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早、晚運動有差 糖尿病患選對時段 降最多死亡率
運動對健康有益,但什麼時間運動最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運動對健康有益,但什麼時間運動最好?對此,復健科醫師李炎諭整理3項有關不同時間進行運動對健康風險影響的研究,其中顯示於中午至下午運動,相較於早上時段,有更低的全因死亡風險;此外,針對肥胖的糖尿病個案,在晚間運動能降低最多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他也強調,維持運動習慣最重要。
醫師李炎諭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根據2023年的一項世代研究指出,中高強度運動能減少全因死亡風險,以及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死亡率。若進一步區分運動時間,則發現上午11點至下午5點運動與混合時間運動,比起早上5點至上午11點運動,有更低的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李炎諭說明,該研究人員認爲,原因可能跟一天中的心血管系統、迷走神經功能與代謝相關;但也可能是運動類型的干擾因子未能完全校正有關,仍需更多研究驗證。
除此,李炎諭提到,依2022年一項小規模研究顯示,不同時間進行運動對女性和男性會產生不同的健康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早晨運動能減少女性的腹部脂肪並降低血壓,而晚上運動則有助於提升女性的肌肉表現,降低男性的血壓與疲勞。
李炎諭還說,2024年一項針對肥胖的糖尿病個案研究則顯示,不管什麼時間運動都比不運動好,但晚間運動能降低其最多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雖從上述研究可看出不同運動時段對健康風險的影響存在差異,但李炎諭強調,動就對了,能把握每週擠出來的時間來進行運動,就已經很不錯了。更重要的是,運動要持之以恆,就能使人往更健康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