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國人期待 兩岸政策不躁進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仍以負面評價居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仍以負面評價居多。近年來,兩岸「兵兇戰危」幾乎是國人共同感受;蔡總統任期已近尾聲,二○二四能選出化解兵兇戰危的新領導人?

今年調查結果顯示兩岸關係「官冷民熱」。在調查的五大領域中,兩岸社會關係最獲好評,覺得兩岸民間關係熱絡、和緩者,皆有上升;經貿現況也是評價相對和緩項目。可見,隨着新冠疫情散去,兩岸民間、經濟交流可樂觀看待。

相形之下,兩岸官方關係依然冰封,尤以外交、軍事最顯對立。引發兩岸關係緊張因素固然不少,從調查可知,在不提示選項前提下,民衆仍多認爲「臺獨」是最大變數,其次是民進黨執政;再次則爲大陸不放棄統一、持續軍事威脅,而民進黨大陸政策和明年總統大選也是影響兩岸關係變數。

由此來看,二○二四大選除了決定國家未來領導人,更是兩岸關係趨於緩和或緊張的重大抉擇。蔡總統二○一六年上任之初,外界對兩岸關係本有期待,但她宣示要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處理兩岸事務的承諾卻愈走愈偏,國名變成「中華民國臺灣」、甚至是「這個國家」,雙十節也成了「臺灣國慶日」;這都反映在民衆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負面評價上。

然而,蔡總統個人評價事小,國家整體利益事大;領導人的兩岸主張,正是影響國家安危的重中之重。此次調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創歷史新高,顯見國人期待不躁進的兩岸政策;調查中更指出,八成五民衆認爲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管道,但民進黨政府七年多來表現,恐怕力有未逮。

從民調看大勢,除本報「和戰天平」民調可供參考,坊間許多民調「下架民進黨」獲過半民意支持,其實也反映多數國人對兩岸關係的憂心。當國家安危「繫於一人」時,決定總統人選適任與否的重要判準,正是檢視其能否促進兩岸和諧、化解兵兇戰危?否則,二○二四若選錯人,就怕兩岸關係只會「愈兇、愈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