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差也拿千萬年薪?“小作文”風波下的信任危機
2024.08.21
本文字數:3429,閱讀時長大約5.5分鐘
導讀:“無論是基金公司、基金產品、基金經理,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服務機構等,實際上都需要一場徹底的供給側改革。”
作者 |第一財經 曹璐
明星基金經理業績不佳,卻能獲得千萬元高薪,在金融行業降薪、基金經理限薪甚至退薪等傳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背景下、瞬間點燃了投資者的不平情緒。在某平臺中的相關討論區,有些相關帖子的評論數多達數千條。
有留言者在評論中說,“掙錢纔有資格收錢”,但也有投資者認爲:“如果覺得只能賺不能虧就不該買基金”。
過去三年裡,投資者的不滿,在持續擴大的基金虧損中不斷積累,“整個市場都不好”已不再被買賬。隨之而來的是基金經理薪酬與業績相悖的輿論,投資者們質疑的是“能力配不上高薪”。因此,相關“小作文”一出,便能迅速引發投資者的情緒。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非理性的討論或宣泄,正是投資者憤怒情緒的外化表達。如今公募行業正受到此前高位發行、流量出圈、造星等現象的反噬,加上各種捕風捉影的“小作文”催化,行業實則陷入的是一場信任危機。
高薪酬與低業績
肖北(化名)是網絡中“控訴”基金經理高薪的一名投資者。他告訴第一財經,或許網絡上流傳的基金經理薪資不一定是真,但讓他參與討論的原因是“我可以接受虧損,但不能接受大虧之下他們血賺,總覺得不合理”。
“基金經理的獎金和業績、規模應該都掛鉤,每家公司會根據考覈要求有計算公式。一些人按自己想出來的比例進行計算,數字夠吸睛,也讓大家對金融行業的誤解更深了。”華北一位不願具名的金融人士說。
他認爲,由於金融行業大多實行密薪制,基金經理的真實薪酬暫不可知,但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數字賺足了外界眼球,也刺痛了持有虧損產品的投資者的神經。但業績問題背後有着複雜的經濟週期和市場規律的作用,完全歸咎於基金經理可能也有失偏頗。
公募“小作文”能持續引發輿論的重要原因就是“業績差”。“在金融行業,業績不好是原罪。”華南一名基金市場部人士王軒(化名)說,投資者的不滿歸根到底是投資獲得感差,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對於那些高位進場的投資者而言。
回望2020年至2021年,公募基金行業進入快速爆發期,賺錢效應吸引了衆多投資者,全行業的資產淨值從14.82萬億元漲至25.72萬億元,兩年時間擴張了7成以上。隨着市場急轉直下,這些在高位入市的投資者多被“套牢”。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已有數據的4747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4427只產品近三年來累計回報爲負,佔比爲93.26%,區間業績“腰斬”的產品有705只。
從持有人結構來看,最新年報數據顯示,在上述業績虧損的主動權益基金中,超過8成(3596只)屬於個人投資者佔據“半壁江山”的產品,而在業績虧損超過一半的產品中,這一比例超過9成。
以近三年累計虧損超過70%的6只產品爲例,民生加銀創新成長A、富安達新興成長A、金鷹轉型動力、同泰開泰C等產品均爲個人投資者持有,而金鷹多元策略A、同泰開泰A的個人持有比例分別爲81.96%、99.99%,這些產品目前的基金規模均低於8000萬元。
整體而言,如果在2021年的高位買入,大部分基金持有人至今尚未回本,而目前持有的絕大多數爲個人投資者。過去三年裡,投資者的不滿情緒在持續擴大的基金虧損中不斷積累,“市場不好”已不再被買賬。他們質疑的是,付出的管理費和得到的業績回報是否匹配。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2022年和2023年,公募的基金利潤分別虧損1.47萬億元、4351.18億元,兩年虧損額度已增至1.9萬億元;同期收取管理費用超過2800億元。如今,部分投資者的耐心逐漸耗盡,從而加速“逃跑”。據第一財經測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前述範圍內的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最新基金份額,較2021年底減少了6791.72億份。
流量、“造星”反噬
“現在遭受的批評和不滿,可能是當初熱衷造星和高位發行基金埋下的雷。”來自頭部公募的基金人士溫雨(化名)對第一財經說,2021年以前,因業績亮眼,公募基金藉助互聯網的力量迅速出圈,大打“明星”牌,吸引了很多投資經驗並不豐富的年輕基民跑步入場。
當時的環境下,基金不再只是單純的理財產品,還成爲了年輕人的社交語言,“坤坤”“蘭蘭”等基金經理也化身“頂流”。而有些基金公司爲了搶佔市場份額,不斷讓明星基金經理髮行新基金,渠道爲了賺取更多的銷售費和尾隨佣金,也同樣積極營銷推出爆款。
Wind數據顯示,在2020年和2021年發行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中,發行總規模超過50億元的產品數量分別有98只、80只(不同份額合併計算,下同)。而2022年和2023年合計只有5只,今年以來這一數字爲0。
“當時很多朋友都賺錢了,所以也跟着試試,現在虧了就沒有再買了。”回憶起在基金高位進場的想法,2020年化身個人投資者的王曉(化名)說。
被社交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熟人網絡吸引的投資者並非個例。
第一財經採訪了數名在類似情況下入場的90後投資者,他們之中有些人是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有些則是被“睡後收入”等網絡段子的趣味吸引。但談及相關知識時,他們則大多會以“我不太懂”“當時是小白”迴應。
投資者趙生回憶,自己當時買基金是奔着基金經理的名氣、高回報甚至賽道標籤買的,確實不清楚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投資理念以及這類產品的風險程度。從結果上看,這些抱着賺錢爲目的跟風入局的投資者,可能大多數也並沒有賺到錢。例如趙生購買的數只產品,目前的虧損幅度在30%至45%之間。
“那些被流量吸引來的投資者,可能根本沒有做好風險匹配,也對(基金)這類產品存在誤解,認爲歷史業績就代表着預期收益。”在溫雨看來,成也造星,敗也造星,此前因亮眼表現被奉爲“明星”的基金經理,自然會因業績不佳成了基民的宣泄出口。
“這裡隱含着一個矛盾,大家都知道(市場)低位比較容易出業績,但營銷讓投資者看到的時候其實已經在高位了。”程程是一位從事基金營銷多年的從業人員,在他看來,若在行業低位宣傳,一方面沒有好業績背書,無法取得投資者信任;另一方面,基金經理可能也不願意(在業績不好的時候)配合。
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的“走紅”之路,幾乎都是大同小異:因歷史業績亮眼得到市場的認可、疊加公司和渠道營銷推廣,明星基金經理“光環”的強大號召力的吸引下,存量產品和新發產品的規模雙雙走高。
從另一個數據可以佐證。公開信息顯示,在前述範圍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若以最新規模大於30億元的產品爲樣本,在23只區間業績“腰斬”的中大型產品中,個人投資者平均持有比例爲95.87%。在這些基金產品中,多名基金經理爲業內知名人物,如中歐基金葛蘭、萬家基金黃興亮、廣發基金劉格菘、匯豐晉信基金陸彬、南方基金茅煒、睿遠基金傅鵬博、易方達基金馮波、銀河基金鄭巍山,他們各自的在管基金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上。
需要真正創造收益
自去年以來,關於公募的傳言呈現持續增加之勢,涉及內容包括行業薪資、人事變動、公司內部衝突等多個方面。
“有些傳言甚至沒有任何邏輯,我們看到也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的投資者更可能以爲是真的,即使去投訴也無法完全消除影響。”此前陷入傳聞的基金公司人士桑桑(化名)說,不符合事實的傳言迅速蔓延,會對公司及行業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那麼,公募行業爲何會面臨如此囧境?王軒認爲,目前行業的治理水平和發展現狀,還不足以支撐此前的發展速度和整體規模,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實事求是地講,很多投資者可能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一個波動較大的市場,而當淨值下跌真的發生後,基金管理人本身會面臨巨大的管理壓力、輿論壓力和道德壓力,基民也會承受市場波動給個人心態帶來的影響。”他說。
程程則認爲,無論是基金公司、基金產品、基金經理,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服務機構等,實際上都需要一場徹底的供給側改革。“那些不能真正爲投資者創造收益、產生價值的供給必將出清,而那些能夠爲投資者產生正向作用,增強他們獲得感的,終將獲得市場的認可”。
“現在很多人對明星基金經理祛魅,這其實是件好事,既可以卸下他們身上的重負,也可以讓投資者更加認識到公募基金‘偏工具’”的屬性,讓基金投資這件事本身,能夠更加純粹一些。”在程程看來,這需要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從業人員更需要堅守和沉澱,熬過週期的底部。
微信編輯|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