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仟習以工換技展 文資學習創意發光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7日於文化資產園區舉行「藝仟習一以工換技實習計劃成果展」開幕式,邀請歷年實習生及指導老師回孃家互動交流。(張妍溱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7日於文化資產園區舉行「藝仟習一以工換技實習計劃成果展」開幕式,現場在臺中教育大學吉他社團學生演奏美妙的樂音中爲活動揭幕,今年展覽主題「藝仟習」代表「一千位實習生的一千個喜悅」,透過回顧與展出習藝成果,邀請歷年實習生及指導老師回孃家互動交流,共同見證珍貴時刻,場面溫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是以「文化資產爲主體,創意設計爲應用」的理念營運,2016年起推動「以工換技」實習計劃,協助文資、文創、設計等科系的實習生參與面試,至今年累積成功媒合人數更突破1000位以上。

陳濟民分享,以往在校園實習是以行政庶務爲主,認爲文資園區提供「以工換技」的實習機會對大學生來說是幸福的,對於未來的人生髮展是重要的啓蒙,實習生跟隨1916工坊各項多元技藝的老師們習藝,體會文化資產的內涵與工法,再運用到自己的創作。

活動舞臺上表揚畢業的傑出實習生許萍軒,設計大甲媽遶境周邊商品深獲好評;陳巧芸展現團體合作及溝通技巧,成功策畫執行文資大道的市集活動等,習藝過程除增加專業能力,更學習與人羣互動,增加社會接觸,強化大學生未來邁向社會與職場的信心。

文資局表示,「以工換技」實習計劃以「培訓」、「實習」、「成果」3階段爲架構,「培訓」階段由1916工坊規畫安排多元課程,培育實習生的基礎能力再進入各單位實習。「實習」則跟隨工坊業師習藝,透過師徒制帶領個別實習生,一方面習得未來就業的技術、知識與工作態度,另一方面實習生運用實習時數回饋工坊業師,以工時換取技藝。

活動展覽包括,「仟習踏藝」、「仟習響藝」二大主題,內容包括今年暑期實習生習藝成果、傑出實習生訪談紀錄片及歷年實習影像回顧等總計37件作品,同時也呈現漆藝、交趾陶、粧佛、金工等傳統工藝共22位工坊業師創作時所使用的工具、技法及材料,讓觀衆不僅欣賞作品,更能瞭解各項傳統工藝創作過程涉及的相關知識。

由文資園區 1916工坊推動「以工換技」,除培育實習生的基礎能力再進入各單位實習,「實習」階段則跟隨工坊業師習藝,透過師徒制帶領個別實習生,一方面習得未來就業的技術、知識與工作態度,另一方面實習生運用實習時數回饋工坊業師,以工時換取技藝,「以工換技」實習計劃已7年,至今成功媒合逾1000位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