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AI+」只能去矽谷 iKala程世嘉:臺灣較適合做 「+AI」
iKala執行長程世嘉。照片/遠見天下文化提供
相較之下以臺灣爲例,企業以B2B居多,商業環境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爲主,很多企業是看顧客需要些什麼,纔回過頭來做出產品。所以臺灣主要適合做+AI,要做到AI+,還是得去矽谷,以及如同被微軟、亞馬遜等巨頭投資的OpenAI和Anthropic一樣,取得龐大的資本後,纔有機會改變和形塑整個市場的需求。
CloudGPT 上陣,用「+AI」創造雙贏
隨着AI高速發展並做爲各個產業的轉型火車頭,拉動大數據和雲端應用,「企業上雲」已經成爲這波AI浪潮下的競爭關鍵。
一直以來,iKala就爲客戶提供各項AI賦能的雲端服務,比方說智慧雲端維運平臺iKala AIOps,能協助企業優化雲端系統效能、強化資安,保護企業資料和系統運作。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面對這些客訴,客服工程師的標準作業流程是開票,記錄客戶抱怨了哪些東西、想解決什麼問題,以及我們最後的迴應、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等等一連串流程。對於這樣的過程,我是覺得非常耗費人力且缺乏效率。
生成式AI問世後,我要求團隊結合大型語言模型和過去10年累積的雲端專家經驗,開發出業界首創的雲端技術AI 架構師「CloudGPT」,說穿了就是iKala的雲端客服機器人,讓企業用戶在遇到雲端部署的疑難雜症時,能即時向AI提問。
例如用戶可以詢問CloudGPT:「在虛擬化環境中,如何透過網路流量監控和分析來檢測DDoS攻擊,並實施有效的防護措施?」接着CloudGPT就會給出完整且明確的答案,還會附上參考資料網址和其他類似的常見問題,加速用戶解決技術問題。
發現了嗎?CloudGPT其實就是iKala在AI和客服經驗基礎上,創造出的加值服務。以前我們的客服只有一線,客戶打進來就是一陣狂罵,現在我們將客服分成一線跟二線,客戶會在一線先碰到CloudGPT,真的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再轉到二線的真人工程師。
有趣的是,很多人會問CloudGPT一些很無聊的事情,甚至連路人都會跑進來戳它,詢問它叫什麼名字?臺北最好吃的餐廳是什麼?哪間手搖飲的飲料比較好喝?
但它是雲端客服機器人,不是美食機器人,所以我們又爲CloudGPT設定了帳務機器人、資安機器人和雲端機器人三個人設,並且限制它不能聊天,只要問超過這三種人設的問題,它們一律拒絕回答。
目前CloudGPT表現還不錯,我自己有事沒事就想盡辦法戳它,看看它會不會給出一些亂七八糟的答案,結果它都克盡職守,把界限守得很好(老闆表示滿意)。
更重要的是,因爲我們的雲端客戶已經超過1,000家,但技術人員遇到問題時,已經不會第一時間就想找工程師,我們觀察後臺數據,發現客戶會自己去用CloudGPT,並且很理性地詢問架構問題該怎麼解決,不會第一時間打來罵我們,或是直接就想拿到工程師的LINE,工程師也可以將時間拿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用「+AI」創造對外對內的雙贏。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作者:程世嘉,蕭玉品)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