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課本破損、掉頁 免費教科書政策成學校負擔
新竹市本土語言教科書循環使用,封面掉落、破損。(廖子齊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部分教科書採循環使用,常見破損及畫痕。(廖子齊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推出「免費教科書」政策,然而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雖每年補助部分費用,但學校仍需自籌剩餘費用,造成破爛「循環教科書」出現,建議市府改採使用者付費,勿讓學校買單。市府表示,免費教科書會以不影響學習權、不收費方向推動,後續也將調查評估,是否改使用者付費。
廖子齊表示,市府目前針對國中每學期補助435元,國小則補助590元的教科書費用,以111學年度第2學期康軒版教科書爲例,教科書費總共是1190元。她指出,扣除教育部的補助上限後,剩下的600元竟然是要由各校自行吸收,對學校已造成不少財政負擔。
廖子齊指出,免費教科書政策做半套,也衍生後續學校使用「循環教科書」問題,她說循環制度原意是爲避免教科書成爲一次性消費產品,但在教科書補助限制下,卻成爲學校節省開支的惡性循環問題,並拿出一疊循環教科書,早已被畫線塗鴉且脫頁斑駁,不堪使用。
廖子齊認爲,免費教科書「假免費、做半套」,導致學校不得不找出路,選擇將本土語言教材循環使用,導致學童上完課不能複習,只有考試前才能帶回家。她也建議,應效法苗栗縣採取「使用者付費制」,僅維持對弱勢家庭的補助,另本土語言教材不應納入循環教科書,要讓學童能隨時使用。
對此,市府教育處迴應,免費教科書是立意良善的政策,會持續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權且不另向家長收費的方向推動,也會協助學校辦理。另外,考量到竹市爲科技城,隨教室內陸續使用科技設備,未來也將朝科技或電子教科書發展,輔助實體教科書教學。
教育處也指出,因紙張成本上漲,市府免費教科書政策每年要編列5000萬元,若能將經費做更多元的運用,也有助於整體教育發展,後續將針對家長與學校端問卷調查,評估是否改爲使用者付費。
教育處也說明,根據「新竹市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循環再運用獎助措施實施計劃」規定,循環教科書可從竹市自編教材、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等領域着手,學校可據此領到獎助金挹注校園設備等,針對本土語言教材的循環利用,後續也會再與學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