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代金紙錢集中燒化 環保祭祀誠心雄保庇
高雄市紙錢集中燒化,藉由創新環保金爐設計,有效降低金爐年空污總排放量,廢熱還可回收再利用。(圖片提供/高市府環保局)
焚燒金紙是臺灣民間祭祀禮俗,但焚燒產生的煙霧衍生細懸浮微粒,連帶影響空氣品質,高市府環保局長期推廣「紙錢集中燒」,並於2023年1月正式啓用2座可移動式紙錢專用環保金爐,不僅大幅降低空污排放量,廢熱還可回收再利用,環保局更鼓勵市民響應「以功代金」,以捐款代替燒紙錢,到四大超商就能輕鬆捐款給社福團體,做環保也兼做公益,累積功德、幸福保平安。
每到祭祀傳統節日,民衆透過燒金紙傳達虔誠心意,爲減低露天焚燒紙錢對空氣品質影響,也兼顧民間信仰,環保局設計2座可移動式紙錢專用環保金爐,於2023年正式啓用,命名「平安」、「如意」,祈願高雄事事平安如意。
可移動式紙錢專用環保金爐 廢熱可回收再利用
2座創新環保金爐具有「移動式設計」、「耐高溫空污防制設備降低排放」及「廢熱回收再利用」等特性,其中平安金爐位於南區資源回收廠;如意金爐位於仁武垃圾焚化廠,每年可焚燒處理共計2,200公噸紙錢。透過仿貨櫃型式的可移動式設計,增加處理機動性;而旋風集塵器搭配耐高溫陶瓷濾管設計,有效將金爐年空污總排放量(含粒狀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由9.36公噸大幅降至1.02公噸,削減率達90%。
高雄市率全國之先啓用「平安」、「如意」2座可移動式紙錢專用環保金爐,外觀仿貨櫃型式可移動式設計,增加處理機動性。(圖片提供/高市府環保局)
特別的是,2座環保金爐產生的廢熱,可回收再利用供爐區內簡易設備發電。以連續24小時操作估算,每年可減少約20萬度電力操作需求。依照臺電111年公告,每減少1度電使用,可減少0.495公斤CO2當量,換算環保金爐每年減少約99噸CO2當量排放。
「平安」與「如意」2座創新環保金爐,具有「耐高溫空污防制設備降低排放」特色,旋風集塵器搭配耐高溫陶瓷濾管的設計,可降低空污排放量,圖爲耐高溫陶瓷濾管。(圖片提供/高市府環保局)
環保局簡任技正許錦春說:「最希望大家不要燒紙錢,但若真的要燒,就交給我們燒!」紙錢集中燒能提高效率及減少空氣污染,環保局除延續於春節祭祖暨天公生、清明節及中元節等三大節日紙錢集中燒收運服務外,今年起擴大推廣「平日紙錢集中燒收運服務」,統計今年上半年度紙錢專用金爐已共計燒化約517公噸。
高市府環保局推廣「紙錢集中燒」並製作相關文宣海報,環保局也鼓勵市民響應「以功代金」,以捐款代替燒紙錢,做環保也兼作公益。(攝影/Carter)
市民朋友于祭祀活動時,想參與紙錢集中燒,可透過專線電話07-7336952或線上填寫「紙錢集中收運申請表」,環保局受理後,會統一協調相關專案計劃,派遣專車收運,並載運至2座紙錢專用爐進行燒化;如有大量紙錢收運需求(超過1,000公斤以上),可事先聯繫環保局申請自行載運至紙錢專用爐。環保局也特別提醒市民,申請收運紙錢請移除易燃物,並確實打包完整,避免在載運過程中因紙錢飛散或不慎起火。
「以功代金」四大超商方便捐 環保又可做公益
除推行紙錢集中燒,環保局還攜手7-11、全家、萊爾富、OK四大超商,鼓勵民衆參與「以功代金」,以「捐款做功德」替代舊有的「實體紙錢焚燒」,市民可隨時至超商據點的電子通路平臺,點選「高雄市以功代金」,填寫個人資訊即可,步驟簡單便利。期望兼顧文化傳統與維護空氣品質,讓高雄積極朝「淨零減排」城市的目標邁進,實現綠色家園好生活。
據統計,自民國95年推廣「以功代金」以來,捐款金額從18萬元上升到民國105年的93萬元,民國106年更開創全國導入四大超商電子通路平臺爲捐款管道先例,提高捐款普及性及便利性,擴大民衆參與度,捐款金額大幅增加至233萬元,並於民國109年突破300萬元大關。近年受到疫情影響,捐款金額雖呈現減少,預估今年仍有120萬元,約可減少12公噸紙錢燒化量。
「以功代金」主要捐助對象爲政府登記立案的社福團體,圖爲以支持兒童早期療育爲主的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以功代金」主要捐助對象爲政府登記立案的社福團體,參與對象逐年增加,由106年度15家增加至112年6月底的22家社福團體。市民捐款時可選擇自己要捐助的單位。包括提供植物人安養的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關懷兒童少年的家扶基金會、幫助身障孩子的心路基金會、陪伴長者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等。其他接受捐助的社福團體,包括:以支持兒童早期療育爲主的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針對發展慢飛天使開辦相關課程,提升兒童認知、生活自理、表達能力等,成爲弱勢父母背後支持的力量,藉由捐款可支持早療教室穩定開課;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的助學方案,則致力於協助弱勢家庭學子,減輕求學路上的經濟壓力,促使他們逆境向學、翻轉自己的未來。
•「紙錢集中燒」
收運專線:07-7336952
紙錢集中收運申請表
本文作者:王亭雲
(本文摘自《高雄畫刊》2023/09)
《高雄畫刊》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