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請問經部,可有像樣經貿政策?
中國大陸昨日再出重手,一波接一波的窮臺政策,經濟部除了不斷表達「協助產業因應」,再也說不出臺灣的下一步究竟該怎麼辦,就連南向政策要不要繼續、如何繼續,都成了一個謎。
早在賴清德當選總統的那一刻,臺灣產業界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ECFA的好日子到頭了。差別在於大企業因爲資源夠多、擬定策略夠深遠,已然做好移轉市場的準備,而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此刻卻是已然危急存亡關頭,一個不小心,就只能選擇關門大吉。
經濟部在昨天傍晚出具的新聞稿裡面寫着,「下週起,再與業者溝通了解需求,降低中國中止關稅減讓的影響。」
這些溝通、瞭解,爲什麼是等到大陸出手之後,纔開始訪談?臺灣所有的產業界、經濟學者,全都預期大陸會在賴清德五二○上任之後出手處理ECFA早收清單,爲什麼經濟部反應動作卻如此之慢?難道不能在大陸出手之前,就擬定因應之策?
相較於臺灣官方的牛步,大陸在處理ECFA早收清單的作法,卻是有明確脈絡的。
當年ECFA簽定後,如今要中止關稅優化,先從石化產業下手,因爲紡織、汽車零組件、工具機等產業早陸續外移到東南亞、非洲、美國,大陸就算有意恢復這些產業的稅率,也傷不了臺灣;但是,如果是針對石化產業出手,這對臺灣石化產業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依據財政部關務署二○一一年起到去年底的統計,我方出口受惠產業,以石化橡膠減稅最多,其次爲機械設備、紡織產業。
兩岸回不去過去情景,長期只能寄希望於南向政策,但南向政策至少要五到十年才能看到成果,短期很難彌補大陸損失,畢竟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或物流環境等條件,不可能幾年內全面建立。不過,就市場分散風險來看,南向政策也是必要的,只是廠商成本可能墊高,政府必須要提供優惠措施誘因。
但從經濟部千篇一律的制式回答,不禁讓大家都想問,政府究竟要牛步到何時,才能拿出像樣的經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