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睽違12年再現 發現號出發

睽違12年,美國電視上再出現星艦影集,這一次的故事發生在發現號上。圖爲在首集中的重要角色神州號,由楊紫瓊指揮。(圖/CBS TV)

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也稱星艦奇航記,簡稱ST,星艦)是1966年推出的美國影集,至今己經51年,這個成爲美國現代文化的重要一環的經典影集,終於在今年推出第6部相關的續作影集「星際爭霸戰:發現號」(STAR TREK:Discovery)。

太空網(Space.com)雖是科學網站,卻在今天花了許多版面介紹星艦影集,可見星艦並非只是看過即忘的電視劇,它具有科幻價值、現實反思、對未來預測等等的實質意義。

常保好奇心 持續探索未知:

每一代的「星艦」,都是以探索未來爲主軸,無論船員是有計劃的探索周邊,還是被迫困在在未知領域(航海家系列),他們都確保對未知事物的好奇,進行觀察、研究還有與他們交流,有時候損失的比得到的多,仍然會持續這條路。而且星艦還規定了幾個重要原則,包括與外星生命必須平等與尊重,假如果物種的技術水平低於自己,則採取不干涉主義,僅低調觀察。

表面上,這些原則似乎使得「星艦」故事聽起來很無聊,但實際上,在主要規則下有與許多超出預期的發展,他們常陷入與主要規則衝突時,該如何因應?這些衝突不見得都有完美結局,但是這正是「星艦」高明的地方,它使觀衆在看完劇集後,還會有所思考。

星戰大怒吼中,史巴克犠牲自己拯救全艦,這是星艦系列最催人熱淚的一幕。(圖/派拉蒙影業)

多數人的利益,大於少數人的需求:

這一段話來自1982年的「星戰大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這一集被公認是所有星艦電影中最好看的,不但熱血緊湊,而且值得深恩。在電影末尾時,史巴克爲了全艦得以逃脫,捨身暴露在致命的輻射之下緊急修船,而在臨死之前,他用這句話安慰他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寇克艦長。

雖然史巴克犧牲最具代表性,但是在其他劇集中也有很多相同的例子,他們選擇放棄了一些重要東西來施救他人,比如在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克里貢軍官武夫樂意承受「叛國者」的罪名,以調停克林貢部族之間的內戰,使弱勢的那方部族流亡能夠存活。

在星際爭霸戰:航海家號當中,擔任艦長的是凱瑟琳珍崴,她許多果決的表現比男人還要強悍,被影迷譽爲「流氓艦長」。(圖/startrek.com)

擁抱多樣性:

星艦影集最了不起的就是打破種族障礙,在1966年問世的最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中,主要角色就有一名黑人女子、一名俄國人(記住,這是冷戰期間)、一名亞洲男子是主要演員,而外星人角色(史巴克)是更具智慧而理性的。這個角色安排在當時保守的美國社會引起褒貶不一的話題,但是日後證明,這極有前瞻性。

到了銀河飛龍時代,還加了更多跨種族議題,其中包括同性戀,還有機器人權利等事項。女性也更有地位,比如在航海家系列上,就出現女性的珍崴艦長(Captain Kathryn Janeway)。

邏輯和情感並重

最初系列中,最有名的3人組是寇克艦長、科學官史巴克,和麥考伊醫生。這3人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立場,史巴克是凡是講究嚴謹邏輯的瓦肯人,而麥考伊是一位非常情緒化的醫生(他最有名的臺詞是抱怨寇克老是要求他從事在專業之外的任務)。

寇克則是做決定的角色,他經常聽取雙方意見,然後再做最終決定。換言之,他是結合邏輯和情感來解決問題(當然也有的時候,寇克做的決定是在邏輯和情感之外,被稱爲直覺的東西。)

向比自己優秀的對手學習

在星艦系列中,博格( Borg)是強大的敵人,他們將所有遇到的智慧型生命都同化到集體當中,因此他們的實力異常強大。但是儘管他們有多種優勢,但是人類仍有辦法多次克服,有時甚至爲了變通,必須與敵人合作。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航海家系列中,他們與博格暫時結盟,以對抗異宇宙的8472種族。也是在這段過程中,航海家號與博格代表9-7有了交流,之後航海家號甚至直接俘虜9-7成爲自己的組員。9-7後來也決定投效航海家號,成爲主要成員之一。

發現號的首映會上,寇克艦長威廉薜特納和衆多星艦迷一同合照。(圖/space.com)

發現號的兩位主角,索尼雅.馬丁-格林和傑森.艾塞克。(圖/space.com)

最新影集「發現號」在9月20日在洛杉磯首映,活動現場來了許多資深演員,比如「寇克艦長」威廉.薜特納(William Shatner)和通訊官烏瑚拉尼雪兒.尼柯絲(Nichelle Nichols),而新一代的主角索尼雅.馬丁-格林(Sonequa Martin-Green)和傑森.艾塞克(Jason Isaacs),以及華人演員楊紫瓊都親臨首映。據娛樂新聞的報導,公衆對於新影集反應良好,普遍給予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