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徐匯交大研究生的碎碎念(六)

現在是七月,是暑假。我記得一個月前,我跟和我相熟的老師聊天,聊起我已經回家了,開啓美好暑假時光的時候,他們驚訝的表情:“你不是已經研究生了嗎,怎麼還有暑假?”

我不想拉仇恨。因爲留在上海實習的意願不強,我這個專業也不需要進實驗室,帶着電腦回家了也能照常做,只是可能家裡的牀軟了些,飯菜可口了些,誘惑多了些,生活滋潤了些。

但實話實話,像我這種能夠擁有兩個多月暑假的研究生屬實是不多見了。大部分同學都留在了上海實習,早出晚歸。組裡其他想做學術的同學也不樂意回家,說是在學校效率高,隨時可以找導師討論。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爲了陪自己npy,也沒有回家。

這樣看來,我確實算是個另類。只是我很奇怪,在沒有那麼必要的理由(比如夏令營,做實驗等等)的情況下,爲什麼大家暑假都更願意呆在學校裡而不是回家呢?只是因爲卷嗎?

或許在我眼裡,暑假相比於春季和秋季學期,是一段更自由的時間,可以有更多自由的選擇。當然我們可以去實習,我們也可以去旅遊,去社會實踐,去幹各種各樣的事情增加自己的閱歷。因爲相比於學期中,假期沒有課程安排的約束,所有事情都可以隨自己安排。

但按照我導師和組裡同學的意思,他們一致認爲這些“娛樂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安安心心在學校裡做項目纔是王道。說實話,我被這個理論“折磨”了很多年,一直在糾結,雖然我很享受沉浸在科研項目時的專注,但這是不是意味着我要把一年四季都奉獻在這件事上?如果之後申請博士時候沒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但這是不是意味着我是個沒有天分的人,不應該選擇學術這條道路?

我的導師會把這一切的假設都建立在我不夠努力上。假期回家,出門旅遊,甚至於我在公衆號上寫文,在他看來都是不夠專注的表現。所以我有時候真的想,要是組裡沒有那些“卷卷”的人,我就不會成爲那個最鮮明的“反例”,也不會因爲“回家”這件事每次要被“唸叨”好久。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對於未來想做學術的同學來說,實習和實踐等等各種可能能增長見識的活動重要嗎?又或許說,這些活動與實實在在地窩在學校裡埋頭做項目哪個更重要?

我也不知道。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個理想主義者,希望自己在遊歷中能夠找到願意一輩子探索的方向。但事實上,我常常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落實下去。我可以努力地說服自己做導師認爲的“很好”的方向,但又常常有種“不是那麼符合我心目中的想象”的沮喪。所以我也會被導師稱爲,組裡做研究做得最有情緒的人。

也許是能力不夠吧,也許長大了就會了吧,也許長大了也不會。只是當下,我喜歡在學校圖書館期待能跑出預期的完美結果,喜歡在家裡跟家裡人一起追劇到深夜,喜歡一望無垠的大海,喜歡霧濛濛的森林,喜歡牛羊成羣的草原,喜歡將腳下城市盡收眼底的藍天。

很少在文章裡提到這麼多導師的話了。讀研或許就是這樣,時常會有各種困惑。有時候覺得爲啥還不畢業,畢業了就不用再擔心申請的事了。更多時候是覺得時間好短,我還沒有積攢到足夠的經驗就被迫要進行到下一階段了。

大家的暑假都是在哪過的呢?大家又是怎麼度過自己的暑假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