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跟拍7組家庭,養娃現狀令人唏噓:中產小孩不快樂,根源在於......

全民內卷時代,“雞娃”是每個家庭逃不開的話題,從國內的海淀家長、順義全職太太,到美國的灣區華人媽媽,每一個都在雞娃的路上一路狂奔。但其實大多數父母在雞成績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央視跟拍了7組家庭,一起來看看在這些父母身上我們能夠學到並反思些什麼吧~

文|小樹媽媽

From 成長樹

微信號:chengzhangshu99

這兩天抽空,我重溫了央視紀錄片《你聽見了嗎?》,導演餘紅苗對七組家庭,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和紀錄。

圖源:紀錄片《你聽見了嗎》

片子裡,有許多我們熟悉的親子溝通場景:

站在大人的角度,我們總覺得是在爲孩子考慮,爲他們好。

可一旦換位到了孩子的視角,就會發現,很多問題都是我們做父母的單向輸出,而沒有與孩子雙向的溝通。

圖源:紀錄片《你聽見了嗎》

我們沒有傾聽孩子的內心,沒有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所以錯誤纔會不斷被強化,親子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所以我建議,父母們有時間看看這部紀錄片,相信一定會受到觸動和啓發。

01.

《放下練琴 聽我說》

我們總讓孩子聽話

卻忘記了好好聽孩子說話

生活裡,我也經常跟孩子們說教:“要聽話”“爲什麼不聽話”“怎麼就不能聽話”……

但實際上仔細想想,我們當父母的,又有多少時間好好聽過他們的心裡話。

紀錄片《你聽見了嗎?》裡的豆寶媽就是這樣,爲了讓豆寶好好練琴,她會不停在孩子耳邊碎碎念,也會因爲豆寶磨蹭不認真,大發雷霆。

爲了糾正媽媽的壞脾氣,豆寶跟媽媽約定,只要她兇的時候,就要給個擁抱作爲懲罰。

結果呢,豆寶剛彈起琴,豆寶媽轉頭就忘了,還如往常一樣,稍有不滿,就大吼大叫。

採訪中,豆寶多次嚮導演訴苦:

“媽媽不給我說話的機會”“媽媽嘴上說知道了,實際上根本沒聽到”“媽媽一直罵人,我都被她逼瘋了”“教了媽媽那麼多,就是不改” 。

對此,導演給出了一句精準的評價“我們成年人往往喜歡孩子聽話,但是經常會忘記去聽孩子的話”。

就像我們看到的,經常被媽媽批評指責、要求“聽話”的豆寶,他是有情緒上的不滿,和許多想法、訴求的。

可當他一遍遍提出自己的感受,對媽媽的行爲提出建議,卻一次次被忽略和無視。

也正因如此,豆寶纔會非常委屈和難過,多次對着鏡頭哭訴“媽媽,你也不給我說話的機會。”

其實,生活中像豆寶一樣的孩子很多,他們輕易就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稍不按照大人的標準執行,就會劈頭蓋臉換來一頓責罵。

可是,作爲大人的我們的確是忽略了,不是孩子無藥可救,而是我們簡單粗暴的對待,將親子溝通的渠道給關閉了。

正如看過的一句話“很多父母終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門外徘徊,他們沒有找到鑰匙,卻怪孩子難以溝通。”

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夠給孩子機會說,尊重孩子自由說,包容他們大膽說,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不聽話”,都會變成“真心話”。

02.

《情緒罐子》

先察覺自己的問題

才能解決好孩子的問題

看這部紀錄片時,我腦海會閃現一個想法“父母在追求完美的小孩,卻忘記了他們也並不完美。”

《你聽見了嗎?》中,女孩秋子在父母眼裡,是個優秀但情緒不穩定的孩子。

秋子爸覺得,秋子能力強,但難以面對挫折,輸了就會哭。

秋子媽認爲,秋子有“優秀包袱”,非常怕犯錯。

的確,秋子對“優秀”有着極致化的要求,練字時每次都會哭,一旦寫的不夠理想,就會反覆擦了重寫,直到紙都擦破了。

跳繩時,她要求自己一分鐘不能低於200個,目標沒達到,就會哭鼻子。

秋子告訴導演,有段時間她會掐自己,掐得手上全是小包,因爲不開心,掐完就沒事了。

隨着訪談的深入,我們似乎看到了秋子敏感愛哭,過度要強背後的原因。

她之所以這麼情緒化,害怕失敗、試錯,是因爲秋子爸媽嘴上說着不在意,卻從眼神、手勢、嘆息,甚至毛細血孔都在告訴孩子,他們多麼在乎分數。

在秋子媽心裡,秋子能力真的很強,所以會止不住覺得“你還可以更強”。

當秋子考好時,秋子爸也會忍不住到處吹噓“我女兒又考了全班第一。”

所以,說到底,不是孩子無法面對失敗,是父母始終在提醒孩子“不能輸”。

不是孩子的情緒不穩定,是父母沒有覺察自己情緒的變化,而這種情緒也在潛移默化中,成了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根源。

《兒童溝通心理學》一書中的觀點:

所以,於其追問孩子“爲什麼”“怎麼會這樣”“你應該什麼樣”……

爲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好好思考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我們的行爲和態度,是不是間接導致孩子變成了這樣。

03.

《一起度過最難的時刻》

孩子抑鬱的背後

站着的是不快樂的父母

這幾年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果往深裡細究,就會發現,這些孩子背後多數都有一個“病了”的家庭。

紀錄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孩子,是一個名叫昊昊的男孩。

昊昊初中畢業後,去高中讀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說什麼也不去學校了。

輟學後的昊昊,成了父母眼中的“問題少年”,不出門,不社交,不收拾,也不跟家人交流,整日躲在房間裡打遊戲。

看到這樣“擺爛”的昊昊,相信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樣,會好奇在這個孩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纔會讓他小小年紀就遠離人羣,將自己封閉。

隨着訪談的逐步推進,我們終於明白,昊昊的抑鬱和封閉,根源是媽媽自身的抑鬱和不快樂。

昊昊媽講起自己的婚姻,委婉道出,丈夫因爲她的強勢,有了外遇。她無法消解那份憤怒和仇恨,於是將這份壓力轉嫁給了孩子。

昊昊媽認爲,她必須教好孩子,教不好孩子,丈夫就會責備她,就意味着他們的婚姻更不穩定。

所以,昊昊媽會不斷嚴厲要求昊昊,考不好會狠狠的打他,還會嚇唬他不讀書就會撿垃圾。

在這個過程中,昊昊的自信和安全感一點點消失了。

後來,直到昊昊媽上了許多心理課,她才煥然大悟,孩子的抑鬱和她的抑鬱幾乎是同步的,甚至她先於孩子抑鬱。

昊昊媽反思自己“因爲內心有太多不可言說的無力感和絕望感,讓我已經隔離掉了這些所謂共情理解孩子的心。”

說到底,一個不快樂的家庭,很難養出快樂的孩子。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爲什麼我的母親從來都不快樂,還總是輕而易舉奪走全家人的快樂?”

印象深刻的一個高贊回答“她不快樂,可能是個人狀態不夠好,可能是抑鬱,可能是有其他創傷在心底。

而她奪走家人的快樂,是因爲家庭關係中,任何一個成員的情緒落差,都會引發整體的氛圍變化。”

簡單來講,壞情緒是會傳染的,而且傳染的極快。

當一個家庭裡父母的感情出現危機,這種關係的緊張很容易就會傳導給孩子。甚至說,有的父母還會將孩子當成負面情緒的發泄桶。

就像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我是演說家》的一段演講:“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答案是很難。”

想來,在這個焦慮養娃的時代,我們常常覺得,給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要求他們做的都是爲他們好。

但這種所謂“愛”的背後,卻忽略了,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什麼是適合他們的。

作爲父母,我們總以爲很瞭解自己的孩子,但其實我們眼裡的他們,很可能根本不是他們真實的樣子。

我很贊同《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的一句話:

“懷着好奇心去傾聽,讓故事充分展開,我們就有機會在全部複雜性中,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含義。”

父母與孩子,唯有真誠、坦誠的溝通,耐心、不帶偏見的傾聽,才能真正拉進彼此的距離。親子關係好了,教育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小樹媽媽,From 成長樹,微信號:chengzhangshu9。本文轉載自公衆號 成長樹,最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衆號,這裡有一羣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常青藤家長會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