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給對手“封神”:以色列,爲何要公開辛瓦爾“最後的戰鬥”?
有關辛瓦爾“最後一戰”的視頻,大家肯定都看了。
怎麼說呢?或許,以色列這不到一分鐘的視頻,給葉海亞·辛瓦爾帶來的聲望,比他自己奮鬥一輩子的都多。而且是跨文化、跨宗教的世界範圍的那種。
可以說,無論觀者認不認同辛瓦爾和哈馬斯的戰鬥目標,都很難不爲之動容。即便你不信他們的教,但也會敬他是條漢子。
殘垣斷壁中,兩個灰色對置沙發,其中一個坐着一位渾身上下佈滿灰塵的瀕死之人。手斷了,內臟也被震傷,連站都站不起來,卻依舊沉着地向以軍做出了最後的還擊——朝無人機扔出一根木棍。
沒有情緒,只有一種早知如此的平靜。
大概率,咱們以後將會看到上述悲壯場面被反覆致敬。甚至給做成雕像、紀念碑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斷臂,奄奄一息的辛瓦爾,向無人機投出“最後的武器”。
以色列用這樣一個短短的視頻,居然把對手給封神了。
原本,最近這段時間總有人說,辛瓦爾早就扮成婦女帶着鉅款逃到了國外,像他的前任哈尼亞一樣,已經住進了中東的某個五星級酒店,正在花天酒地。
也有人說,他正在暗中和以色列媾和,只求一條生路。
還有人說,他擅於拿兒童或者人質當“肉盾”,整日躲在地道里...
然後,辛瓦爾死了,作爲一個反以烈士死了。沒死在某個五星級酒店裡,而是像一個最普通的戰士一樣,手執步槍,在前線戰鬥至死。嚥氣時,身邊沒有任何人。
一時間,很多人都十分納悶,這也太離譜了,以色列究竟是打哪兒來的勇氣,居然把這個視頻主動放了出來?
62歲了,正是含飴弄孫的年齡,辛瓦爾竟然在前線戰鬥到彈盡糧絕,“最後的武器”是一根小木棍。
以色列的宣傳部門是不是哈馬斯管的?
對此,有專家分析說,以色列決定公開這段視頻,也是出於一番理性考量的。
這種分析認爲,以色列在有意展示自己“尊重對手”的一面,意圖讓觀衆瞭解到,因爲他們“尊重對手”,所以他們也非常值得尊重;
這...怎麼說呢?
要麼,是以色列太高估了全球受衆的思維深度。
再或者是,做這個推理的人,一廂情願的高估了以色列方面的思維深度。
現實,顯然更傾向於後者。
要知道,自以色列建國以來,就沒打過半年以上的持久戰。
五次中東戰爭裡,時間最長的是第一次中東戰爭,打了5個月,這已經是極限了。第二次中東戰爭只持續了6天,第三次打了6天,第四次打了29天,第五次則是打了36天。
而就一個天通苑大小的加沙城,以軍愣是打了一年多。
仗打到今天這個份兒上,內塔尼亞胡政府急於給國內一個交代,以鼓舞士氣,平息民衆的不滿,還可能幻想順便威懾一下波斯的教士,甚至是埃及的將軍和半島的王爺們。
2024年4月耶路撒冷,數萬名以色列民衆在議會大樓外舉行反集會
至於幫助辛瓦爾封神的“意外效果”,以色列或許根本沒來得及細琢磨,就直接把這個現場視頻當作了重大戰果的“佐證材料”,給官宣了。
畢竟,但凡有專人幫忙審審,只把辛瓦爾朝無人機扔小棍的那段“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兩三秒給掐掉,整個場面也就沒有如此燃情和悲壯了。
所以,很大可能是,以色列非常急於展示戰果,根本沒顧得上那麼多。
畢竟,按照相關戰報,這次以軍打死辛瓦爾,並非那種提前計劃周密的“定點清除”,而是有點“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意思。
雙方在拉法的巷戰中偶遇。開始交火。
以軍這邊不僅人多,還有坦克,但辛瓦爾一行三人只隨身帶着輕武器。
不過,因爲這三人都戴了面罩,以軍最開始只當他們是普通的哈馬斯成員。
三人在激戰中被打散。受重傷的辛瓦爾獨自躲進了一棟建築的二樓。
然後,以色列軍用肩扛式發射器向辛瓦爾所在建築發射了一枚輕型導彈,並投擲了兩枚手榴彈,同時部署了無人機協助行動。
幾番折騰後,以軍的一架無人機拍到了房間裡有一個戴着面罩、手臂和腿部受傷的人影。
緊接着,就是悲壯的“最後的戰鬥”場面。
深感被挑釁的以軍,又向人影的座標位置發射了一枚炮彈作爲迴應。
第二天清晨,以軍進入該建築,扒出了瓦礫中依舊緊握AK47的屍體,揭下面罩後驚喜的發現,死者竟然是辛瓦爾。
以軍截取了一段手指證實了辛瓦爾的DNA(樣本是辛瓦爾在以色列蹲監獄的時候被以方採集並保存下來的),也確認了屍體的佩槍,以及現金,手錶,證件、口香糖等其他隨身物品。
所以,以軍勝利的果實,確實來的太突然、太意外,搞得以色列都沒顧得上認真考慮一下宣傳後果。
這方面,以色列就跟老道的美國有明顯差距了。
你看,美軍獵殺本·拉登的行動,爲什麼沒有任何直播影像公開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怕播出本·拉登拿槍和美軍對射抵抗的畫面,會適得其反的激勵了各色“聖戰”人士。
在鏡頭前跪地求饒,或者任人擺弄,落魄老頭,可憐巴巴,就像薩達姆被活抓、卡扎菲遭遇羣毆一樣,那纔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效果。
試想,辛瓦爾要是知道以色列人後面會把他臨死時的不屈鬥爭都拍出來發表,多少也得再去給那個無人機操作員託個夢,拉着他的手說一聲——謝謝啊。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