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爲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

本報評論員慄玉晨

越是形勢複雜,越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效能。總的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仍是有利條件佔優,有基礎、有條件戰勝發展和轉型中的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當前,關鍵是要抓好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貫徹落地,推動各項決策部署有效落實,把發展潛能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動能。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國家統計局8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以及國內暴雨洪澇、極端高溫等短期因素帶來的擾動,在宏觀政策加力實施作用下,今年7月生產需求繼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相關報道見A8版)

7月是下半年經濟運行開局的關鍵時段。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面對這些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我們既要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主動應對,又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以改革爲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

當前,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這一跨越,關鍵在於經濟結構能否實現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能否實現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重大轉變。以改革爲動力完成這一轉變,讓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制度環境,才能讓新動能成爲經濟增長新引擎。

今年以來,正是在各項改革舉措牽引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高端製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穩健,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產業提質升級爲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和新優勢,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1-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比同比分別提高0.6和0.9個百分點,虛擬現實設備、新能源汽車等智能綠色產品都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產品競爭力提升帶動外貿增量提質,有利於增強經濟上行動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有利於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有利於激發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內生動能。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各項政策正在落地見效,前期部署的“兩新”“兩重”等重大舉措正在加快推進,專項債、超長期國債等加快發行,也將有效轉化爲實物工作量,同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強,將有助於形成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合力,爲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有利條件。

我國有14億多人口,人均GDP連續3年超過1.2萬美元,當前正處在消費潛力加快釋放的時期。近期,各地區各部門加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不斷圍繞國潮新品、區域特色優化消費供給,親子游、演出遊、賽事遊、影視遊等新型融合式消費快速發展,成爲帶動消費增長的亮點。只有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動力,加快破除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各種因素,才能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上有新作爲,在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上有新突破。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越是形勢複雜,越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效能。無論是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還是金融領域建立風險早期糾正硬約束制度、構建科技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對體系,都需要以改革爲動力不斷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既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仍是有利條件佔優,有基礎、有條件戰勝發展和轉型中的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當前,關鍵是要抓好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貫徹落地,推動各項決策部署有效落實,把發展潛能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動能。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