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秋遊 探索自由城市

「臺北白晝之夜」透過藝術裝置及展演,讓人們自由穿梭街區親近藝術。 (攝影/劉珈均)

時值入秋,正是藝文活動開展之時,趁着天氣微涼,邀請每個人探索這座城市,由日至夜體會臺北的自由精神。

臺北市一整年都有豐富的藝文活動,入秋後更有結合在地特色的「臺北白晝之夜」、「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等活動盛大開展。不妨跟着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的秋季藝術旅遊指南,探訪臺北這座遊覽不盡的無牆美術館。

公民參與藝術展會

每年10月第一個週末舉辦的臺北白晝之夜源於法國巴黎,活動核心是將傍晚入夜至翌日清晨的城市,轉化成一座開放式美術館,並在各個公共空間展示當代藝術作品,藉此打造市民及遊客都能參與的文化場域。白晝之夜不但豐富了城市生活,也讓人們重新想像藝術與當代社會的關係。

「白晝之夜之所以能蔓延到全世界,與法國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受到認同有關,而我們引進白晝之夜,證明臺北也在追求這樣的精神。」蔡詩萍分享,今年臺北白晝之夜將於10月7至8日在信義區舉行,策展主題「起義吧!」除了取自信義區之名,也呼應法國白晝之夜的精神,亦即不分貧富、階級,所有人都可在白晝之夜走上街頭,穿梭在各個敞開的空間,盡情遊覽一夜限定的藝術盛會。

「公民參與」是白晝之夜最重要的精神,蔡詩萍表示,表達意見除了上街陳情,也能透過藝術創作或嘉年華進行交流,「我們走過1980至1990年代的街頭抗爭,如今臺北已是亞洲非常重要的自由開放城市,我們百無禁忌,同時又具備公民社會應有的自律與彼此尊重,這正是臺北最棒的地方。」

打開政治權力空間

今年臺北白晝之夜活動範圍涵蓋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和國父紀念館一帶,也因此這次最核心的藝術行動,便是打開政治權力運作的空間。「臺北市市政大樓原本就是對外開放的空間,大家好奇的是,公務員下班之後的市政府是什麼模樣?」蔡詩萍分享,這次白晝之夜將有貓咪佔領市長室,並透過數位影像直播放送,讓運籌帷幄的辦公空間在市民眼前敞開;白天監督市政的議會殿堂,屆時將成爲劇場,上演結合音樂與特技的馬戲表演。

此外,法國藝術家JR及其「Inside Out」計劃團隊也以「自由」爲題拍攝臺北人羣像照,並輸出、貼滿市政大樓外牆,以市民臉譜佔領公權力中心。活動當夜,市政大樓東門則有藝術家徹夜繪畫,以街頭藝術迴應這座城市的自由特質。白天人來人往的市府大廳,這一夜將變成「臺北大歌廳」,由DJ接力演繹不同年代的經典樂曲,重現屬於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的歌舞青春。

位於仁愛路上的國父紀念館,則有巴西藝術家Néle Azevedo帶來「Minimum

Monument/Melting Men」藝術計劃,藉此探討公共紀念碑對當代城市的意義。屆時國父紀念館的臺階將陳列三千個「冰人」雕塑,以尺度極小且稍縱即逝的冰人取代宏偉紀念碑,用來表達對全球暖化的關注。蔡詩萍也邀請民衆在活動當天加入這項創作計劃,協力將一個個冰人放上臺階,在小冰人集體融化的過程中,思考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

臺北市政府前車水馬龍的仁愛路,其道路開拓過程可說是臺北都市化發展的縮影,活動期間此處將成爲「一夜影展」電影院,民衆可在街道上漫步、駐足或坐臥,並透過連播不斷的經典電影,回望臺北今昔之變。

「Minimum Monument/Melting Men」計劃的三千個冰人將在國父紀念館與民衆相見。(圖/臺北市文化局)

穿越昔日摩登臺北

今年臺北白晝之夜舉辦地點信義區是今日臺北最繁華的區域,區域內有許多百貨商場和金融大樓,包括國際知名地標臺北101大樓也坐落於此,但論及百年前臺北最國際化的區域,毫無疑問地指向大稻埕。1920年代的大稻埕是現代思潮、各類藝術及國際貿易蓬勃發展之地,臺北的前衛自由精神便是在此發源。

蔡詩萍分享,10月是臺北市的「新文化運動月」,位於大稻埕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推出「治警事件百年特展」,除了講述日本時代臺灣人爭取民主自治的歷史,也規畫音樂會、市集和戲劇演出。與此同時,由民間單位發起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則以「自由意志」爲主題,推出各類藝術展演及「1920變裝遊行」,民衆在變裝遊行當天可穿上旗袍、長袍馬褂等服飾,一同參與踩街,彷彿穿越至百年前的摩登臺北。

遊客穿上旗袍或頭戴紳士帽,參加大稻埕國際藝術節「1920變裝遊行」,讓整個街區成爲大型時空劇場。(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展現多元文化活力

臺北市不但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也是一座持續創新的城市,蔡詩萍推薦民衆10月也可造訪松山文創園區,一探「臺北時裝週」及「原創基地節」展現的設計軟實力。此外蔡詩萍提到,今年「臺北眷村文化節」串聯臺北眷村聚落空間,形成藝文展演基地,讓傳統眷村文化與大衆生活重新連結,展現臺北的多元文化活力。

入秋後的臺北,各種精彩繽紛的藝文活動串聯成不分晝夜、跨越時空的城市藝術

季,每場活動都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所有人前來探索臺北文化特色,進而看見臺灣最珍貴的自由價值。

本文作者:Edith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9月號668期》)

《臺北畫刊9月號6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