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法平衡歐洲勢力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右)簽署奎里納雷條約。圖╱美聯社

在德國總理梅克爾下臺之際,義大利與法國簽訂雙邊合作協議,預備在歐盟轉型期聯手抗衡德國勢力。

■France and Italy "believe that by teaming up, they could be stronger when dealing with Germany," said Dario Fabbri, professor of geopolitics at Limes, a postgraduate institute in Rome.

今年秋天歐洲勢力重新洗牌,隨着德國結束梅克爾執政時代,德國正面臨歐洲新勢力崛起,因爲法國總統馬克宏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在11月26日簽署《奎里納雷條約》(Quirinale Treaty),日後將強化兩國在外交、國防、工業及歐盟財政政策上的合作關係。

德拉吉當天表示:「這項條約對義、法兩國關係帶來歷史性的一刻。從今天起,我們將更加緊密。」

加強產業、軍事合作

這項雙邊合作協議文件長達15頁,內容除了促進兩國產業合作之外,也將共同發展軍事,聯手提升歐洲國防實力。德拉吉表示兩國將在能源、科技、航太與創新領域建立「新的合作形式」,定期派部長級官員出席彼此內閣會議。

近年法國企業積極投資義大利,但義大利企業投資法國卻經常碰壁,引來不少義大利官員抗議。今年初義大利國營造船廠Fincantieri出價收購法國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 L'Atlantique),但涉嫌違反歐盟競爭法而破局。義大利官員質疑法國政府在幕後阻撓。

馬克宏表示:「義、法兩國的共同目標是打造更強大、更有主權的歐洲,讓歐洲有足夠能力保衛邊境及維護國安。」

《奎里納雷條約》與1963年德、法兩國簽訂的《愛麗舍條約》有異曲同工之妙。過去60年來《愛麗舍條約》一直被視爲法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架構。雖然馬克宏強調《奎里納雷條約》不會取代《愛麗舍條約》,而是以互補的方式促進整體歐洲繁榮,但義、法兩國選在德國總理梅克爾結束將近16年執政之際簽約別具象徵意義。

外界普遍認爲新上任的德國聯合政府側重國內議題,促使法國轉而拉攏義大利來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動盪與全球新局勢,包括態度更囂張的俄羅斯及勢力快速壯大的中國。

羅馬萊姆斯研究院地緣政治教授法布里(Dario Fabbri)表示:「法國與義大利認爲雙方聯手能塑造強大勢力抗衡德國。」德國長久以來主導歐盟政策,尤其在歐債危機爆發後要求接受紓困的歐元國實施嚴格財政緊縮政策,引來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不滿。

義、法2017年就曾提出雙邊合作協議,但2018年義大利民粹政府上臺,兩國因移民及其他政策立場衝突而關係惡化。去年疫情重創歐洲經濟,兩國聯手說服德國,促成歐盟通過規模7,500億歐元紓困方案。

曾任義大利官員的歐盟議員戈席(Sandro Gozi)表示:「那是一個重要時刻,證明義、法兩國聯手能對歐洲形成龐大影響力。」

今年2月德拉吉接任義大利總理後,他與馬克宏經常會面商討政策,外界更加確信兩國重拾昔日友好關係。未來歐盟高峰會召開,兩國可能對縮減預算赤字議題採取同一立場。

政權輪替將是大考驗

但政治顧問機構Eurasia Group歐洲主管拉曼(Mujtaba Rahman)表示:「新條約將如何讓德國順着義、法的意思走?目前仍不得而知。」

明年4月法國即將舉行總統大選,馬克宏能否順利連任仍是問題。況且,德拉吉總理任期估計只到明年初,最遲也會在2023年初卸任。在政權不斷輪替情況下,《奎里納雷條約》能否貫徹始終將是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