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這國能成爲下個超級大國?外媒挖出3大猛料:慘輸大陸

外媒引述,新加坡總理李光耀10年前預言,稱「印度不會成爲下一個中國」。(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今年4月印度人口突破14.28億,超越中國的14.25億人,成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且近2年印度經濟成長超過中國,首季印度GDP成長率爲6.1%,中國則爲4.5%。乍看這些數據,印度似乎有望超越中國,成爲下一個全球超級大國,但外媒披露,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直言,「印度不會成爲下一個中國」,從四個事實面來觀察,這種情況確實不太可能發生。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週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印度能否超越中國成爲下一個超級大國」的問題變得更加重要。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若世上最大民主國家印度能戰勝中國,那是可喜的事,中國在亞洲的競爭對手越強大,越有利於美國的權力平衡。

然而在深入瞭解印度迅速崛起前,人們該停下腳步,思考四個令人難以忽視的事實。

《外交政策》指出,首先,分析家過去對印度崛起的看法錯誤。

在1990年代,分析家稱印度年輕人口的成長將推動經濟自由化,創造「經濟奇蹟」;2006年,時任印度貿易部長說,「印度經濟很快就會超過中國」,但美國的印度分析家Fareed Zakaria表示,儘管印度經濟確實成長,但這些預測並未實現。

其次,儘管過去2年,印度經濟表現亮眼,不過,印度經濟規模仍然小於中國。2000年代初,中國的製造業、出口、GDP大約是印度的2至3倍,如今拉高到5倍,中國GDP爲17.7兆美元,而印度GDP只有3.2兆美元。

第三,印度在發展科學與技術,以推動經濟成長的競賽中一直落後。中國的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畢業生人數幾乎是印度的2倍。中國將GDP的2%用於研發,而印度只有0.7%。

以營收來計算,全球前20大科技公司中,其中四家是中國企業,而沒有一家總部設在印度。

中國生產全球超過半數的5G基礎建設,而印度僅佔1%。中國社交影音平臺抖音國際版TikTok及中國打造類似應用程式已成爲全球領先者,但印度尚未開發出一款走向全球的科技產品。

在人工智慧(AI)領域開發上,中國是美國唯一的競爭對手,中國「商湯科技」AI模型的關鍵技術,近期擊敗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印度沒有參賽。

中國擁有全球65%的人工智慧專利,而印度僅有3%。從2013年至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已獲得95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而印度僅爲70億美元。頂尖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主要來自中國、美國、歐洲,而印度相對落後。

第四,若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相較於總人口數,更重要的是勞動力素質,中國勞動生產力高於印度。國際社會大讚中國消除赤貧的「減貧奇蹟」,1980年,中國10億人口中,有90%收入低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赤貧線,如今,這個數字大約爲零。

相比之下,印度的貧困和營養不良程度仍然很高。印度的14億人口中,仍有超過10%生活在世界銀行每天2.15美元的赤貧線以下。據聯合國最新的《世界糧食安全及營養狀況》報告,2019年至2021年,印度有16.3%的人口營養不良,而中國這個比例不到 2.5 %。

《外交政策》認爲,美國政府全力幫助印度實現更美好未來的同時,也應該思考亞洲最具洞察力戰略家、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評價。

李光耀希望幫助印度強大到足以制衡中國,但他分析,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是精英政治的敵人,加上官僚制度龐大,精英階層不願解決多個民族及宗教羣體之間相互矛盾,這些種種因素,讓李光耀做出結論:印度永遠不會成爲「未來國家」,因此10年前,當《外交政策》問李光耀印度是否會成爲下一個中國時,他直接回答:「不要把印度與中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