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隱藏手段「別想搬錢」 科目四、增貸、理財型房貸全嚴查

▲央行進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19日央行強調「針對不動產貸款風險加強管理」。(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央行進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有民衆以「科目四」、「理財型房貸」等不同方式,來補足貸款成數不足的資金缺口,19日央行強調「針對不動產貸款風險加強管理」,專家解讀,白話就是不管用哪種方式,從金融機構借任何錢都不能用在購屋,堪稱打到痛點。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35/「臺北雙星」帶動房價噴發?一商圈沒人買來住? 周邊房市熱區完整剖析

央行19日舉行第四季理監事會議,雖然暫緩第八波信用管制措施,但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近期專案檢查發現,銀行有貸款成數超過法定上限、利用其他名目貸款等多項缺失,未來將持續加強辦理金融機構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專案檢查,並要求銀行落實央行規定及改善缺失。

對央行將針對不動產貸款風險加強管理,銀行相關人士透露,之後除對貸款成數嚴查外,以往有民衆會透過「科目四」、「理財型房貸」、「增貸」等貸款方式,來補足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資金缺口,現在也被嚴控金流。

相關人士解釋,科目是聯徵上的類別,像是「科目一」爲「購置型房貸」,民衆財力不足所以向銀行申請貸款,是最常見的貸款方式,錢直接進專戶,也無法違規使用。「科目四」爲「週轉金」,在買房子的當下,買家已經用現金付清,或是貸款已經還清,再用房子當擔保品向銀行申請一般型房貸、或是理財型房貸。增貸則是透過既有房屋增加貸款金額,共同點就是可取得新資金運用。

以往銀行並不會嚴格追蹤增貸、週轉金、理財型房貸等資金要如何運用,相關人士舉例,早期這類貸款用途都寫買股票、投資理財,最後都跑去買房子,但在打炒房的基調下,「銀行嚴查金流,央行真的是打到痛點。」

▲央行加強金檢就是所謂「去槓桿」,現階段銀行貸款水位優先放款給純自住的首購族。(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此外,各銀行定型化契約內都有加速條款,載明「借款人對金融業者所負債務,其實際資金用途與該業者覈定用途不符時。」將會追回貸款金額。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指出,政府爲避免投資客炒房,早在2010年就規定增貸不得用於購買房地產,現在再嚴格控管,不管是透過哪種名目,大顯神通從金融機購貸出的金流,只要用於自備款、還房貸,就踩到央行紅線。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表示,央行加強金檢就是所謂「去槓桿」,現階段銀行貸款水位優先放款給純自住的首購族,部分已購客面臨須補足貸款差額,若申貸戶已不能換約,建議第一戶先還掉剩餘貸款,以首貸身份申貸第二戶,或是與有足夠財力證明的二等親轉約,而自備款不足的民衆,建議暫緩購屋。

陸敬民直言,自從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轉售,民衆自備款不足也無法換約出場,市場少了調節機制,預計明、後年房市只會出現更多購屋糾紛。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35/「臺北雙星」帶動房價噴發?一商圈沒人買來住? 周邊房市熱區完整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