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多家公司股價大漲,“AI+醫療”技術和商業化難點待解
一個月時間,不少公司股價接近翻倍,不少公司漲幅超過10%。
DeepSeek火爆出圈後,A股智慧醫療板塊也走出一波上漲行情,AI+輔助診斷、AI+數據服務領域等個股表現亮眼。
Wind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27日期間,東華軟件、衛寧健康股價累計漲幅超80%,嘉和美康、迪安診斷、思創醫惠股價累計漲幅超50%,美年健康、創業慧康、潤達醫療等股票累計漲幅逾30%。
人工智能技術新的突破,推動資金大量進入智慧醫療板塊。有業內人士分析稱,“AI+醫療”有望應用於藥物研發、癌症診斷、醫學影像、手術機器人等領域,行業或迎來鉅變,技術突破和商業化落地將帶來投資機會。
“預計未來在生物製藥、輔助診斷、醫院/醫保信息系統等方面,AI都將有望促進流程再造,提升研發和業務效率、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東吳證券稱。
在此背景下,不少醫療保健上市公司爭相佈局人工智能,通過接入大模型,嘗試對現有業務進行新的探索。
仙樂健康近期就提到,正在開展智能配方開發,並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該公司稱,基於對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和對研發流程的優化探索,通過接入DeepSeek大模型,將能打造智能配方設計系統,實現保證配方效果的前提下優化原料選擇和成本控制。
衛寧健康在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稱,目前該公司聚焦於通過AI技術賦能醫療信息化和互聯網醫院系統,主要屬於軟件和算法層面的佈局,暫未直接佈局醫療機器人硬件領域。未來將持續深化AI技術對醫療全場景的賦能,推動智能化升級。
關於是否已經建立和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進行新藥篩選和加速試驗?前沿生物迴應投資者稱,研發團隊已探索AI與現有藥物研發流程的融合路徑,特別是在新藥靶點選擇和適應症選擇等關鍵環節開展探索工作,嘗試從海量生物數據中挖掘更具潛力的新藥靶點,同時力求在適應症選擇上實現更科學、高效的決策,以此推動新藥研發進程。
不過,前沿生物也提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藉助AI在藥物研發上取得重大研發成果,短期內亦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也有一些生物醫藥公司尚在探索與AI結合的應用方向。“公司已關注到Deepseek的廣泛應用,正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探索在重點場景接入智能化應用。”愛博醫療稱。
那麼,醫療保健+AI可以主要應用於哪些方向?
“DeepSeek等大模型在醫療保健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涵蓋研發創新、個性化服務、供應鏈優化與質量控制等多個領域,將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智能驅動’轉型。”仙樂健康相關人士說,可利用AI預測市場需求、優化生產排期,同時強化原料溯源與生產過程的風險監測,提升質量管控效率。此外,AI在文獻分析、新成分挖掘、配方優化等方面的應用,有望大幅提升藥品與保健品的研發效率,還可能跨領域推動醫療、健康與科技產業的融合發展。
碩世生物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可通過AI挖掘流行病規律,加速診斷試劑開發;在產品註冊階段,AI自動化處理數據,提升效率;利用AI解析臨牀數據,預警檢驗問題,把控數據質量;運用AI和大數據優化自動化產品,推動診斷試劑和儀器向集成化、牀旁化發展。
但是佈局AI並非易事,對於醫療保健等企業而言仍存挑戰。“在營養保健行業,AI佈局主要面臨數據壁壘、技術適配性、技術落地成本等方面的挑戰。”上述仙樂健康相關人士稱。
那麼,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他認爲,需要構建安全合規的數據中臺,實現數據價值挖掘與隱私保護平衡;同時,加強跨學科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或引入,以便更好地推動AI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此外,應採取分階段推進策略,優先佈局高確定性的應用場景,驗證技術價值後再逐步拓展至更廣泛的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