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專訪|楊潔勉:中國積極支持亞信建設,爲世界和平作出很大貢獻

10月23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智庫論壇第十二屆年會在上海舉行。作爲亞洲覆蓋範圍最廣的多邊合作機制,亞信已走過32年曆史。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亞洲地區嚴峻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局勢,亞信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中國作爲亞信的創始成員國,又在推動亞洲和全球安全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的專訪中談及了這些問題。

楊潔勉接受澎湃新聞專訪

楊潔勉表示,亞信作爲一個完全由亞洲國家發起、亞洲國家推進、亞洲國家交流和總結的平臺,32年來從最初的安全論壇到現在朝着機制化、組織化轉型,從只討論安全議題到如今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都進行了拓展,在亞歐地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提高亞洲意識整體性和建立一個全洲型組織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是亞信創始成員國。楊潔勉表示,中國始終支持亞信的工作,熱情參與亞信的各項機制和活動,特別是在亞信秘書處和亞信智庫論壇建設方面有重要貢獻。

楊潔勉指出,中國提出的新安全觀和全球安全倡議在國際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但要落實到行動上還需要一步一步走、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他表示,這幾年中國在一些國際熱點問題上積極展開外交斡旋、勸和促談,在國際事務中堅持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本身做判斷,不站隊、不選邊,爲維護世界穩定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相信隨着中國綜合實力不斷提高,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事業會有更大貢獻。

亞信正日益發揮重要的作用

澎湃新聞:今年是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成立32週年。您如何評價亞信這些年所取得的成果?

楊潔勉:在30多年裡,亞信取得的成就應該說是三點。第一,這是一個完全由亞洲國家發起、亞洲國家推進、亞洲國家交流和總結的平臺,不像許多國際組織和機制是由西方所推進、所主持的。

第二,亞信的發展也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在前進道路上不斷往上走、往好走的趨勢。亞信一開始只是一個論壇,現在逐步向着機制化、組織型的方向發展,而且討論的問題最初還是受到歐安會影響,講歐洲的安全,然後延伸到亞洲的安全,所以叫做亞信,但是30多年以後完全不一樣了。

第三,亞信成員國通過這個平臺不斷地進行交流,從比較集中談安全問題——2014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亞信元首峰會通過了中國倡議的新安全觀——到現在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也進行了拓展。所以說,亞信現在在亞洲,或者說在亞歐地區正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澎湃新聞:在2022年的亞信元首峰會上,亞信提出了要從地區論壇轉型爲國際組織。這意味着在亞洲地區又將出現一個以推動地區安全和穩定爲主要目標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亞信的這種轉型,會不會與地區目前已經存在的一些國際組織產生功能和目標上的重疊?從論壇變爲國際組織,對亞信和這些區域組織之間的合作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楊潔勉:有重疊、有交叉是免不了的,因爲我們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生活在同一地區。但是亞信有它的特殊性,有它存在和發展的理由。

首先,目前在整個亞洲還沒有一個全洲型的組織,比如說在歐洲有歐盟,在非洲有非盟,在拉丁美洲有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但是在亞洲就沒有。亞洲現在最多的國際組織是次區域性的,比如說東盟,或者獨聯體等等,亞信屬於提高亞洲意識整體性和從整個亞洲範圍來規劃,我認爲還是有必要的。

其次,亞信主要是由亞洲的南方國家、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主導和推進的,所以我們的亞洲元素更多,我們亞洲的前景可以藉此得以更快更全面地發展。

最後,因爲有這麼一個機制,所以就會有相應的任務,加強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高官、外長等等之間的聯繫。一開始亞信主要的活動就是一年開一兩次會,現在隨着任務的增加、世界形勢的變化,活動和工作就更多了。比如說我們亞信秘書處現在工作就比以前做得很好,從無到有,從有到好。

此外,亞信的智庫論壇也是從無到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不但推進首屆亞信智庫論壇的舉辦,這幾年也一直代表中國智庫,作爲輪值主席參與亞信智庫論壇的工作,而且很不尋常的是,我們還成功連任輪值主席的工作,這說明亞信國家智庫的同行對我們的信任。

澎湃新聞:最近2年裡,亞洲地區面臨的安全挑戰不減反增。俄烏衝突已經進入第三年,中東地區的衝突對抗正不斷升級,甚至有演變爲地區戰爭的危險,地區也面臨安全、能源、環境等多方面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亞信在推動區域和平、穩定和發展上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楊潔勉:我覺得首先我們亞洲地區要繼續加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們經常說發展是解決許多問題的關鍵鑰匙。經濟發展了,社會穩定了,戰爭和衝突的可能性就會少一點,或者說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其次,光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是不夠的,因爲戰爭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東西,從原始社會國家雛形出現,就開始有了戰爭。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可以說要不斷地建設和平、保衛和平,和平力量強大了,戰爭的動因就減少了,不義之戰的可能性就會少。

當然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要一夜之間短時間內改變它是不可能,但是可以少一點、輕一點。像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它們確實是存在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結束了。但如果我們把時間的尺度放寬,眼睛看得更遠一點,就會注意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全球規模的戰爭,特別是當初人們十分擔心的核戰爭並沒有發生。同時,戰爭發生的次數和它所涉及的地區地域也有所減少,所以這一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到的。

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事業會有更大貢獻

澎湃新聞:作爲亞信創始成員國,中國在亞信發展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楊潔勉:建立亞信是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巴爾耶夫1992年在聯合國提出的設想,中國是第一批參與亞信的國家,是創始成員國。對亞信的建立,中國是積極支持、熱情參與,使組織機構平臺得以登臺亮相,並且持續30多年。很難想象亞洲互信、亞洲信任這麼一個平臺,沒有中國參加將會怎樣。

其次,中國曆屆領導人都親自參與亞信相關活動,習近平主席在許多重要的場合提出了非常有影響力的倡議,特別是2014年在上海舉行的亞信第四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新安全觀,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同意。

最後,中國非常支持亞信。在實際工作中,比如說經濟文化交流等,中國做了很大的支持和貢獻。中國對亞信秘書處,亞信智庫論壇都有很重要的貢獻。我覺得下一步,在國際傳播、國際教育以及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方面,中國還要有更大的存在感。當然,跟有些組織機制相比,現在亞信的聲音還不那麼強,傳播還不那麼遠,現在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進行高質量的推進。

澎湃新聞: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上海舉行的第四次亞信峰會上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2022年,習主席又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這些倡議如何與亞信自身的發展相對接?

楊潔勉:新安全觀從2014年提出已經有10年時間了。新安全觀本身就是一個創新、一個提煉。全球安全倡議是與已有的各種倡議相輔相成,我們現在說的三大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

現在應該說,全球發展倡議在世界上反響最大,全球文明倡議的歷史意義和時間長度最長,全球安全倡議的任務最重,因爲現在的世界並不太平。我們就是要用這些倡議的原則理論,要把這些倡議機制化,把它們落實到行動上,一步一步走、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

當前首先要反對在亞洲搞集團對立,搞所謂的“小北約”等等;現在亞洲已有的安全架構,比如東盟對話機制,我們要把它做好;同時也要看到亞信的不足,因爲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鬆散,希望通過機制化、機構化和組織化,在這方面有一個更大的、跨越式的進步。

澎湃新聞:中國積極參與亞信會議,也積極對本地區以及世界上其他熱點地區展開斡旋外交,如俄烏,巴以,伊朗沙特等,您如何看待中國當前在全球展開的斡旋外交以及在政治和平解決地區衝突和全球問題中發揮的角色和作用?

楊潔勉:中國在保衛和平、建設和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斡旋是其中之一。中國推動伊朗和沙特復交、促成巴勒斯坦各個派系達成共識等工作,應該說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另一個就是中國主張勸和促談,堅持根據這個事情的是非曲直本身做判斷,不站隊、不選邊。打個比方,你如果看到街上兩個人打架,頭破血流的時候,首先要隔離開他們,這就是我們勸和促談最重要的意義。

可能有的時候,有些國家和地區對這一點不太理解,或者支持不夠,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問題複雜化以後再回過頭來,就會理解中國這種做法的意義。比如說中國在俄烏衝突上的和平倡議,現在支持的人就比當初要多很多。

當然中國的努力、中國的經驗和中國的能力也需要不斷累積。我們經常說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爲。我們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戰爭衝突都管起來、都管住,所以我們要找最重要的、同時影響到我們中國國家核心利益的事情,先把它管起來、斡旋起來。

有句話叫做急事先辦,就是說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很緊急的事情,你先要把它停下來。應該說,中國在制止戰爭、衝突、殺戮和維護穩定方面做了很大貢獻。我認爲隨着中國綜合實力不斷提高,我們對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事業會有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