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風向 | 鄔賀銓院士:大模型爲操作系統帶來新機遇

12月28日,由通信世界全媒體主辦的“2024 ICT趨勢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出席會議並以《互聯網30年數智化從頭越》爲題發表演講。

鄔賀銓表示:“人工智能加速了新技術的革命,當前國際經濟發展處於調整期、信息化向數智化的演進期以及網絡技術創新涌現期。具體表現爲光纖通信處於F5G成長期,移動通信開啓5G-A新週期,衛星通信開啓星地融合期,物聯網發展來到加速期;此外,大模型以AI原生重新定義通信網絡,激發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發展機會。”

AI持續加速數智化演進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持續了將近一百年,以信息化爲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延續到本世紀末,最終也將迎來以數字化、智能化爲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大模型基於AI提供的服務將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鄔賀銓介紹,“IaaS+PaaS+MaaS+SaaS”能夠構成雲智平臺並提供小切口接入,雲智平臺可廣泛應用於數字孿生、工業設計、藥物仿真、電網建模、視頻生成、動漫渲染等領域。

鄔賀銓還提到了構建大模型的三種方式。一是自建基礎大模型,需要有足夠算力、數據、人才、應用場景、閉環的生態等,但存在明顯的缺點,通常來說門檻很高。

二是合作開發行業大模型。在大模型上基於海量有價值數據進行充分訓練,調優至理想效果後再進行知識蒸餾、量化及針對特定場景遷移等縮小模型。

三是模型即服務(MaaS)。以MaaS方式部署在中小企業本地設備上或公有云上,以小切口嵌入PaaS和SaaS間,並提供調用基礎大模型的接口,可加入企業自身數據對模型精細化調整,從而將大模型能力加入SaaS中。

打造大小模型協同智能生態

當下,通用大模型持續火爆,行業大模型千帆競發,大模型行業一片火熱,但部署於手機端的大模型,還需要進一步產品化探索。

鄔賀銓介紹,通過模型壓縮和定製AI芯片提升算力,將具有百億參數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嵌入手機,提供低成本、低時延、高安全的智能助手服務。有報道指出,當前發展階段下,一些頭部企業可以研發出讓AI大模型運行時自主複製可嵌入小型終端並完成具體任務的小模型,形成大小模型協同的智能生態。

嵌入智能終端的小模型可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如同聲傳譯,視頻會話可匹配口型,可實現手語、盲文翻譯;歌曲創作,以文生曲,聽用戶一段哼唱後續寫樂章;智能識圖,識別圖片和動作並用語言描述;眼動追蹤,當屏幕上方彈出通知時,用戶可以通過眼睛注視的方法打開通知,無需用手操作;異構互通,跨手機、PC、平板和TV的視頻等業務直接無縫遷移。根據需要還可以在雲、邊、端合理調度計算能力協作完成任務。

AI賦能移動通信持續創新優化應用體驗。2024年中國5G用戶滲透率將超過50%,大模型嵌入5G手機點燃寬帶應用熱潮,RedCap和無源物聯網加快發展,星閃短距通信異軍突起;5.5G在熱點開始試驗。

大模型加持下,操作系統迎來新機遇

鄔賀銓認爲,大模型最有價值的應用是在垂直行業,而工業互聯網是大模型最有價值的應用場景。行業大模型需要大量工業數據來訓練,現場級工控系統和工業雲OS是關鍵,要從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工業雲操作系統的標準化和生態化建設起步。當前要善於利用大模型產業的發展機遇,加強操作系統的整體性能,優化用戶體驗。

未來,AI將是操作系統的基礎能力之一,通過大模型,開發者能夠爲OS設計出智能搜索、推薦系統等,豐富OS的應用生態。同時,大模型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可以使OS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和意圖,在OS上爲每位用戶定製專屬的AI助理。

IDC認爲嵌入大模型的智能終端將在動漫與視頻創意,遊戲和虛擬世界,語言合成與轉換,視覺和圖像處理,聊天機器人、個性推薦、醫療輔助等領域應用發展。鄔賀銓表示,大模型不僅可以“嵌入”手機,也會融入到PC、平板、頭盔、眼鏡等國產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及消費電子類的智能體上,更塊地催動終端系統更新換代,激發平臺開發者的創新能力,從而帶動社會的數字化。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覈:舒文瓊

監製:劉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