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腸癌來前一年,身體會發生3種變化,很多人都不當回事
劉阿姨正在陽臺晾衣服,突然聽見樓下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她探頭望去,只見鄰居張大爺被擡上了救護車。次日清晨,小區裡就傳開了張大爺因爲腸癌住院的消息。
回想起來,張大爺平日裡身體一向硬朗,每天清晨都雷打不動地在小區廣場打太極拳。誰能想到,這位在小區裡德高望重的老人,竟也會被腸癌這個可怕的疾病擊倒。劉阿姨不禁回想起過去一年裡,張大爺的種種異常表現。
去年夏天,張大爺開始頻繁出現腹部不適,總是摸着肚子說吃不下飯。大家都以爲是普通的胃病,建議他喝點熱水,吃點養胃的藥就好了。張大爺也不以爲意,覺得年紀大了,這些小毛病在所難免。
《中華消化外科雜誌》曾刊登過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超過65%的腸癌患者在發病前一年就會出現持續性腹部不適。這種不適感往往被誤認爲是普通的消化問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隨着時間推移,張大爺的飯量逐漸減少,體重也在悄然下降。從原本的七十多公斤降到了六十出頭,衣服穿在身上明顯變得寬鬆。鄰居們都說他瘦得很精神,張大爺自己也覺得瘦下來挺好。殊不知,這正是腸癌的重要預警信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臨牀數據顯示:約78%的腸癌患者在確診前半年至一年間會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特別是當體重在短期內無故下降超過5公斤時,就需要高度警惕。
更讓人擔憂的是,張大爺開始經常性地出現便血現象。起初他認爲可能是痔瘡引起的,買了些藥膏塗抹。可是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中華腫瘤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便血是腸癌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暗紅色或鮮紅色的便血,更需要引起重視。
張大爺的生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他不再像從前那樣每天準時去廣場打太極,而是經常待在家裡休息。走路時總是躬着身子,臉色也逐漸變得蒼白。這些細微的變化,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人注意。
浙江省腫瘤醫院的專家指出:疲勞乏力、面色蒼白往往預示着貧血,這也是腸癌常見的伴隨症狀。특別是老年人,一旦出現持續性疲勞,就應該及時就醫檢查。
張大爺住院後,醫生告訴他家人:如果能早點發現這些症狀,及時就醫檢查,也許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這讓張大爺的兒女懊悔不已,早知道父親身體有異常,就該堅持帶他做個全面檢查。
《中國腫瘤》雜誌刊載的數據顯示:我國腸癌的五年生存率與發現時間密切相關。早期發現治療,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才發現,五年生存率則降至30%左右。
專家建議:年滿50歲後,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一旦出現持續腹部不適、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便血等症狀,更要立即就醫檢查,切勿諱疾忌醫。
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發出的警報信號更要認真對待。生命的紅燈一旦亮起,就要及時採取行動,莫讓遺憾成爲永遠的痛。
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適度運動,保持良好作息,遠離菸酒,定期體檢。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正是守護健康的重要法寶。
張大爺經過半年的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如今的他重新回到了小區的廣場上,雖然動作不如從前利落,卻依然堅持每天鍛鍊。他說,這次經歷讓他明白了健康的可貴,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提醒更多人關注自己的身體。
夕陽西下,廣場上傳來悠揚的音樂聲,張大爺正和往常一樣,隨着節奏輕緩地揮動着手臂。看着他認真練習的身影,劉阿姨不禁感慨:珍惜健康,關愛生命,莫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