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始終缺人 應向外求援
臺灣從來沒有一種行業像醫療一樣,始終處在「缺人」狀態下。二○○三年SARS事件後,政府啓動畢業後醫師訓練計劃(PGY),也就是大約從那時起,開始出現所謂「內、外、婦、兒與急診」五大皆空的窘境。經過一些努力,包括如加薪、修改醫療法使訴訟須先經調解程序等等,頹勢稍見緩和,但並非就此太平無事,因爲比如說,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應在第一線值班,卻因人手不足,主治醫師只好親自上陣的情形,迄今仍十分普遍。
雪上加霜的是肆虐全球長達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過後,醫療缺人更加嚴重,除醫師外,還波及其他職系,包括護理、藥劑與檢驗等等。瘟疫直接威脅第一線醫護的身心安全健康,不在話下,原本可算在後線的檢驗與藥劑,也在讓人措手不及的狀態下被推上前哨,是疫情雖已緩和年餘,但這些職系仍有舊人不留、新人不來現象的原因之一。
各醫事職系中,除醫師(含中醫、牙醫)考照率八成以上,護理也逾五成以外,其他職系則歷年來都不曾超過三成。有人批評,就是這樣的「教育失敗」或「考官不食人間煙火」,纔會導致職場缺人,但事實應非如此。因爲全國卅多萬有照護理師,實際執行護理工作者僅約六成,醫院與診所缺少藥師,則是學制影響與社區連鎖藥局不斷擴增所致。醫事檢驗科畢業生,普受如今十分夯紅的生技公司歡迎,工作條件比醫療機構還好。
整體來說,各級醫療機構雖然使出渾身解數,努力在薪資與福利方面加碼,政府也給了些補助,但缺人狀況並未改善,許多牀位空着無法使用,檢查排程往後遞延。雖然目前波及的,暫時還是輕中病症,但長此以往,人力若陷入「緊繃—離職—更緊繃」的惡性循環,急重難症的處置也難保不會受到影響。那麼,若窮盡體制內辦法無法因應,我們難道不能有更寬廣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嗎?
越戰期間,美國醫師奇缺,有大批臺灣醫師,僅通過簡單鑑定,就到美國執業了。古巴雖是窮國,但醫療水準頗高,是一些拉美、南美與南太平洋島國的醫師主力。近十年來,有些OECD國家,外籍醫師比率已超過四成。德國東部許多醫師移居高收入國家,就從東歐其他國家聘用醫師。
上面這些案例說明了「窮則變,變則通」的普世適用原則。在臺灣因爲醫療總是強調公益,一直似乎具有一種不容輕侮的神聖性,但時代與價值觀真的變了,醫療,就是一種職業,一種工作,從業人員如今在乎的,就是付出與報酬,不能再用道德光環綁架。工作條件如果本地人並不領情,則向外求援並非不可行。外籍看護工、營造工、漁撈工如此,醫事人員,也可作如是觀。
有關單位應該儘快研擬聘僱外籍醫事人員的計劃,不僅醫師,其他職系也要提出在專業與法規上可以遵循的辦法。不要等當醫療情境進入「遲滯」狀態,就是一般疾患要等很久很久纔看得到,緊急病症卻錯過了黃金處理時刻,發生憾事,再懊惱與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