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35國土空間總規獲國務院批覆,有何看點?深度解讀來了

作爲全國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唯一試點,《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於9月20日獲國務院批覆。該規劃是廣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政策和總綱。

這一《規劃》有何看點?廣州接下來如何打造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深度解讀來了!

新使命: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廣州一直是我國的南大門,是鏈接世界與中國的重要窗口。自公元前214年建城以來,兼容幷蓄的嶺南風範、廣交天下的開放氣魄、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一直深深鐫刻在城市的基因中。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獲國家批覆三版總規,城市定位從“廣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躍升爲“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不斷提升。

進入新時代,廣州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發揮所能所長,在全球和區域網絡中行棋佈陣,加快錨定廣州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2035城市新座標:

從全球來看,廣州要對標世界標杆城市,強化中心型世界城市鏈接全球和配置高端要素的能力;從全國來看,廣州作爲國家雙循環戰略的節點樞紐,應發揮國家綜合性門戶和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從灣區來看,廣州作爲大灣區“一點兩地”的核心引擎,應引領灣區發展,深化區域協同,共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城市羣;從全省來看,廣州要建設高能級省會城市,提高全省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

《規劃》錨定一個目標願景、6個城市性質、4項核心功能描繪城市發展藍圖。

一個目標願景刻畫廣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引領示範價值。

建設“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打造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是廣州面向2035的發展目標,明確了廣州要發揮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錨定廣州在世界城市網絡中的發展座標,建設具備全球吸引力、集聚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六個城市性質與四項核心功能要求廣州成爲更高水平引領國際競爭、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國家賦予廣州“廣東省省會、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質,要求廣州發揮“國際商貿中心、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全國綜合性門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的核心功能,爲廣州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六個城市性質與四項核心功能立足全球視野、國家職責、歷史傳承,點明瞭廣州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求廣州不斷增強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引領力,建設成爲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源、驅動全省高水平協調發展的發動機;更點明瞭新發展階段下廣州以商貿保持發展定力、以產業保障發展活力、以科創保持發展動力、以開放整合多元外力的新動力邏輯,意味着廣州要成爲鏈接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國家戰略科技創新高地,發揮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成果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作用。

新藍圖:塑造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美麗國土空間格局

面向2035,跳出廣州看廣州,以“灣區—流域”更廣闊的戰略視野,引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羣。主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南沙新區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深化與香港、澳門協同發展,服務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深圳“雙城”聯動,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化廣佛全域同城化,加強廣清一體化,推動穗莞惠合作,加強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引領建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

以向南、向東融灣發展爲總體方向,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市空間結構,強化城市戰略空間的支撐作用。經過歷版規劃引導,廣州城市空間框架從雲山珠水邁向多中心、跨越式發展,多中心發展格局逐步成型。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以東進南拓謀篇江海,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緊湊佈局、融灣發展,優化形成“一帶一軸、三核四極”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鎮空間結構。

搭建“一帶一軸”,推動城市空間向“兩洋”和“兩江”拓展,打造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廊道。

“一帶”爲珠江高質量發展帶,着力推進廣州中心城區與東部中心聯動發展,加強城市核心功能沿江聚集與向東拓展,建設成爲一流濱水區,打造展示老城市新活力、鏈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的重要紐帶。

“一軸”爲活力創新軸,延續廣州中軸營城的空間脈絡,串聯東部中心、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獅子洋增長極等重要戰略節點,建設成爲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質生產力重要承載地,打造支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陣地。

聚力三個核心,強化多中心組合效應,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功能。中心城區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集聚總部金融、創新創意、文化旅遊、國際交往、商貿會展核心功能,成爲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和展現國際形象的中心區域。東部中心加速形成現代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建設開放高效綠色的門戶之城、挺起產業脊樑的創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南沙新區推進先行先試,打造成爲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建設四個增長極,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實現區域聯動和全域繁榮。以複合交通樞紐建設、優質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外溢等多種方式,支撐國家知識中心城、北部增長極、獅子洋增長極、從化綠色發展示範區四個外圍綜合新城建設,打造都市圈的戰略支點,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實現網絡聯動和全域繁榮。

新徵程:構築人人出新出彩的城市治理現代化典範

更開放,秉持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胸襟,建設通達世界對話全球的廣州。

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航空樞紐,構建多機場體系,發展歐美直飛航線,加密東南亞、日韓航線,形成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航空交通圈”;打造以南沙港區爲紐帶的國際航運樞紐,拓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航運通道;建設輻射全國、連接東南亞、銜接歐亞大陸的世界級鐵路樞紐,構建10個方向的對外高鐵通道,實現至省內城市1.5小時互達,與長三角、成渝城市羣5小時直連;增強國家主場外交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建設國際交往會客廳、國際機構集聚區、國際化街區與社區;高標準建設南沙新區開放高地,打造經貿、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國際經濟合作前沿地,構建國際交往新平臺。

更活力,推動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建設新質生產力驅動的創新廣州。

加快集聚國家深海、深空、生命科學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環五山、環大學城、環中大、環港科大等成果轉化基地,搶先培育量子、生命科學、深海、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劃定工業產業區塊,推進“產業保障房”建設,探索產業混合用地、工業倉儲用地功能轉換機制,推廣“工業上樓”,提供從“孵化器”到“大園區”的多元產業載體。

提升國際商貿中心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推動專業批發市場展貿化、平臺化、商圈化發展,不斷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科技興海、產業強海、開放活海、生態護海、文化親海等方面彰顯特色,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積極探索海洋領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方案。

更人文,延續千年城脈和山水景觀,建設富有歷史韻味和現代風采的魅力廣州。

整體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加強歷史城區的整體保護與活化;堅持以用促保,採用微改造“繡花”功夫,持續推進恩寧路、泮塘五約、北京路等活化利用,在保護利用中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以有利於城市結構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文化保護、宜居環境改善、公共基礎設施完善、社會綜合治理爲導向有序推動城市更新,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打造具備國際一流標準、極具嶺南文化魅力、自然都市藍綠交織的珠江景觀帶“百里畫廊”,構建景觀視廊,強化天際線管控,塑造依山沿江濱海的總體城市風貌。

更包容,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建設全齡友好的幸福廣州。

強化人才友好、青年發展、文化包容、生育友好,構建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配售型保障房、完整產權商品房等構成的多層次住房供給體系;建立健全“區域級-城市級-地區級-社區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打造國際水準的健康城市,建設世界體育名城、圖書館之城、博物館之城;建設兒童友好、青年發展、老年頤養的全齡友好社區生活圈,着力完善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加嬰幼兒託管、長者食堂、特殊教育、創業辦公、技能培訓等全齡友好的公服設施配給,讓人民羣衆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更綠色,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和維育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低碳發展的綠美廣州。

構建通山達海的網絡型生態空間,打造9大生態片區、6大生態節點、共計5000公里的生態廊道,保護水鳥棲息地和“水鳥廊道”,以及魚類洄游的“魚道”。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和城園融合發展。整合翠環、碧道、綠道、雲道、登山步道等慢行網絡,貫通形成520公里山海騎行道,促進全域90%以上的公園慢行連通。構建6條大型通風廊道,連通山林、河湖、溼地、海域等大型生態冷源地,提升城市氣候適應能力。

更智慧,數字賦能城市安全高效運行,建設全空間、全鏈條智能感知的數字廣州。

通過遙感技術、數字高程模型等方法,識別出內澇風險區域、地災隱患點等,建設全域感知的災害監測預警網絡,建設平急功能複合的韌性體系,推動城市安全治理從事後治理變爲主動管控。加快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CSPON)建設,提升城市風險預警和防控水平,持續拓展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智慧應用場景,搭建“規劃-實施-監測-評估”的全生命週期運維體系,讓廣州將變得更“聰明”,更“懂”老百姓和企業需求,構建共管共治新格局,推動形成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

文、圖|記者 董鵬程 通訊員 穗規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