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貧窮的根本原因:階層複製

作者:Mr.K

來源:技術領導力(ID:jishulingdaoli)

K哥上個月回老家南寧辦事,碰到一位多年未見的初中同學,剛剛40來歲的年紀,竟然看起來像60多歲。他的經歷我多少知道一些,初中輟學後沒幹別的,一直跟着家人上山採野靈芝。這是他家祖輩傳下來的吃飯營生,從輟學到現在,他已經幹了20多年,每年有3/4的時間在山裡,但最近10年這個行當越來越差,賺不到錢了,儘管他每天沒日沒夜的幹,也沒能存下什麼錢,至今沒買房也沒結婚。

我問他爲什麼不改行,他說祖輩親戚都幹這個,自己也就跟着幹了,沒離開過山,也不知道不幹這個自己還能幹什麼…

聽了他的話,K哥心裡五味雜陳,我記得這個同學上學的時候,是個很機靈、很活絡的孩子,成績也不錯。這麼多年過去,他現在的變化確實出乎我的想象。我只能感慨,人是環境的產物,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很多事情會固化、會重複,其中也包括貧窮。貧窮不僅可以批量複製,甚至還可能在代際間“遺傳”,讓下一代複製上一代人的貧窮。

如果一個人閉上眼睛,盲目跟着底層羣體的腳印走,也許永遠也走不出自身階層的困局。

01

原生家庭認知和思維的複製

作家蔡磊壘說過:“貧窮真正的內涵,是父母永遠無法給孩子,他們自己也沒有的東西,除了車子、房子,更有思維、認知與格局。”

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全天下父母對孩子愛的態度是一樣的,但在體現這種愛的“能力”上,不同父母之間是有着巨大差別的。

美國教育學博士薩斯金德研究發現:在經濟收入高的家庭,孩子平均每小時能從父母那兒聽到2000個詞彙,其內容涉及經濟、文學、政治等多個領域;在中等收入家庭中,這個數字就降低爲1200個,其包含的範圍也相對少了很多;而在貧困家庭中,這一數字就只有600個左右,所涉及的內容也僅僅侷限於自身工作生活的小圈子,比如該如何應對月底的賬單等。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以前,一位小包工頭經常去立交橋下,找一些進城務工的農民,幫他幹些工地上的雜活。後來,小包工頭成了大老闆,手下需要的人,也從建築工人變爲了辦公室文員。爲節約人力成本,這位老闆最喜歡從人才市場上找一些對起薪要求較低的大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老闆竟然發現,他新招的一批大學生中,不少人的父母正是當年爲自己在工地上打雜的農民工。

不得不說,由於環境和所在階層的隱形影響,有些人的人生,很早就像一個慢慢閉合的圓環,在悄無聲息間慢慢鎖死。這些人的上一輩,也許沒怎麼讀過書,早早就賺錢養家了,因此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認爲,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也一樣餓不死。就像我的那位同學,他的父母不會和他談未來趨勢、談人生髮展,最多隻會談明天去哪座山挖靈芝,挖到的靈芝大概能賣個什麼價錢;如果收穫好,可能還會聊聊多買點什麼好吃的帶回來。

類似的羣體,幾乎不會考慮和他們“自身生活”以外的所有事情,包括他們的未來和時代的演進。這並不是因爲他們“懶”,而是由他們的認知天花板所決定的。而這個“天花板”也極有可能成爲他們下一代認知的上限。面對這樣的“上限”,下一代人要麼花費巨大的試錯成本,實現突破;要麼他們根本就沒想過要突破,而是會1:1的複製給他們的下一代,周而復始地在那個厚重的“閉環”中打轉。

02

底層圈子的行爲複製

《人生七年》(7up)是BBC於1964年開始拍攝的著名紀錄片,節目組挑選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小孩,他們有的來自倫敦肯辛頓富人區;有的來自於中產家庭;還有的來自貧民窟和福利院。在拍攝過程中,節目組發現孩子們所處階層的行爲習慣,對他們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這些孩子中的John、Andrew和Charles都來自精英階層,家世都非常好。受父母影響,他們7歲就看《觀察家》《金融時報》,聽甲殼蟲樂隊。他們一直以來都是思維開闊,積極豁達,有着其孩子所沒有的“鬆弛感”,長大後也都生活的不錯;而父母離異、在福利院長大的Paul,卻始終表現得內向、自卑,其人生經歷也遭遇了更多的波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在非洲考察窮困地區時曾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當地人的日常安排主要有兩種,一是爲了溫飽拼命幹活,二是在等待酬勞的日子裡喝茶看電視。他們一代一代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很少發生改變。因此,這裡的人總逃脫不了“掙錢—花光—再去掙錢”這個怪圈,也因此一直在貧困中掙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可以在代際間複製、具有某一階層特質的行爲也有很多。比如,越是沒錢、把錢看得很重的人,通常越容易“哭窮”。尤其在面對下一代時,更是把“我們家窮,你可千萬別亂花錢”一類的話掛在嘴邊。這種“哭窮”的行爲,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此,知乎上曾有人這樣說“最痛苦的不是貧窮,而是總是‘哭窮’,不斷給孩子灌輸窮的理念,讓自己自卑到骨子裡,低到塵埃裡,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花錢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不配擁有好東西…”這種窮困人羣“專屬”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們的心態和自信,讓他們背上沉重的人生“原罪”,需要用餘生大量時間來療愈。

03

社會羣體消費觀念的複製

法國小說家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項鍊》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女主人公馬爾蒂爾原本是一個普通人,但卻有一個公主夢,總覺得樸實無華的現實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奢靡豪華的上流生活纔是自己應該追求的。爲了衣着華麗的參加某個宴會,丈夫把積攢的錢給她買了件漂亮的禮服,但她覺得還不夠,又特地向朋友借了一條鑽石項鍊,沒想到項鍊卻在宴會上弄丟了,最後她只好拿出全家所有積蓄,並借了高利貸,纔買了一個同樣的項鍊,賠給了朋友。她也爲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隨後數年裡,她和丈夫辛苦勞作,卑微的生活,才償清債務。

100年前諷刺小說裡的情節,在今天似乎已經“蔚然成風”,太多出身普通的“馬爾蒂爾”們,不甘心過平淡的生活,而是爲了追求時尚、面子,不顧自身情況,無節制的消費花錢。今年過年回老家,看村裡很多年輕人都開着很好的車,一開始還以爲他們是在外面做生意賺了錢,瞭解後才知道,他們就是普通的打工人,而且這些人中,大多數房子也沒買,買車的錢也是貸款或東拼西湊借來的。這些車子大都是“一年兩箱油”,買回來最主要的用場,就是回家過年“社交”顯擺。還有村裡一位在外打工的堂哥,一年賺不了多少錢,還有2個孩子在家做留守兒童,這次過年光買菸花爆竹就花了近萬元。我問他爲什麼要在這上面花這麼多的錢,他回答的也很樸實“一年就這幾天最高興,花點錢樂呵樂呵,值!”

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放鬆和滿足,這並沒有錯,但在“樂呵”之後呢?不還是要背井離鄉,去打每個月5千多塊錢的工嗎?對他們來說,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花在這些地方,真的有意義嗎?低層次的人,受金錢驅使,花錢感性盲目,更容易掉入消費陷阱;高層次的人,把錢當成工具,更懂得好鋼用在刀刃上,把錢花在更有價值、更有回報的地方。這種消費觀念上的差別,也會讓兩個階層的人,差距愈拉愈大。

04

擺脫階層複製的3個舉措

1、拼命學習,提升認知

《人生算法》裡有這麼一句話:窮人傾向於拿到確定的東西,他們不要概率權。

這話說得很準確,越是底層的人,越只在乎眼前的得失,在本質上就是認知的侷限性。比如,越是窮人,越容易忽略教育,他們根本等不到用知識賺錢,甚至連先學一門技術再去賺錢的耐心都沒有,他們更喜歡出門就能賺錢、靠“原生”本能就能變現。所以,他們所做的事,大多都是沒有技術含量,門檻很低,收入也較低的工作(某些高收入也是來自無限拉長工時所得)。

要改命,就要先改認知,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先在精神和認知上超越所在階層,自己纔有可能實現真正的躍遷。

2、不斷升級你的圈子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跟什麼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這就是圈子的真正意義。身在底層,一定要有意識地升級你的圈子,不要總和一羣貸款買車炫耀的青年比抽華子還是抽利羣;也不要一門心思和務工回來的鄰居大哥比誰放的煙花更大顆。把這些時間和投資,用在自我增值,升級圈子上吧,多靠近優秀的人、拿到結果人,多觀察他的行爲舉止,多揣摩他們的思路思維,慢慢完成認識他、學習他、成爲他的華麗蛻變。

3、存錢、投資,儘快掙到第一桶金

不管是順時開源,還是逆時節流;不管是攢錢存錢,還是投資賺錢,總之要儘快掙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不一定是“鉅款”,但要有一定的存款)。有了這一桶金,既可以備不時之需,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真實的安全感;還可以進行有意義的自我投資,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以及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實力和能力。不管哪一種,都比陷入消費陷阱,進行毫無意義的盲目消費要強得多。

羅伯特·清崎曾說:貧窮並不是刻進DNA裡的東西,你對貧窮的解讀纔是。

改變貧窮,要從認識所在階層的侷限性開始,從擺脫階層的代際複製開始。雖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不是嗎?

作者簡介:Mr.K,黃哲鏗,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家,「頓悟山丘」創始人,科技博主,曾擔任海爾、中通快遞、1藥網技術高管,著有《技術人修煉之道》《技術管理之巔》。分享:個體成長、科技趨勢、數字化轉型、商業洞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