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正式動工,年內將籌建不少於1萬套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
1月13日,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何棠下動工活動現場,幾十臺挖掘機和工程車同時開動,進行土地平整和基坑土方開挖施工。廣州市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正式動工開建。
該項目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何棠下舊村改造範圍內,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地處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九龍湖核心地段,預計2026年5月完成建設,建成後可供應房源超200套。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集中開工,是各地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的一個重要特徵,向市場傳達政府重視該項重大民生工程,並以項目清單制和入庫的形式,進行全週期管理,確保如期推進和供應。
當前,廣州市正加快建立健全以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爲主的住房保障體系,補齊保障性住房建設短板,提高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給中的比例,在城中村改造中籌建配售型保障房,統籌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引進人才住房困難問題。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原有的住房保障體系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爲主體。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分爲配租型和配售型兩種。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而配售型則是本次改革重點拓展的新舉措。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按保本微利原則配售,以家庭爲單位,保障對象只能購買一套保障性住房。“最終是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該負責人說。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按照要求,各地當前重點要保障好兩類羣體:一類是住房困難未得到解決、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羣體;另一類是城市需要引進的科技人員、教師、醫護人員等,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覆蓋其他羣體。
不過,關於目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的具體條件,還需要等待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規劃和要求。標準是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住房、財產等因素按順序配售,從困難的羣體做起,逐步拓展範圍。
據悉,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將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嚴禁以任何方式,違法違規將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變更爲商品住房流入市場,更不能利用保障性住房進行牟利。
“保障性住房不得上市交易、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將是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市場化住房的一個重要舉措,可以最大限度地確保保障性住房的供給。”該負責人說。
對此,李宇嘉建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要能夠保障到該保障的人羣,就必須堅持封閉流轉的原則,即只能按照成本加折舊的形式賣給政府,去除商品房的套利屬性,另外,要建立全國全省和全市的保障房信息統一聯網的信息平臺,最後還要從保障住房最困難的人羣先入手。
“在封閉流轉和沒有資產屬性的情況下,提高工薪階層和人才羣體的購買意願,就必須要提高供應的效率,一方面,供應的區位就應該選擇在類似於黃埔知識城這些地方;另一方面建設和配套的品質要跟商品房一樣。”李宇嘉說。
不過,他也提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對商品住房的影響比較小。一方面,購買這類房源的人羣本身也沒有能力購買商品住房,但他們對擁有產權住房的訴求比較高,這類保本微利價銷售的房屋剛好滿足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購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後,產權人還可以購買商品住房,有利於構建“先上車後改善”的健康住房消費梯度循環。
據瞭解,2024年廣州市計劃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於1萬套,共涉及12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8個,通過存量房源轉化4個項目;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於10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不少於1.8萬戶。
“廣州2024年內完成籌集不少於1萬套,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房在1月中旬集中開工,目的是早開工、早建設,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李宇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