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融資37億,李兆基長子是“關鍵先生”

替代鋰電池,依舊是當下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命題之一。

近日,根據SEC上的文件顯示,新型電池製造商EnerVenue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期望金額爲5.15億美元(約合37億元人民幣),該公司聲稱,開發了一種可替代鋰離子電池,用於長期可再生能源存儲的技術。目前文件顯示,EnerVenue已經籌集到3.08億美元,還剩2.07億美元待售。

而EnerVenue上一輪融資,還要追溯到2021年的1.25億美元A輪,估值在4~6億美元,由斯倫貝謝新能源公司領投,沙特阿美Aramco Ventures、IDG資本跟投,EnerVenue牽頭人之一,香港中華煤氣集團主席、李兆基長子李家傑追加投資。

時隔三年再次開放融資窗口,並且無論是期望的估值還是融資金額,相比三年前都大幅增長,一個合理的猜想是,EnerVenue的技術迭代到了關鍵階段,資金需求巨大,商業化前景也逐漸明朗。畢竟此前A輪融資時,創始人崔屹曾表示,將加大力度拓展中國市場。而伴隨着中國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鋰電池格局逐漸清晰,想要彎道超車,就必須得出奇制勝。

兩位關鍵的明星華人

對於這個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弗裡蒙特的初創項目,乍一看我以爲是美國科學家和VC們的傑作。

但實際上,EnerVenue由兩個華人牽頭,他們分別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系教授崔屹和香港中華煤氣集團主席李家傑。

1976年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崔屹,有着一份令人羨慕的科研履歷。1993年,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師從國際頂尖化學家Charles Lieber,僅用4年就完成了碩博連讀;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導師是另一位頂級科學家Paul Alivisatos。

之後,他在28歲時就入選了世界頂尖100名青年發明家。29歲入職斯坦福大學、34歲升任斯坦福終身教授,38歲就被路透社評爲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學家。

2020年,他成爲斯坦福能源研究所的首位華裔主任,也就是在同一年,他在李家傑的強力支持下,從0到1創建了EnerVenue這家能源創新企業,推動了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落地。

EnerVenue是崔屹的第三次創業,早在2008年,崔屹就在美國硅谷創立了第一家公司Amprius。該公司專注於開發和生產新一代的高能鋰電池,致力於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2022年,該公司已經在美股上市。

2015年,崔屹開啓了第二次創業,他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教授合作,共同創立了4C Air公司。4C Air致力於將崔屹發明的一種能過濾99% PM2.5且透氣的納米高分子纖維過濾膜技術產業化。這項技術不僅用於製造口罩,還計劃用於生產紗窗等產品,以應對空氣污染問題。

而EnerVenue故事的另一個關鍵人物——李家傑,是香港中華煤氣集團主席李家傑,如果說這個title可能稍顯陌生,那他的另一個身份,香港首富(2020年)李兆基的長子,李家誠的哥哥,想必大家就熟悉多了。

與李家誠不同,他爲人低調,並在投資領域頻頻出手,關注點之一就是全方位推動智慧能源創新產業的發展,並通過全球技術及人才資源整合、資金支持、應用場景開放和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爲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助力。

據悉,在EnerVenue的初創階段,香港中華煤氣不僅提供資金支持,在策略制定、產品落地、市場拓展、融資計劃等多個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尤其是通過開放自身的應用場景助力EnerVenue產品的快速落地。

比如,EnerVenue 12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就是由李家傑領投的,Energy Capital Partners 的創始人Doug Kimmelman也參與其中。

再比如,2021年4月,EnerVenue與香港第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大中華區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港華燃氣簽署了分銷協議。

成立至今,EnerVenue只做了兩輪股權融資,除了種子輪,還有2021年進行的1.25億美元A輪融資,彼時,該公司計劃利用這筆資金擴大其鎳氫電池生產規模,包括在美國建立超級工廠。

其A輪融資背後的資方也頗有看點,是斯倫貝謝新能源公司領投,沙特石油Saudi Aramco、IDG資本跟投,李家傑追投的。

儘管EnerVenue的技術仍處於進入市場的早期階段,但投資者和潛在客戶對該公司的興趣一直很濃厚。

據Heinemann稱,公司最初只計劃籌集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但由於投資者的興趣過於濃厚,董事會和管理層決定以比原計劃更快的速度擴大生產能力,將融資金額增加到1.25億美元。

可即便如此,這筆資金還是超額認購了2倍,也就是說投資者想要投資2.5億美元,但EnerVenue管理層不想在早期釋放太多股權,拒絕了價值1.25億美元的鉅額投資者資金。

顯而易見,EnerVenue想幹票大的。

當然,能源基礎設施公司斯倫貝謝和沙特阿美的風險投資部門,兩大巨頭站臺,也爲EnerVenue帶來了更多的關注。據悉,EnerVenue是Aramco Ventures成立以來的最大投資項目之一。

而斯倫貝謝方面,除了投資外,還與EnerVenue達成了一項重要的分銷和製造協議。斯倫貝謝旗下斯倫貝謝新能源的業務部門,將在EMEA(歐洲、中東、非洲)地區以及其他地區製造、銷售和分銷由EnerVenue供電的電池裝置。

“無所不能的電池”

成立於2020年的EnerVenue,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年輕公司,但技術實力卻不可小覷。

據悉,EnerVenue推出的鎳氫技術,最初是用於儲存國際空間站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等衛星電力的電池,最早由美國NASA開發並大規模應用,從使用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以及超十萬次充放電循環。

之所以能夠在航天領域應用,是因爲鎳氫電池符合該領域理想電池的畫像:它可以承受嚴寒和酷熱,基本不需要運維,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其容量不會損失太多,這意味着它可以持續到航天器的預期壽命結束。

好歸好,但缺點也不是沒有——貴,當然對於航天領域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何況想必其他特殊的航天器零件來說,它的價格簡直不值一提。

但如果應用在儲能領域,應用到“地上”,價格可就成了鎳氫電池的一大阻礙了。也正是如此,雖然該技術在航天領域應用頗久,但幾乎沒有人想着把它複製到其他領域。

直到2017年,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在NASA技術的基礎上,調整化學成分,去除了昂貴的鉑金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崔屹預計,當電池大規模生產時,這一調整和其他調整將有助於將每千瓦時成本降至80美元以下,且這個數字在持續下探,可能降到30美元或更低。

相比於此前每千瓦時約20000美元的成本,下降幅度是巨大的,這也是EnerVenue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的關鍵原因之一。

此外,按照其剛成立時發佈的通稿中的描述,該電池技術還有以下優勢:

1、使用壽命爲30年,可循環使用30000 次,製造商還提供 20 年/20000 次循環保修,保證該期限過後電池容量至少剩餘 88%,其每平方英尺的能量密度等於或優於鋰離子電池。

2、EnerVenue 電池的最新版本擴展了該解決方案的操作靈活性(C/5 至 5C 的廣泛充電/放電範圍)和成本效益(材料成本低,資本支出低於鋰離子)優勢,適用於各種用例的固定存儲項目。

3、鎳氫電池技術在偏遠和惡劣條件下的性能尤其出色,工作溫度範圍爲-40°C至60°C,美國宇航局衛星上的使用就證明了這一點,並且無火災或熱失控風險,無有毒物質,具有廣泛的快速和慢速充電功能。

EnerVenue首席執行官Jorg Heinemann還曾提到,這種電池具有防火性能,可以輕鬆進入鋰離子電池無法進入的領域,或者進入人們對鋰離子電池有所擔憂的領域。簡而言之,鎳氫電池可以做到鋰電池所能做的一切,甚至更多。

不過,電池本身看起來更像加長的SCUBA氣瓶,這是因爲它們必須包含氣態氫,當電池充電時會釋放氫。這也就決定了,EnerVenue主要應用在公用事業規模的能源存儲場景中,像是住宅、商業和工業建築的備用電源系統,而且它們目前也不會在爭奪電動汽車的市場。

萬事具備,只差量產

覆盤EnerVenue這四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它是一個商業化很迅速的項目。此前的兩輪融資,分別完成了技術實驗落地和建設工廠的任務。

A輪融資後,該公司便發力商業化,並接連簽下了多個訂單。比如,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商Pine Gate Renewable Energy簽訂了2.4GWh 訂單,以及Schlumberger New Energy的訂單。

2023年9月,Heinemann曾透露,該公司已經擁有超過7GWh,即價值約4億美元的採購訂單,他還說:“我們的使命是成爲爲全球發電廠、企業和家庭提供服務的第一大固定存儲供應商。”

同年10月,EnerVenue與巴西的一家客戶簽署了爲期三年的主供應協議 (MSA)。這筆交易標誌着EnerVenue進入南美市場。

EnerVenue之所以能夠順利簽單,宏觀來看,目前各國對能源儲存的投資已超過350億美元,而兩年前僅爲200億美元。迴歸到EnerVenue本身,有巨頭站臺是一方面原因,更爲重要的是,其擁有成本比鋰電池更低,雖然單價高,由於少了很多維護成本,在客戶看來,更具性價比。

EnerVenue稱,鎳氫電池的設計非常易於製造和組裝。預計製造、加工和資本支出成本將約爲同等容量鋰離子電池的五分之一。對EnerVenue來說,這意味着更高的利潤率。

“我們知道這項技術是可行的,”Heinemann表示,“許多潛在的技術風險已經得到解決。爲了擴大生產規模,工程和運營方面的挑戰仍有待克服,但我們已經遠遠擺脫了‘科學項目’模式。”

所以,EnerVenue下一個挑戰將是完成工廠建設、擴大生產規模並將其新型電池推向世界各地,相信這也是此次5.15億美元融資的主要用途。因此從去年開始,EnerVenue就已經開始快速推進建廠的規劃和時間表了。

去年3月,EnerVenue表示正在美國肯塔基州建立一座1GWh工廠,並計劃年底投產。該工廠佔地55個足球場,將設有電池設計、製造和測試設施。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 EnerVenue的10 億美元投資下,計劃達到年生產能力爲20GWh。

同年10月底,EnerVenue投資建設的屹創新型儲能項目,已經落地常州市武進高新區,這也是一個 1 千兆瓦時 (GWh) 儲能工廠。該項目預計將於明年初完工,隨後將在美國和中國建設高達 10 千兆瓦時的儲能工廠。

這樣看起來,EnerVenue推進鎳氫電池大規模商業化,已經“萬事具備”,就差最後的2.07億美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