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懋專欄》文化部對韓國的誤解
韓國以一現代一傳統,推動韓國文化產業的快速提升,一直到今天的局面。圖爲韓國旅遊。(圖╱美聯社)
民進黨執政後,推動文化產業政策,積極「讓世界看到臺灣」,其中軟實力愈來愈強大的韓國成爲學習的對象。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成爲一大推手,而且結合國發基金,口袋很深,用贊助者的角色到處插手,彷彿這樣就可以如同韓國那樣文化產業飛黃騰達,成爲「文化大國」。
其實,在1980年代,包括臺灣的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出版、文學創作、漫畫等等,中華民國已經是亞洲的文化產業大國,反而是在民進黨執政之後,臺灣文化輸出能力大幅減弱,這幾年在韓國強大的競爭之下,更顯弱勢。
我個人目睹了兩邊消長的過程。1979年,我是中華民國大專生訪韓團一員,最後一天自由活動,我們逛明洞,我好奇踏入一家剛好播放華語片的戲院,觀衆滿座,戲到高潮之處,觀衆驚呼連連。戲院門口招牌掛着大幅的中文片名《流星蝴蝶劍》。我們的韓國中文女翻譯告訴我,那年韓國賣得最好的暢銷書是中國清朝文人沈復的《浮生六記》韓文版,韓國人的文學生命領受與中國人如此接近,我非常震撼。
這幾年我看韓國的電影《解花語》,更感到中國人和韓國人在文學和藝術語境上,幾乎沒有任何隔閡。如此,1992年香港拍的武俠片《東方不敗》橫掃韓國票房,就不足爲奇了。
要談文化產業,核心是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所謂的文化產業。影視產業一定是現代和傳統並進。傳統是根,現代是果。傳統淺薄,現代就無力。美國人推出現代流行文化偶像的同時,影視方面也有古典的題材,像羅馬帝國、莎士比亞、十字軍、英格蘭王者之劍等等,韓國的經驗更有代表性,發端剛好是《冬季戀歌》和《大長今》兩部戲,一現代一傳統,推動韓國文化產業的快速提升,一直到今天的局面。
韓國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在減稅和減少成本方面,創投資金儘量轉爲私人機構,讓文化產業能夠銜接金融市場的機制。如果依靠政府出錢,最後就會變得像臺灣一樣,業者是賺政府的補貼錢,而不是努力成爲市場的贏家,這就是文化部和文策院對韓國嚴重誤解的地方,錢並不是根本的問題,民族尊嚴和文化纔是致勝的關鍵。
近年,我在首爾國際書展上看到有一些臺灣的出版社,展示他們介紹日據時代日本學者臺灣研究的中譯本,這種書已經充斥着臺灣的出版界,不過拿到韓國來交流會成爲笑話。因爲韓國人的文化心理是消除一切日本殖民的痕跡。任何出版品用來印證日本殖民對韓國的貢獻,光是提出這種概念就是對韓國人莫大的羞辱,有什麼好交流的?
過去10年臺灣的文化根底已經大幅的減弱,各領域已經沒有新一代的大家,出現的就是零零碎碎的小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華文化總會,成天介紹文創商品,舉辦康樂活動,芝麻蒜皮,成了「沒中華沒文化總會」,沒中華也就算了,沒文化就變得很低級了。
同時,文策院包山包海,所謂的工作成果就是告訴大家在哪裡投資了多少錢,派出了幾個小官到哪裡致詞,或是帶領哪幾個出版社到哪裡去參展,或是聯絡哪些國際人士開了什麼研討會和座談會。事實上,讓他們自己拿錢出來開公司拍電影,估計1年就關門大吉了。他們有什麼資格「輔導」別人?工作當然沒問題,擺出這種當官的姿態真是窮極無聊,卻又仗着手中有大筆的財源,沒人敢得罪他們。
這種工作結構只會讓臺灣的文化能力萎縮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期待出現「臺流」,就像俗話所說的,「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