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臺海衝突的三大勢力暗潮
(圖/達志影像)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8月訪臺後,中國解放軍隨即舉行環臺軍演,中共軍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多達300架次,破歷史紀錄。在這場臺海衝突中,背後有3股勢力暗潮激盪,其一是來自美國對中國的壓制,其二是中國迫切對臺實施統一的壓力,其三是臺灣內部一股渴望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勢力,這3股力量的拉扯衝突,極可能在臺海引爆軍事衝突。
在全球戰略利益的需要下,美國不願意看到在亞太地區出現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這個因素決定了美國會利用臺灣牌來牽制中共的發展和強大,臺灣海峽在軍事上的特殊價值,使它成爲美國防堵中共擴張的前沿防線。所以美國的角色與動向,是牽引臺海危機最主要的引信,美國以本身的利益對臺海關係下指導棋,臺灣註定成爲美國的棋子,能不能改變臺灣的命運,未來的臺灣領導人至關重要,成爲棋子或棄子,全在一念之間。
美國當前對抗中國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維護和振興以美國爲主導的全球體系、防止其他霸權崛起。中國的目標則是,取代美國成爲世界頭號大國,藉由國內政策的成功、在印太地區建立霸權以達到中共長久執政。在持續與中國對抗的現實需求下,美國只能透過軍事力量來確保在21世紀塑造國際規範是美國的價值觀,而非中國的價值觀。美國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調整預算加強軍備,以因應來自中國的挑戰。
21世紀以來,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貿易能力逐漸興起,由於市場廣大、產品價格低廉,對一向以美國爲主的世界經濟市場,產生了極大誘因,中國逐漸成爲世界工廠,經濟起飛後也成爲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直接危害美國的利益。對於中國來說,爲了長久執政下去,中共渴望達成的核心利益包含:第一,恢復中國的大國地位;第二,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以確保政權穩定;第三,打破以美國爲首、以國際規範爲基礎的全球體系;第四,在印太地區建立區域強權;第五,取代美國成爲世界頭號大國。而統一臺灣則是達成這五大利益的關鍵,中國必須取得與臺灣的實質統一,才能站穩其在第一島鏈的位置,向世界發展。
對臺灣而言,多數人對中國的感覺其實是矛盾的,雖然有共通語言但拼音不同、有共通的歷史卻文化習俗有別。說兩岸「同文同種」,卻始終覺得是更像是被虛構出來的政治宣傳。多數人並不否認兩岸共享相同的語言與某部分的歷史記憶,但除此之外,雙方的價值觀、生活態度、處事習慣畢竟還是不同。
臺灣經過50年的日本統治,國民黨來臺初期還是採取高壓政策治理,逐漸到解嚴之後大鳴大放纔有如今的政治自由體制,同時也對中國的法治、人權、政治改革感到悲觀,纔會有多數人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中國總對臺宣稱與其骨肉相連,密不可分,但卻從不排除以武力犯臺的想法。這更讓臺灣人想不透,愛一個人何必要對其暴力相向呢,以至於臺灣會衍生出分離主義,不願意與中國統一。
美中臺各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是臺海衝突的基本核心問題,如果中國不擴張、美國不壓制中國,臺灣就不會處於兩大強權衝突的撞擊點,因此兩岸維持和平是極爲必要主張,如果能透過公投推動政黨代表與民間公正人士組成國是會議,推舉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避免戰爭傷害兩岸人民生命財產,這或許兩岸面臨衝突危機得以化解的良方,也盼望臺灣不要在美國這種世界霸權心態下,成爲中美衝突的赤煉戰場。(作者爲前立法委員、「兩岸和平公投」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