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 新時代音樂劇的創新表達與發展啓示
音樂劇,是一種以音樂爲靈魂、以戲劇爲基礎、以舞蹈爲重要表現手段的現代舞臺綜合藝術形式,它通過整合音樂、舞蹈、戲劇三大元素來講述故事、刻畫人物和傳達概念,屬於具有廣泛大衆審美共識的表演藝術娛樂產品。近幾年,中國原創音樂劇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完成了原版引進—中文版製作—原創制作的破局發展。
2023年,音樂劇《覺醒年代》上映,掀紅色觀演熱潮。該劇以43集電視劇《覺醒年代》爲藍本進行解構創新,以“通唱式”的藝術方式保證故事的完整性和多線敘事表達,佐以33首蕩氣迴腸的原創音樂舞蹈和虛實相間的舞臺設計,藝術再現了百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和革命先驅們的熱血青春。本文以音樂劇《覺醒年代》爲例,探析了新時代音樂劇的創新表達與發展。新時代的音樂劇需要緊密結合、政治時代背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破壁與跨界的融合思維與創新表達迎合新時代觀衆的審美新需求,在堅守與創新過程中不斷髮展。
一、時代審美:唱響新時代主旋律的音樂劇
縱觀音樂劇的發展歷史,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古典音樂劇《演藝船》算起,至今不足百年曆史。而《悲慘世界》《歌劇魅影》《貓》等原版經典劇目的引進與巡演,爲中國音樂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1982年的《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和《風流年華》,中文音樂劇的發展已逾50年。進入新時代,中國音樂劇要在“爲觀衆畫像”的同時認知傳達主旋律價值觀念的重要性,在梳理歷史發展脈絡中謀求創新與變革。
1.新時代主旋律題材音樂劇的脈絡梳理
所謂的主旋律,最初源於音樂領域,指的是對於某部音樂作品或樂章的主要樂句或音型進行再現或變奏。隨着時代的變化和主旋律概念領域的擴展,不同時期的主旋律擁有着不同的精神內涵。近年主旋律概念進入戲劇影視領域後誕生了主旋律題材戲劇影視作品,既是指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和時代精神的題材類型作品,因此中國音樂劇也進一步擁有了展現國家與民族主流價值觀念、弘揚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題材,這樣的劇目往往取材於中國革命歷史事件、英雄楷模事蹟以及社會變革進步等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內容題材,進而通過音樂劇講好中國故事,從20世紀80年代的《芳草心》到90年代的《四毛英雄傳》再到21世紀初的《冰山上的來客》,中國原創主旋律題材音樂劇在學習與摸索中逐漸成長與成熟,近十年來更是涌現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劇目,例如《虎門銷煙》《王二的長征》《一千個春天》《年輕的腳步》《在遠方》《火花》《綻放》等。2023年,以電視劇《覺醒年代》爲藍本,用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通過迥異於電視劇的藝術視角和觀衆喜愛的方式再現經典,將厚重的家國曆史與年輕化的現代審美融爲一體,唱響“覺醒年代”中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追求。
2.新時代音樂劇的主旋律價值傳達
毫無疑問,謳歌新時代、弘揚主旋律,是社會保持先進性和青春活力的關鍵法寶之一。對於音樂劇亦然如此,也需要承載起弘揚時代主旋律價值的重任。總的來說,新時代音樂劇的主旋律題材或是反映中國共產黨的光輝革命歷程,或是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生機活力。涵蓋了音樂、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態的音樂劇,兼具娛樂性、開放性與創新性的藝術特色,在劇本創作、音樂語言以及舞臺設計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以戲劇表演的敘事結合優美通俗的人聲歌唱和富於變化的舞蹈形體動作,同時融合服飾、佈景、燈光等的舞臺藝術輔助,以比其他藝術形式更強烈的身臨其境的視聽方式再現和反思歷史真實,進而給觀衆傳遞和涵養正義與真善美的主旋律價值觀念。新時代的主旋律音樂劇要在整合真實歷史素材的同時,對歷史事實進行提煉和昇華,以其所傳遞的精神理念爲主要引導方向,呈現出大衆文化創新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社會脈絡,實現對歷史敘事的新式書寫和新式架構。
2023年的主旋律音樂劇《覺醒年代》正是在保留傳統音樂劇特性和主題內涵的基礎上,展現了藝術與現實相融合的時代力量,實現了時代精神與主旋律價值傳達的同時兼顧。一方面,音樂劇《覺醒年代》用“通唱式”的藝術表達形式和33首原創音樂串聯起來整體劇情和人物情感,讓作品在緊扣宏大敘事主題的同時,呈現出更加多元飽滿的整體性;另一方面,音樂劇《覺醒年代》綜合運用了電子樂、交響樂以及中國傳統音樂等多種元素,中西結合範式促進了中國音樂劇的民族化、本土化發展,以藝術形態講好中國故事、感受革命精神,進以凝聚中國力量。
不僅如此,以《覺醒年代》爲首的主旋律音樂劇更在弘揚大衆文化層面爲我國新時代音樂劇的創新做出了表率。新時代主旋律音樂劇無論是在敘事選擇、主題探索以及人物建構等方面都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闡述深度,並且要在整體邏輯架構中,做到傳遞主流意識,高舉家國情懷旗幟,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上,同時實現對於中國價值的探尋,體現出高而廣的文化自覺性。
二、創新表達:音樂劇《覺醒年代》的全新解構
主旋律音樂劇《覺醒年代》改編自同名現象級電視劇,以李大釗、陳獨秀傳播馬克思主義、相約建黨爲主線和敘事脈絡,以衆多革命青年追求真理和理想的艱辛經歷爲輔助線,通過貫穿始終的“通唱式”手法和33首原創音樂,用視聽彰顯了革命先驅衝破黑暗的堅定意志,再現了我國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宏大歷史畫卷。音樂劇《覺醒年代》以兼容電子、交響、說唱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形象,全新解構和演繹影視經典IP,在藝術創作與真實之間的博弈中實現文學、影視和舞臺三重傳播形式的融合,滿足了新時代的不同受衆需求,適應了新媒體語境的傳播形態變革。
1.影視IP的全新解構與演繹
衆所周知,首播於2021年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收穫了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華鼎獎等多項獎項。相較於之前以宏大壯觀場面的正劇形式講述歷史事件的革命題材電視劇,如《建黨偉業》《1921》等,電視劇《覺醒年代》在還原真實歷史事件的同時,更多關注於細節層面的展現,以精良的製作、獨特的人物塑造以及巧妙的角度選擇化解了正劇常見的嚴肅感與距離感,打破了受衆對於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刻板、說教等固有認知,表現了更加複雜豐富的人物性格與人物情感,獲得了更多的受衆認同感。
但由於電視劇的信息體量較大,換用舞臺演出形式呈現時候勢必會存在語言節奏、情節構建和場景轉換等方面的巨大區別,因此音樂劇《覺醒年代》雖以該電視劇作爲創作藍本,但並未直接進行照搬和濃縮,而是在原版基礎上完成了二次創作,以近150分鐘的音樂劇再現長達43集的電視劇的核心思想:革命青年的愛國熱情和理想激情。例如,在電視劇中有這樣的多劇集內容:在1915年的早稻田大學,陳獨秀與李大釗一見如故,暢談救國理想,然後在歸國後與同僚會議商議,並在震旦大學演講後,創立發行了雜誌《新青年》。但這段內容通過音樂劇呈現時,由於場地和時長的侷限,就需要借用音樂的特殊表達形式以實現舞臺上的場景轉換,通過音樂和戲劇的蒙太奇手法和表現張力快速地將濃縮所有細節。最後,在音樂劇《覺醒年代》中這幾場戲僅用了6分鐘的時長。再如對於電視劇中蔡元培從北大演講到新舊文化辯論的內容,在音樂劇中以“通唱式”形式僅用了3分鐘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在音樂劇《覺醒年代》中,共有設計340多個場景。基本是以桌椅的變換,同時輔以各種多媒體技術,通過舞臺以假作真的假定性展現場景的不斷交替和區分,完成對電視劇場景的隱藏表達。在音樂方面,音樂劇《覺醒年代》採用了“打破第四堵牆”的方式拉近演員與觀衆之間的距離,以音樂讓觀衆體會到演員情緒的變化。例如最後部分將京劇選段與準備散發傳單的北大師生的和聲相融合,以表達出歷史聲音與革新聲音的交融,爲受衆碰撞出獨特的視聽感受。又如學生郭心剛在犧牲前爲觀衆演唱的《如果你經過我的墓旁》,展現了他不甘、遺憾的內心獨白,以“以命醒民”的煽情內涵感動現場觀衆。除此之外,將舞蹈和表演充分融入整體舞臺調度,同時聯動劇情與音樂,實現了多角度的題材共鳴以及多情境的藝術表現,融合了聽覺與視覺的多重構建,爲觀衆呈現出了極具震撼力的舞臺表達效果。
2.藝術創作與真實的博弈與融合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謂的源於生活,指的是要依託堅實的生活基礎以保障作品的現實質感;而高於生活,則指的是藝術家在創作時要理性選取和本質洞察生活,從而能夠從更高層次反映生活,贏得藝術真實,進而在精神認知方面爲廣大觀衆所接受。真善美統一的藝術創作追求是戲劇影視藝術創作的圭臬,在追求藝術創作過程中要堅守生命線“真”,切忌過度創作,缺乏藝術真實。然而,對於主旋律題材音樂劇的創作而言,只有打破傳統音樂作品的人物刻畫、故事敘述、音樂舞蹈表演的套路,才能真正做到打動人心。但在追新求異過程中,部分音樂劇創作者會不自覺落入過度改編的侷限,脫離了革命歷史題材對於國家意識形態和民族英雄形象的真實傳遞與塑造,缺乏了革命熱血和犧牲精神和歷史事件和英雄楷模會導致人物塑造的臉譜化、“神”化、甚至虛假化,從而消解了音樂劇的可信度與深刻性,大大降低觀衆對音樂劇主旋律題材的接受程度。
作爲一部新時代主旋律題材的舞臺藝術作品,音樂劇《覺醒年代》在藝術創作與真實之間不斷博弈,尋求藝術創作與真實的融合發展。一方面,主旋律音樂劇《覺醒年代》的創作實現了藝術性與真實性的博弈與融合,在現實生活的“真實”與“典型”中發掘亮點和痛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歷史真實、藝術真實、生活真實和本質真實等維度的把握與平衡,帶領觀衆認知、思考、瞭解歷史中的人和事。另一方面,主旋律音樂劇《覺醒年代》的創作具有明顯詩意現實主義特徵,力求從音樂舞蹈、服化道、舞臺設計等方面的藝術加工真實還原和營造歷史背景、歷史事件和時代氣息,並通過大量隱喻鏡頭賦予全劇大寫意般的詩意氛圍,以及用大篇幅的留白展現讓觀衆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
3.新媒體語境下的受衆轉變與傳播變革
總的來說,新時代音樂劇的受衆羣體就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是經常觀劇的較爲固定的傳統音樂劇受衆,他們具有較強的自發觀劇的主動性;二是對音樂劇感興趣的潛在音樂劇受衆,他們的觀劇行爲往往產生於自身的興趣選擇。基於此不難發現,音樂劇《覺醒年代》與電視劇版相比,形成了“影視劇+音樂劇”的綜合性受衆羣體,並以通俗易懂的現代化音樂編創和“通唱式”的舞臺表達,吸引不同年齡、不同形態的觀衆,受衆範疇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根據優酷平臺數據顯示,觀看電視劇《覺醒年代》中的發佈彈幕的羣體佔比分佈差異較大,90後、95後的佔比是全站基準值的1.6倍。可見,電視劇《覺醒年代》的觀衆以年輕人居多,同時覆蓋了不同年齡層的受衆。綜述緣由發現,與其他同類的革命題材電視劇相比,《覺醒年代》在呈現方式上完成了“說教式—生活化”的敘事轉變,從而使得影片的人物形象、臺詞語言和劇情設置更符合當代觀衆的心理偏好和審美傾向,因此電視劇《覺醒年代》的觀衆羣體也隨之從較爲固定的傳統主旋律年代劇受衆向外擴大,產生年輕化的受衆趨勢。
與此同時,音樂劇《覺醒年代》還以其多樣化、精細化的視聽傳播機制實現了該劇的優質傳播變革,以對不同觀衆的滿足與服務提升了受衆關注度和受衆黏性,爲新時代音樂劇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範式。在新媒體語境下,該劇通過全景式舞臺形態生動再現中國革命先驅者的愛國熱情和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程,在尊重客觀事實基礎上,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賦予觀衆以歷史情懷、家國大義和人文關懷的情緒共振和深度思考,同時在分析洞察目標受衆羣體的生活場景與軌跡需求的基礎上,針對性制定和執行傳播計劃和傳播媒體,佈局新媒體、短視頻、精準傳播、傳播內容規劃,並在與受衆的共鳴和互動中實現“公域—私域”的流量轉化,爲了提升社交媒體時代音樂劇口碑營銷的效果。
圖片來源:四川傳媒學院編導藝術學院
三、堅守與創新:新時代音樂劇的發展啓示
新時代音樂劇的可持續性發展,離不開對於傳統經典的堅守與適應,更離不開不斷變更的創新發展。新時代音樂劇,既要在適應性發展中彰顯新時代內涵,又要用技術賦能創新劇目藝術表達,還要以跨學科意識創新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理念,在守正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從而形成一個創作、製作、演出、教育、保護等被覆蓋的完整閉環,進以構建符合中國新時代特色的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的音樂劇發展新模式。
1.緊跟時代,實現適應性發展,彰顯新時代內涵
一方面,在新時代的當下,音樂劇的選題要緊扣時代,彰顯新時代內涵,才能打好羣衆基礎。不同時代語境會誕生不同故事內容,而音樂劇就是對於故事內涵的新的呈現形式,而以電視劇爲創作藍本的音樂劇《覺醒年代》實際上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件改編而成的作品。陳獨秀、李大釗等大衆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的生活化經歷,更能夠激發起觀衆的共鳴。新時代我國主旋律題材音樂劇既不能爲塑造嚴肅感而畏懼不前,更不能爲追求創新而放棄真實,而是要以立足時代特點,貫徹黨的羣衆路線,服務社會主義藝術本質——人民羣衆,這是主旋律音樂劇創作的首要原則。
另一方面,中國新時代音樂劇的發展,更需要在經典傳統音樂劇基礎上融合中國文化精髓,以符合觀衆審美與市場需求的舞臺形式實現創作題材、手法和表現形式的適應性發展。具體到主旋律題材音樂劇的創作,就是要在創作題材方面以新維度再創作典故,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發揚家國情懷;在創作手法方面探索保持音樂劇內核與中國元素的融合與構築方式,尋求詞曲創作的適應性發展;在表現形式方面充分挖掘中國文化優勢和藝術魅力,將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積澱融入音樂劇的舞臺呈現,實現新時代音樂劇的適應性發展。在音樂劇《覺醒年代》中,運用了多種音樂元素進行氣氛的烘托和情節的推動,以曲風不拘一格但緊扣人物性格的原創音樂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一幅20世紀初的中國生活景圖。例如,帶有戲腔的辜鴻銘,就十分符合其“祖宗規矩怎能遺忘”的思想主張;而在魯迅的唱段融入說唱元素,也是爲了凸顯其以筆爲槍與舊思想宣戰的精神。
2.技術賦能,創新劇目藝術表達,彌合受衆審美需求
新時代是新媒體不斷迭代更新的全新時代,大量新媒體技術也在時代影響下逐漸融入音樂劇的創演之中,賦予了音樂劇煥然一新且多元化的舞臺呈現和內容表達方式。新媒體視閾下,音樂劇的藝術表達要主動融合新技術、新媒介,完成彌合觀衆審美需求的創新轉化和發展。
首先,要藉助新媒體技術手段,豐富文化藝術表達,創新音樂劇劇目。劇目創新是新時代音樂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而技術融合更是新時代音樂劇實現劇目創新的關鍵所在。通過音樂劇與技術的交叉融合,將VR、AR、MR、全息投影、裸眼3D等手段與傳統演出相結合,以更爲震撼的視聽體驗與觀影互動賦予“1+1>2”的創新發展潛力。
其次,要用新媒體平臺促進音樂劇的多樣性傳播。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迭代,在豐富音樂劇的舞臺表達方式、提升傳播力的基礎上,打破音樂劇傳播形式、場域等方面的侷限並賦予傳播渠道的拓寬,讓身處不同時空的觀衆能夠共同觀賞同一部音樂劇,使音樂劇與觀衆可以在更多層面上進行接觸和互動,從而拉進音樂劇創演與市場間的距離,進一步提升新時代音樂劇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3.人才培養,構建跨學科意識,創新教育教學理念
衆所周知,新時代音樂劇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圍繞音樂劇製作演出全過程專門人才的系統性培養,如製作、融資、推廣、劇本、作曲、舞蹈、舞美、服裝、燈光、演員等,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劇目創作和演出需求。
以音樂劇表演人才爲例,由於音樂劇屬於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因此其表演人才需要在傳統的“聲臺形表”技能訓練基礎上,拓展自身文化藝術水平與能力,例如將中國戲曲民歌融入聲樂教學,將中國戲曲身段和民族舞蹈融入舞蹈教學等。換句話說,就是音樂劇表演人才需要具備音樂、舞蹈、戲劇3個學科的專業能力,即音樂劇表演人才教學需要構建跨學科意識,融合這3個學科知識,形成綜合體系性的人才培養體系。
第一,音樂劇教育教學的從業者需要樹立跨學科意識,轉變傳統教育教學理念,明確音樂劇表演的跨學科特性。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制定音樂劇表演的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時,要從音樂劇表演的學科綜合性特徵出發,積極融合不同學科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體系,探索適應新時代發展語境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以期能在人才培養制度和目標上當下社會多元化發展實現接軌。
第二,音樂劇教育教學需要尋找音樂劇相關音樂、舞蹈、戲劇學科專業間的契合點。由於舞臺載體的相同性,音樂、舞蹈、戲劇三大門類在舞臺表演個性特徵之外均存在表演方式方法方面的相通之處,探索出各學科之間融合的契合點,加深新文科視閾下的“跨學科教學”和“交叉學科教學”,從而實現學科之間的互融、互通、互助,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繫性、緊密性和融合度。
第三,音樂劇教育教學需要形成多視角、多層次、多維性的音樂劇表演人才培養體系。“多視角”即是同時從國內與國外的音樂劇發展角度對當下音樂劇表演人才培養現狀進行觀照、對比和審視;“多層次”即是從理論層面、專業拓展層面、學科內外結合層面等形成音樂劇表演人才培養的立體化特徵;“多維性”即是音樂劇表演需要綜合不同表演風格的學習,形成多維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將音樂劇表演人才打造成爲表演的“多面手”。
四、結語
近年來,作爲舞臺藝術形式之一的中國音樂劇快速發展並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在我國的藝術市場中佔有很大的份額,甚至成爲大衆化的消費和精神寄託的重要載體,融合了傳統戲劇的具象表達和音樂的情緒傳遞功能。主旋律音樂劇要以傳遞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以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作爲核心理念,更新音樂劇在文化屬性、藝術屬性以及社會屬性中的整體呈現方式,將舞臺性、戲劇性與音樂交互,從而使其所傳遞出的價值理念和理想訴求更易被受衆所接納,在豐富觀衆的理論知識和精神文化的同時,滿足不同年齡階段觀衆的審美需求,實現現實主義與藝術表達的共存,推動新時代音樂劇的發展進程,真正實現以音樂劇形態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特邀作者:謝磊,四川傳媒學院副教授,從事影視藝術研究
責編: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