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今日中國》聚焦東莞水環境治理,茅洲河龍舟競渡引爆網絡

“曾經的臭水溝,早已是水草萋萋、魚翔淺底、碧道環繞,茅洲河的昨天與今天,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今日中國》開啓近6分鐘的“長安時間”,展現了茅洲河的生態美景以及近年來東莞市、長安鎮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的成效。

6月2日上午10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大型直播特別節目《今日中國廣東篇·粵百年風雲路啓時代新徵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頻道及央視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播出,其中東莞部分內容,通過現場直播連線的方式,用航拍、水下拍攝、今昔對比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示廣東水環境治理成效。

茅洲河上划龍舟

央視節目展示長安治水成效

上午11點30分左右,《今日中國》節目直播連線畫面轉播到茅洲河長安段5號親水平臺處,伴隨着“咚咚咚”鼓聲,只見不遠處的茅洲河上,來自東莞長安、洪梅、望牛墩、麻涌、高埗以及深圳鬆崗的6支龍舟隊伍,划着船長18米的標準龍,猶如離弦之箭,“嗖嗖嗖”地往前方去。

隊員們在船頭鼓手的鼓舞指揮下,船槳拍打河面激起白色浪花,推着龍舟輕盈地向前滑行,每支龍船上鼓點激越,吶喊陣陣,在茅洲河上訓練、角逐。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叢威娜在茅洲河長安段5號親水平臺上進行現場連線,介紹茅洲河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至去年底,廣東全省原有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全部“清零”,很多原來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已經是水草萋萋、魚翔淺底。作爲廣東重污染河流治理成功的縮影,如今的茅洲河水清岸綠。

治理後的茅洲河,由於河水變清,水面上升,河道變寬,吸引了附近不少龍舟隊前來集訓,而住在茅洲河邊的居民也是很久沒在家門口看到這麼緊張精彩的場景了。

“如今,茅洲河兩岸環境如此優美,水深也達到足夠的深度,水質又那麼好,非常適合開展龍舟運動。”廣東省龍舟協會競賽裁判委員會委員吳燦釗說。

來自深圳鬆崗龍舟隊的隊員劉衛華告訴記者,茅洲河上的水特別清,划龍舟的過程裡還看到有鷺鳥經常飛過,心情很愉快。“長安、鬆崗本來就是一水之隔,今天的訓練中,有來自東莞其他鎮街的隊伍,大家在這麼好的環境下一起交流、一起學習,這種體驗很好。”

有多次出國參賽經驗的麻涌漳澎隊隊員馮德華也表示,“茅洲河這裡的河涌比較寬,如今水質變清澈後,會吸引更多龍舟隊伍過來划龍舟。”

舉全鎮之力治水

茅洲河環境持續改善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區域內經濟和人口爆發式增長,污水大量排入,茅洲河一度成爲珠三角地區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水質長期排在全省倒數第一,污染嚴重的茅洲河治理難度也特別大。

爲了啃掉茅洲河這塊“硬骨頭”,從2015年開始,東莞、深圳兩地聯手,治理也由之前的碎片化治污轉爲全流域、系統性治理。而2019年開始,長安鎮更是舉全鎮之力堅決打贏治水攻堅戰,通過落實“四大一高”措施,以大兵團作戰推進流域整治項目落地,流域內多項目同步推進,最高峰有2000多人在299個施工作業面同時開展污水管網工程建設。

同時,長安用“繡花針”的功夫開展流域精細管控。將茅洲河流域劃分爲237個排水地塊,按照地塊劃分逐個推進雨污分流。長安還堅持“治水+治城+治產”相結合,推動城市和產業綠色發展。嚴格執法,交叉執法,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分類整治。沿茅洲河干流建設了12公里碧道和9座主題公園,並對碧道沿線舊廠房進行整體改建,打造“綠道之城”。

節目播出後,社會各界反響熱烈。不少長安市民通過電視直播觀看,深入瞭解長安治水歷程及治水成效後,爲如今水清岸綠的茅洲河點贊。市民陳先生在觀看了直播節目之後,感嘆茅洲河變化喜人,治水成果來之不易,並對長安經濟環境等多方面高質量發展表示期待。

沿線城市

生態紅利正在釋放

清澈一灣河水,清新一座城市。隨着水質的明顯改善,如今,茅洲河的水下能看到羅非魚,一度魚蝦絕跡的河裡,還能看到沙蝦。對生態環境極爲挑剔的鷺鳥,也成羣結隊回到茅洲河上覓食、棲息。

如今的茅洲河,不僅有怡人景色,“密林入口公園”“GOGO創意園”“錦隆路入口景觀”“星光活力公園”“繽紛演藝公園”“翠足童趣園”“金粉花語公園”“翠竹園”“七彩門戶節點公園”等集娛樂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茅洲河九大主題公園也建在家門口,茅洲河已然成爲了市民遊覽打卡的“生態河”。

由“墨水”變清水,茅洲河環境變美的同時,沿線城市開始共享治水帶來的生態紅利。目前,長安鎮正依託茅洲河打造智造長廊,在茅洲河沿岸集聚了一批優秀智造企業,並以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爲龍頭,沿河打造不同類型的科技體驗館、企業智能空間等,串聯成長安智造體驗帶。

【記者】何明強

【通訊員】長宣

【作者】 何明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