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糯玉米甜了一座城
“從小吃到大,一餐不吃糯玉米渾身難受。”廣西忻城力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藍江林說,忻城人對糯玉米的喜愛,猶如南寧人對老友粉、柳州人對螺螄粉、桂林人對滷菜粉一樣,愛不釋手,念念不忘。
從外地來到忻城的人,要麼吃上清香鮮甜的玉米棒,要麼喝上糯糯糊糊的玉米粥,要麼嘗過香糯甜香的玉米棕,要麼喝過沁人心脾的玉米酒……
顆粒飽滿、軟糯香甜,作爲國家地理保護標誌產品的忻城糯玉米,有什麼特別之處?
忻城縣位於廣西中部,紅水河下游,被命名爲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被認定爲“中國長壽之鄉”“千年古縣”等,盛產糯玉米、野蜂蜜、金銀花、古法紅糖、百香果等多種特色產品。
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就在翠屏山腳下,城關鎮老街裡。走進土司老街,街道不寬,居民樓林立,裝修別具一格。整條街店鋪相連,各色美食、非遺工藝品、壯族服飾琳琅滿目。
街角不遠處有一個小攤,一個可以容納50多根玉米棒的大鋁鍋旁站滿了人,遠遠就飄來陣陣忻城人熟悉的味道。這濃郁香甜的味道令人難以抗拒,於是直奔而去。賣糯玉米的是一位老奶奶,她熟練地從鍋裡夾出一個個冒着熱氣的糯玉米,裝好袋子後遞給排隊購買的人們。
忻城糯玉米有多種吃法,烤之色澤金黃,清香悠長;煮之嫩糯可口;打成玉米頭,拿來熬粥,就妙不可言了,濃稠晶瑩,圓潤清馨,醇厚久遠。
掰開玉米棒一層層嫩綠的外衣,啃上一口,那種香、甜、糯的滋味迅速蔓延全身。不停地咀嚼後,香、甜、糯的味道越發濃烈。
這就是百年的老品種以傳統農耕方式孕育出來的糯玉米,惹人愛,惹人捧。
走進忻城縣古蓬鎮龍利村1000畝富硒糯玉米基地,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金黃色的豐收畫卷,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玉米香甜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通過細膩的觸感及時調整耕作深度,能給予每一株玉米最適宜的生長環境。這種與土地親密無間的互動,是機械難以替代的。“忻城人種植糯玉米,一直採用犁、耙、選種、曬種、撒種、施肥、鏟埂、薅草、採摘等傳統耕作方式,這是維持其原生態品質的有效措施之一。”藍江林說,忻城人堅持使用農家肥,採用輪作和間作的方式保持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既保證了糯玉米的綠色健康,也維護了生態平衡。
忻城糯玉米品質好還得益於當地富硒含量高的土壤環境。忻城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股長韋翠蓮說,忻城富硒玉米含硒量達到每公斤0.17毫克,是國家標準的8.5倍。
在保持原生態品質的同時,糯玉米也在發生着變化。韋翠蓮介紹,近年來,忻城縣推進糯玉米功能區和優勢區建設,打造標準化種植基地,一年種兩三季,錯時種植、錯峰收穫,生產加工真空包裝熟制糯玉米棒,研發罐裝糯玉米粥等系列產品,走育、繁、推、加工和產銷一體化發展的路子。
如今,忻城糯玉米名氣響了,銷路有了,品牌也打造好了。10.75萬畝糯玉米成爲8萬多農戶幸福生活的來源。一簍簍、一袋袋、一車車糯玉米,沿着三南、賀巴高速公路,一路灑滿清香,一路歡歌向前!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童 政 藍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