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展3000億MLF操作:利率下行30個基點,減量續作、配合降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婧 北京報道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9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標利率2.30%,最低投標利率1.90%,中標利率2.00%。操作後,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爲68780億元。

此次MLF中標利率較前值下行30個基點。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佈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潘功勝預計,本次政策利率調整之後,將會帶動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因此,此次MLF利率下行符合市場預期。

分析人士指出,MLF中標利率是近期降準、降息安排公佈後第一個下行的市場化利率,體現了央行下調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對市場化利率的引導作用。MLF利率下降有助於節約銀行資金成本,通過銀行內部定價傳導,預計LPR和存款利率等也會隨之下行,這將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支持經濟穩定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MLF操作發佈時間爲上午9點20分,且與當天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合併發佈,但9月25日卻提前至上午8點30分單獨發佈。

分析人士還稱,MLF與公開市場操作分開發布,未來工具的差異性定位將更加明朗。以往MLF操作結果與當天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合併發佈,此次MLF操作“另起爐竈”、提前發佈在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欄目下,進一步體現了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作爲政策利率的差異,推動MLF迴歸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工具的定位。

這也與潘功勝6月19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的表態一脈相承。潘功勝當時表示,未來可考慮明確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爲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了這個功能。其他期限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傳導關係。

減量續作、配合降準

公告顯示,9月MLF操作規模爲3000億元,而當月MLF到期規模爲5910億元,這意味着本月MLF縮量操作2910億元。

分析人士認爲,9月MLF進行了減量續作是爲了配合降準,旨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9月24日,央行宣佈近期將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1萬億元長期資金之後,銀行體系長期流動性缺口大幅收窄,央行繼續等量續作MLF的必要性下降。同時,央行還透露年底前可能再降準0.25-0.5個百分點,預計也將合理對衝四季度的MLF到期,保持市場資金面平穩。

“央行超預期降準,將向銀行大規模注入長期流動性,這會導致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相應下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坦言。

按照潘功勝年內二次甚至三次降準的表態,釋放的流動性最高可達2萬億元。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央行宣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若年內視市場流動性狀況再下降0.25-0.5個百分點,最高釋放的流動性可達2萬億元,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降80億元左右。

3000億元的MLF操作規模也並不算小。在王青看來,在當前銀行體系資金面仍相對充裕的背景下,央行在宣佈降準的同時,繼續較大額度續作MLF,或出於以下兩大原因:一是當前處於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央行較大額度續作MLF,能夠有力支持政府債券發行;二是保持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較爲充裕,爲四季度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提供支持。這有望扭轉1至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較大幅度同比少增的狀況,也是當前穩增長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至於MLF“降息”30個基點的原因,多名受訪人士告訴記者,當前銀行存單到期收益率較低,是推動MLF操作利率下調的一個重要動力。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前,1年期MLF利率爲2.30%,高於同業存單利率,金融機構申請積極性相對不高。下行30個基點之後,金融機構投標MLF的積極性或將提高。MLF利率下降有助於進一步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有效滿足市場中長期流動性需要。在月末續做MLF,進一步表明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經取代1年期MLF利率,成爲主要政策利率。MLF延後續做,進一步強化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政策地位,有助於進一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機制。

王青則稱,受前期銀行信貸發放規模較爲溫和,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偏緩等影響,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較爲充裕,8月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爲1.92%,明顯低於此次調整前的MLF操作利率。由於銀行通過同業存單在貨幣市場融資和銀行通過MLF向央行融資之間存在一定替代性,加之當前MLF操作實行固定數量、利率招標,8月操作利率出現較大幅度下行,也是利率市場化的體現。

還有分析人士認爲,MLF利率下降有助於節約銀行資金成本,通過銀行內部定價傳導,預計LPR和存款利率等也會隨之下行,這將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支持經濟穩定增長。

首次公佈MLF投標價格

記者還注意到,這是央行首次公佈MLF投標價格,操作透明度進一步提高。7月起央行在公告中明確對MLF操作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方式,中標利率將根據機構投標靈活確定。

所謂利率招標,即參與機構在投標時可以選擇多個利率,最終的中標結果也更能反映資金供需狀況。本月央行首次公佈MLF投標利率情況,機構投標利率最高2.3%,最低1.9%,反映了不同機構對於中長期資金需求的差異,這也與潘功勝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提到的“提高貨幣政策透明度”一脈相承。

此外,以往MLF操作通常發佈在“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 ”專欄中,而此次MLF操作發佈在“中期借貸便利工作信息”專欄中,以往這是月初公佈上月MLF規模、餘額等數據的位置。

這都顯示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明顯淡化。7月22日,央行宣佈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採用固定利率、數量招標,進一步明示政策利率,市場利率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掛鉤聯動增強。自8月起,央行將每月MLF續作時間調整至當月LPR報價發佈之後,LPR與MLF進一步脫鉤。

溫彬表示,央行正在聚焦於管好短端利率(如7天逆回購利率),中期利率推動主要由市場決定。通過逐步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進而理順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機制,成爲下階段健全利率市場化調控機制的重要方向。

在他看來,考慮到現階段MLF“量多價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來。過去央行通過MLF等來釋放流動性,投放基礎貨幣,未來可能主要通過降準或者央行購買國債來實現基礎貨幣投放。MLF量逐步萎縮以後,其自身的政策利率地位也會隨之削弱,當政策能夠有效引導中段利率的時候,不排除MLF最終會退出歷史舞臺。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金融學院副教授姜婷鳳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央行應該會淡化MLF的作用,在時機成熟的時候,MLF利率的確可能會退出。

一方面,從基礎貨幣投放渠道的作用來看,自從2014年9月創立以來,MLF承擔着中央銀行向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作用,金融機構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爲合格質押品。

而二級市場國債買賣被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可以增強央行對中長期基礎貨幣的調控主動性,具有重要的政策意義。從長遠來看,這一貨幣政策工具有望替代MLF充當中期基礎貨幣的作用,因此MLF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的作用會進一步弱化。等到央行二級市場國債買賣規模較大的時候,MLF可能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