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北海道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北海道,那必然是雪。

北海道位於日本北部。每到冬季,寒冷的大陸季風和溫暖溼潤的洋流在這裡相遇,極易形成“冷流雪”現象,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北海道成爲全球降雪最豐沛的地區之一。尤其是進入雪季後,陣雪是經常的,暴風雪也並不少見,積雪甚至能達到一兩米厚。

如此氣候條件雖然會給日常出行帶來不便,卻很有利於發展滑雪運動。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都是這裡的滑雪旺季。尤其是在札幌新千歲機場,到處都可以見到年齡膚色各異、拖着滑雪板包的滑雪客。

滑雪運動在日本已經有百餘年曆史。從20世紀初開始,日本許多高山地區就紛紛開設滑雪場,一些地方還貼合本國人的生活習慣建起了溫泉旅館,把滑雪和泡溫泉結合在一起。這股熱潮很快風靡日本,尤其是在東京都市圈的新興中產階級中,到北海道滑雪度假流行起來。

1923年,第一屆日本滑雪大會舉行。兩年後,全日本滑雪聯盟誕生。到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超過100萬日本民衆參與到滑雪中來,滑雪真正成爲一項大衆化運動。1972年,札幌市舉辦冬季奧運會,這也是日本首次舉辦冬奧會。

20世紀80年代,隨着更多新幹線和航班的開通,去往北海道的方式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便宜。1987年,日本國會通過《度假地法》,降低了滑雪場等大型休閒設施的建設門檻。一系列舉措推動日本滑雪產業迅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鼎盛時期,日本滑雪人口一度超過1800萬人。

不過最近幾年,日本滑雪產業開始呈現頹勢。大量設施老化,部分設施年久失修,加上經濟增長放緩、服務質量下降等,日本滑雪人口不斷下降,最嚴重時比巔峰期減少了70%。

爲再度振興滑雪及雪地休閒度假產業,日本觀光廳於2018年8月制定了“促進雪地度假區振興行動方案”。該方案主要提出了兩方面舉措:一是打造“空手滑雪環境”,即通過發展雪具租賃等配套服務,爲沒有自備裝備的遊客提供服務,從而吸引更多客羣;二是放寬外籍滑雪教練員資格,並通過多語言、跨文化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與入境遊客之間的溝通效率。統計顯示,這些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專程前往北海道滑雪的國際滑雪客人數有所回升,其中又以來自中國的遊客佔比最高。如今,在北海道的手稻、二世谷等著名滑雪場,從買票、租裝備到教學都配有中文服務,讓中國遊客體驗感拉滿。此外,爲保證滑雪度假區全年持續經營,相關部門對“滑雪後項目”、夏季遊玩內容等也提出了要求。

自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以來,滑雪運動在我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興旺起來,大大小小的滑雪場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很多之前從未接觸過雪上運動的人也被這股熱潮感染,逐漸喜歡上了滑雪。總體來看,中國滑雪運動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尤其是在服務設施方面優勢明顯。不過,從產業整體發展成熟度來看,北海道等老牌滑雪勝地依舊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比如,大型滑雪場通常遠離市區,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在雪場附近住宿。若能將滑雪場與“滑雪聯合體”“商業綜合體”等屬性相結合,集運動、娛樂、餐飲、觀光、溫泉、住宿等於一體,必然可以更好滿足滑雪愛好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差異化需求。又比如,可以逐步強化滑雪運動與文化、休閒等關聯產業間的深度融合。北海道的札幌冰雪節、支笏湖冰濤節等都是結合當地優勢打造的冰雪類文旅項目,每年吸引了衆多遊客。

抓住冬天的“尾巴”,到雪上體驗一把“速度與激情”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邊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