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烽火延燒 賴政府只能準備拆彈
交通部原訂三月一日解除赴陸旅遊「禁團令」,突然喊卡,業者譁然。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原規畫三月一日起取消赴陸旅遊「禁團令」,但因陸方對臺不友善,我方決定暫緩此項政策,也要求旅行業者即刻停止攬客。這項決定讓業者叫苦連天,但面對大選後陸方種種針對性的動作,蔡政府雖然已經進入看守期,卻也很難「逆來順受」,必須在維持國格與平衡兩岸交流之間掙扎。但如此決定,這把烽火勢必延燒至下一任賴清德政府,賴清德只能準備拆彈。
目前正值「政權交接期」,蔡政府的大動作引發多方聯想,尤其未來新總統也是民進黨籍,導致賴清德尚未上任,業者就急着要賴說清楚。但賴無法插手蔡政府關於國安及兩岸的決定,內閣在決策前,依慣例也不會請示副總統的意見,但賴上任將面對兩難,到底該延續蔡政府的政策,還是要讓政策再轉彎?
賴清德在參選總統過程中,並不避諱提到自己贊同開放陸客及陸生,但也強調主權要先守護住,然後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之下交流。如今蔡政府不滿北京施壓,也跟着選擇鷹派作爲,賴上任後面對立法院更強烈的監督,可能很難「蔡規賴隨」,也必須給在野黨合理的答案。
其實立法院由國民黨拿下最大黨後,賴清德有機會「朝野合作」,共同面對兩岸關係,但賴政府的底線與國民黨能不能有交集,還得靠雙方的政治智慧共謀解決之道。
對蔡政府來說,如此決定如同外交談判,我方先拋球讓利,希望陸方也接球,期待雙方能有善意循環。可是半年過去,陸方對我態度依然沒變,大選後誘使諾魯與我國斷交,隨後又片面宣佈改變M五○三等航路運行方式,我方評估繼續讓利若完全沒有回饋,將有損國家主權與尊嚴,不如不要被踩在腳下。
然而,交通部未把握時間與業者溝通,讓業者在不知情情況下收到震撼彈,雖然執政團隊認爲去年的宣佈並未定案,意思只是「若對方有善意就可以繼續」,然而不少專營大陸旅行團的業者已經等不及重返崗位,突然得知政策轉彎,自然不能接受。如今蔡政府突襲式地將部分觀光業者的生路切斷,業者不滿的情緒升到最高點,接手的賴政府勢必也得交接這顆燙手山芋。兩岸關係冰凍八年,融冰的挑戰將更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