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8連增”黃金後止步 專家稱央行擅長把握機會 後續或仍有增持空間

財聯社6月7日訊(記者 王宏)最新數據顯示,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4月末上升312億美元。專家指出,主要是美元貶值估值效應,加上外貿韌性及外資流入共同推動。我國經濟回升態勢鞏固,將爲外匯儲備繼續穩定提供支撐。

在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央行在5月停止了增持。業內專家指出,這與近期國際金價上漲幅度顯著擴大有關。歷史數據顯示,中國在增持黃金儲備的過程中更加註意逢低買入而不是追高,有較強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

近兩年以來,黃金作爲國際清償能力最後手段受各國央行追捧,特別是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刷新季度購金量歷史新高。中國也正在進行第五輪增持黃金儲備,雖然5月停止增持,但從趨勢看,中國央行還會繼續增持黃金。

美元貶值下5月外儲上升312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320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12億美元,升幅爲0.98%。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5月外匯儲備上升,五月海外資產漲跌不一,主要是美元貶值估值效應,加上外貿韌性及外資流入共同推動。

“5月美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再度升溫。在此背景下,美元匯率指數(DXY)下跌1.5%至104.7。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5月末外儲較上月末上升312億美元至32320億美元。

國家外匯局表示,我國經濟內生動能持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將爲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央行爲何停止增持黃金儲備? 與金價上漲有關

央行的黃金儲備卻有了新變化。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央行黃金儲備爲7280萬盎司,較4月末維持不變。此前已連續18個月上升。

“年初以來央行每月增持黃金量已經隨着金價的上升而減少,4月的增持量已經是過去18個月中最少的,因此5月的停止增持也不意外。央行增持黃金並不是等比例增加,而是隨着國際黃金市場價格變動隨機應變”,匯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爲,央行此次停止增持的行爲或與近期國際金價上漲幅度顯著擴大等因素有關。在黃金價格水平處在歷史高位的背景下,適當調整增持節奏,有助於控制成本。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中國在增持黃金儲備的過程中更加註意逢低買入而不是追高。數據顯示,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中國增持黃金儲備與國際金價(月均)之間爲強負相關0.751。

從時間上看,“中國於2022年11月開始入市購金,雖晚於全球央行大舉購金的高點,卻正值本輪國際金價上漲的起點。中國央行憑藉多年經營管理龐大外匯儲備的經驗積累,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可見一斑”,管濤還表示。

中國黃金儲備還有提升空間

我國正在進行第五輪增持黃金儲備,到2024年3月底已是連續十七個月、累計增持黃金儲備1010萬盎司至7274萬盎司,較2021年底增長16.1%。不僅是中國央行在購金,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淨購金量達290噸,刷新季度購金量的歷史新高。

管濤認爲,各國央行“淘金熱”背後原因在於黃金是國際清償能力的最後手段。“2010年起央行從黃金市場的供給方轉爲重要的需求方。特別是2022年2月俄烏衝突後動搖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信用基礎。更多國家和地區加速國際儲備資產的多元化配置,黃金作爲國際清償能力的最後手段,更加受到央行追捧”。

連續“18連增”後停止,中國央行6月還會增持黃金嗎?多位業內專家指出,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中國黃金儲備還有提升空間。因此從趨勢看,中國央行還會繼續增持黃金儲備。

王青表示,後期中國央行增持黃金還是大方向。“前期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背後主要是受國際儲備結構優化需求推動。與此同時,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爲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創造有利條件”。

數據也顯示,到2023年底,全球黃金儲備(不含國際金融機構持有)與外匯儲備之比爲19.4%,較2007年底上升了7.7個百分點。同期,中國該比例爲4.6%,較2007年底上升了3.5個百分點,2024年一季度末進一步升至5.0%。

歷史數據上看,王青介紹稱,此前黃金價格連續數月大幅上漲,至2019年9月國際金價同比漲幅達26.1%,2019年10月起央行暫停增持黃金;此後,自2021年下半年起,黃金價格轉向波動走弱,央行也於2022年11月恢復黃金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