由他親述的書中,我們更可以感受到卡梅隆超前的女性意識。
卡梅隆的第一任妻子莎倫,是一個酷酷的女孩。寫《終結者》劇本時,他以她爲原型:
“我希望女主角薩拉·康納是個工人階級的女孩,她永遠不會懷疑,自己註定要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我對自己說:‘這就是莎倫’。”
《詹姆斯·卡梅隆: 我是如何拍電影的 》 內頁
電影中的薩拉·康納健壯而強大,絕非主流電影中弱不禁風的女性形象。卡梅隆會讓他的女主角們穿上工字背心,露出漂亮的肌肉,當她們揮舞拳頭、用知識分析操控複雜的機器時,她們顯現出的更卓絕的毅力和決心,總能打動觀衆。
電影《 終結者2》劇照
卡梅隆還在書中講到曾經引領他入行電影領域的羅傑·科曼,關於他們在觀念上的差異,卡梅隆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羅傑·科曼的電影《恐怖銀河》中有一個“強姦犯蛆蟲”角色,卡梅隆在爲這部電影製作視效時,坦言“它代表了我電影生涯中最黑暗的時刻之一”。電影中有一幕,這隻巨大的蛆蟲強姦並殺死了塔菲·奧康奈爾扮演的船員。女演員最後赤身裸體,身上沾滿黏液,被一個大橡膠怪物壓在下面……卡梅隆稱,“這真是太陰暗骯髒了”。
羅傑·科曼距離我們現在比較久遠,但翻看他的電影條目可以發現,許多海報都表達了卡梅隆描述的內容:一個性感的女人被怪獸追殺,龐然大物來襲,女人驚慌無措。
卡梅隆毫不避諱地對這些情節提出批判和質疑:“科曼的電影中總有某種形式的性侵犯內容”。
當卡梅隆以後可以獨立創作自己的電影時,他用自己的方式反擊。
《異形2》中的蕾普莉走進巨大的機器操控室,揮舞機械臂,打敗異形生物。女人不再是被追殺的弱者形象,而是這樣無所畏懼地面對未知和挑戰。
電影《 異形2》劇照
當然,卡梅隆創造的最爲特別的女性角色當屬《阿凡達》中的納美女孩。她是自然、科幻和人性的完美結合,既具備特別的異族面孔和強幹的身軀,又有柔美而不失力量的性感。
書中有一大段篇幅講述了卡梅隆創造這個角色的過程,不同手稿的演變——她的面龐、她的軀幹、她的行爲模式……這些手稿終於成爲銀幕上如真如幻的角色,打動我們的情感。
如果說你期待一本導演傳記講述他每部作品的創作過程的話,這本詹姆斯·卡梅隆的自傳,可以給你遠遠超過電影本身的東西。
書中更多講述他的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他磨鍊創意的過程,而非聚焦在單部電影上,持續講述關於影片本身的東西。
從這些文字和手稿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當今世界的頂級創意人才,如何養育了他的才華——當然很多人會說這是一種“天賦”,但從這本書中更看到他對自己內心的重視。將夢境和幻想表達出來,學習更爲精準、多樣的表達方法,然後在不斷修煉自己的過程中,他不斷向前。
卡梅隆打動大多數人的第一部影片是《泰坦尼克號》,它是屬於我們年少時代的傑作,也深深影響了我們一代人對電影的感受。
如今回想起來,我們才意識到,這部演員拍攝的電影,同樣結合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將那栩栩如真屹立船頭、或冰凍在大西洋中的場景,由綠幕製作成了歷史重現一般的“真實”景象。但當走進影院觀看時,我們根本沒有在意過《泰坦尼克號》是不是由科技製作,它真情實感地打動了我們,全部的,從愛情到音樂,從主角到配角,它成了傳奇本身。
電影《泰坦尼克號 》劇照
如今當我們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回看《泰坦尼克號》或《阿凡達》這樣的作品時,我們開始剖析成功背後的原因。
卡梅隆在這本書裡將這些幕後故事娓娓道來,毫不藏私,甚至把他在拍攝《泰坦尼克號》時爲Jack畫的素描手稿全部陳列——當你看到這些畫作時,儘管它們並沒有多麼精湛高超達到頂級畫家的水準,但你知道它們凝結了創作者最爲重要的品質——他將自己的想法通過某種方式精準實現。
最終,我們爲凱特·溫斯萊特躺在沙發上凝神的一刻顫抖。
《詹姆斯·卡梅隆:我是如何拍電影的》內頁
電影《泰坦尼克號 》劇照
如果你想當一位好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是必須去揣摩學習的對象。但即使你不是一個想拍電影的人,他也在這本書裡告訴你,如何珍視自己的才能,並好好運用,將之變爲更爲珍貴的寶藏。
卡梅隆在這本書的末尾感謝的每一個人都爲他的創意生涯助力,而他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激勵下一代去創造更爲顛覆的驚喜。
獨家限量贈品
書封同款票夾+6款經典電影紀念票根
點擊圖片,進入超越電影的藝術盛宴
文:mumudancing
編輯:蒙研禕
有溫度的人,都會關注 ↓
更多平臺
豆瓣:@金城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小紅書:@西苑出版社
微博:@金城出版社
抖音:@金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