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棄,央視再吹也救不了它!

最近降溫了,內娛寒冬也跟着來了。

國慶檔爛片花樣百出,各平臺壓了不知幾年的老人劇也紛紛擡出來雷人。

《女特警》拍成保安過家家,《花開如夢》歇斯底里一盤散沙,《日光之城》題材又讓人提不起興趣……

挑挑揀揀,劇荒之下,實在不行就只能矬子裡面拔大個兒。

別說,還真有一部——

《人民警察》

這部劇,同樣頂着“人民的名義”,同樣守着“警察榮譽”,同樣有着根正苗紅的創作背景。

可沒想到的是,這麼多Buff加在一起它能莫名其妙變成降智遊戲。

豆瓣暫無評分,短評爲零,落後二十年的表演模式救不了人民精神的災區。

咱只能說它開播趕上好時機,全靠同行襯托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但凡有一部能看的劇,也輪不到拿這麼一部高不成低不就的平庸之作來充飢。

是喜劇裡面插播正劇,正劇裡面演滑稽……

故事要從十六年前說起。

警隊三人小組一起追捕滅門案的嫌疑人,正趕上春節當天,大雪封路,高速公路出事故。

甭管是誰,都得在路上堵着……

血氣方剛的警員趙海洋(陸毅)抓人心切,在堵車隊伍中兩次打輪兒,想觀察前方嫌疑人所在車輛的狀況。

結果就驚動了嫌疑人,此人一番操作,不但製造混亂脫身,還在車裡安裝了定時炸彈。

轉眼路上亂成一團,在前有孕婦受傷,後有炸彈待爆的危急關頭,三人組的隊長選擇捨己爲人,臨死託孤……

事後,三人中性格最剛正的方程如實地描述了行動經過,毫不隱瞞地指出了趙海洋在行動當中的過失。

兩人爲此大吵一架,產生隔閡。

之後,趙海洋被下放基層,方程也主動調離原崗,倆人至此沒了聯繫。

想必大家看得出,開頭的抓捕安排沒有預案,孕婦開車、紙膠帶綁的炸藥拆不掉、最後幾秒兩毛錢特效,已經奠定了這部劇假大空的基調。

別急,因爲離離原上譜的劇情還在後面。

轉眼十六年過去,此時的趙海洋已經成爲公安局副局長。

他老婆(萬茜)是下面派出所的所長,女兒還在上學對常年不着家的父母十分不滿。

而犧牲隊友的兒子也在他們的培養下當上了實習警員。

一起非法集資引發的羣體事件,讓出現場的趙海洋頂到了風口浪尖。

咱先忽略具有行政職能的副局長一有案子就出現場的概率有多大,鬧事的羣衆一口一個“趙副局”的叫,也着實背離常識了。

再看這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案件,靠買保健品理財的想法算是非常有創造力了!

怎麼,A股的漲風終於刮到賣保健品的了?

顯然,傳銷詐騙!

爲了不驚動犯罪分子,趙海洋選擇暗中調查取證,但此時該事件的網絡輿論在羣衆中已經開始發酵。

實幹出身的趙海洋一切以破案爲首,所以對警隊宣傳工作並不重視,爲了避免打草驚蛇,他堅持己見對輿論冷處理。

但是他曾經的師父(李乃文),現任的副市長,提出要三天時間,召開記者會。

就李乃文演角色的慣性,該說不說,這次又不大像好人……

所以隨着發佈會召開,犯罪公司也已經人去樓空。

直到調離多年的方程,作爲省廳網偵博士迴歸,纔有了新證據。

這些年,他獨自一人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十六年前案件的罪犯。

同時,他也以網友的身份私下關注着隊友兒子的成長。

方程很快就破解了犯罪公司的網絡服務器,鎖定了證據的位置。

於是,本案第一個嫌疑人兼證人就順利抓獲。

但才五集,怎麼可能讓你拿到口供,所以很快被關在醫院的證人就被集團滅口了。

說實話,與懸浮相比,多線敘事的混亂、角色臉譜化的刻板、侯亮平的模式化表演都是可以忍受的問題。

但這種學N年老港片套路,嫌疑人只要住醫院就會被滅口的情節實在荒謬至極。

先不論,現實中嫌疑人住院後的安全性和保密度。

至少,進出來回的醫護人員不可能沒有審覈就隨意動手腳。

這種情節甭說老港片,也只有抗日雷劇纔會用這種特務接頭的方式毒殺吧!

可以理解,爲了劇情推動,前期證人口供前必被滅口。

只是這滅口的方式,實在太草率了。

這邊的犯罪分子並不精,就會把我們的公安形象襯托得更差。

再說劇中反覆出現的市局副局長和兩個派出所所長在滿世界地出現場。

大到工廠違規,小到菜市場缺斤少兩,別說路上順手抓犯人,以及單人出警的不合規,各種民事糾紛全都領導親自處理也是很不尋常。

是所裡輔警沒作用,還是局裡手下沒隊長?

層級混亂,邏輯不暢,人物行爲完全結果導向。

尤其是妻子臨產,還要出警的警察,Flag一立,犧牲和煽情就接踵而至了。

所有的死亡和鬧事都爲劇情服務,而從來不從事件本身找原因。

到頭來就是,角色角色立不住,情節情節漏洞百出,這就更別說臺詞當中,有多少不夠專業的措辭了。

如果角色的犧牲只是因爲情節需要有人犧牲了,那所謂的犧牲就根本夠不上偉大。

都知道警察的不易,但這種不易不是靠模式化的苦大仇深和一身正氣去體現的。

也不是有孩子就得追着父母叛逆、要成長就拿戰友祭天、罪犯明目張膽去行賄送現金……

這些現在連ChatGPT都懶得生成的套路,到底是誰還在用?

要拍現實題材的正劇,假大空的問題一天不解決,上高度和上價值就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既然如此,就真的不如吃了毒菌子的短劇讓人心甘情願媚俗……

要拍公僕,至少要踏踏實實地紮根羣衆,纔對得起標題前能當家作主的“人民”二字。

或許,因爲有《女特警》這種更讓人大開眼界的雷劇神劇在前,相比於脫鞋踩玻璃追劫匪的搞笑情節,這部劇倒顯得還能看。

可公安題材的劇,咱們原先不是沒有好的!

早年《重案六組》《刑警隊長》,後來的《三叉戟》《警察榮譽》、爆款的《狂飆》……

觀衆吃過細糠,也知道這種題材創新難、尺度難。

這也不能學壞一出溜,半點兒工作不做擡筆就寫劇本,然後越拍越辣眼?

《人民警察》接檔《暗夜與黎明》大結局的高盤,看似守住收視率,實則只是坐吃山空的數據泡沫。

幾集過去,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