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印度莫迪政府近來屢屢自稱婆羅多,讓外界猜測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啓動正名運動,放棄印度之稱。「婆羅多」之名來自印度教神話,並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成爲英雄之名。圖爲新德里街頭一名男子走過描繪史詩《摩訶婆羅多》的壁畫。 圖/法新社
今年G20峰會,9月上旬在印度新德里召開,會議行禮如儀,內容沒有引起外界太大的注意,焦點反倒集中在東道主身上。這是因爲印度總理莫迪在主持會議時,其座位前面的國家名牌不是印度(India),而是婆羅多(Bharat)。無獨有偶,總統慕爾穆(Droupadi Murmu)也同樣以婆羅多爲名,宴請各國政要,讓此名稱更加爲全球矚目。
其實這不是莫迪政府首次使用婆羅多一詞,同在今年9月稍早舉辦的東亞峰會上,莫迪就曾發表談話,強調東協和「婆羅多」有着歷史和地理連結,類似表述也在8月的金磚集團年會出現。也就是說,莫迪政府近來屢屢自稱婆羅多,乃是要向外界傳達這個名字的重要性,讓外界猜測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啓動正名運動,放棄印度之稱。
有論者認爲,莫迪政府在此刻使用婆羅多爲名,是要和反對黨互別苗頭。不久前印度國大黨、平民黨(AAP)等20多黨集結,更改在野大聯盟——聯合進步聯盟(UPA)之名,變爲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簡稱INDIA,讓人覺得在野大聯盟不懷好意,刻意用此名對抗執政的印度人民黨。
印度總理莫迪在主持會議時,其座位前面的國家名牌不是印度(India),而是婆羅多(Bharat)。 圖/法新社
這種陰謀論很快就被在野黨嗤之以鼻,如平民黨領袖、德里特區首席部長凱傑裡瓦爾(Arvind Kejriwal)表示,如果人民黨只因爲在野大聯盟更名,就想更改國名,那麼萬一在野大聯盟改爲婆羅多,莫迪是否要把國名改成印度人民黨?在野黨更指出,現在人民黨多使用婆羅多而少用印度,根本是沒事找事,因爲憲法寫明兩者是一體概念,除非人民黨想修改憲法。
然而,修憲需要人民院和聯邦院兩院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才能成案,人民黨雖有執政優勢,但也是過半,離修憲門檻還有不小距離。莫迪政府當然知道修憲的難度,如果把戰場升高到憲法層級就會被在野大聯盟帶着走,因此打算低調處理,且要黨內高層避免正名爭論——但明年就是國會大選,任何陣營都不會放過造勢機會。
如人民黨籍的阿薩姆邦首席部長薩爾瑪(Himanta Biswa Salma)便表示,婆羅多和印度兩個名稱牽涉文明衝突,因爲後者是英國人給的名稱,代表不忘殖民,人民黨堅決爲婆羅多之名而戰。不少人民黨政客也附和薩爾瑪,企圖藉民族主義拉票。而在野大聯盟INDIA不甘示弱,提出競選口號:團結婆羅多、印度就會贏(Judega Bharat, Jeetega India),不讓人民黨獨佔該名。
那麼,婆羅多究竟有甚麼特別?爲何成爲印度政黨的目標?想了解答案必須要從印度的起源說起。
如今印度使用India多年,成爲整個南亞文明的化身,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地的歷史文化彷彿只從獨立後的民族國家開始起算,等於是重塑歷史。 圖/美聯社
▌「印度」與「婆羅多」之名的意義
時間回到1949年,剛獨立的印度召開制憲會議,首先討論的便是聯邦的名稱和領土。有些希望採用古名——婆羅多(Bharat)成爲正式名稱,有人支持更現代的術語——印度(India),最後雙方妥協,決定兩名並陳,在憲法第一條寫下:印度,即婆羅多,合衆邦爲一國(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兩個名稱從此被理解爲同義詞。
印度之名主要來自英國統治者,在英屬時期成爲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法律名稱。英語中的India是源自希臘文,字面意思是指印度河地區,但這個詞可能是從波斯文的Hind而來,所以也被稱爲印度斯坦(Hindustan)。無論起源爲何,都可看出印度乃是外界給予這片土地的稱謂,並非土地上人民的自稱。
婆羅多一詞最早可能出自於2,000多年前印度教神話故事——《往世書》(Puranas),裡面提到婆羅多之地(Bharatavarsha),被認爲是南亞次大陸的梵文名稱。此後在印度教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婆羅多變成英雄之名——皇帝婆羅多(Bharata Chakravarti),是傳說中月亮王朝(Lunar dynasty)的後裔,月亮王朝不只征服整個南亞,其領土還包括現在的中國、中亞等部分地區。
如此不難明白,婆羅多對印度人的意義。事實上,許多國家脫離宗主國獨立後紛紛改名,如斯里蘭卡(由Ceylon到Sri Lanka)、緬甸(由Burma到Myanmar)等,後殖民國家使用外來地名確實罕見。對反殖民運動來說,印度是外國強加的名字,婆羅多則是連結古老光榮的傳承,但經過開國先賢們的仔細盤算,最終還是保留了印度。
在開國先賢看來,印度經過英國200年統治,已經有了一定的國際聲望,貿然放棄這個名字,可能將中斷和英屬印度的歷史聯繫。有人或許不懂,若要貫徹去殖,放棄又有什麼關係——這就和印度所代表的意義有關,它不只是一個國名,更涵蓋南亞次大陸上的文化、宗教與種族,當印度斯坦繼承India,其與古印度的差別就被當代敘事所掩蓋。
左爲《摩訶婆羅多》中,描繪俱盧之戰的插圖手稿;右爲史詩英雄皇帝——婆羅多畫像。 圖/維基共享
印度之名主要來自英國統治者,在英屬時期成爲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法律名稱。 圖/維基共享
▌古代南亞文明的繼承者?
此從巴基斯坦國父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之言即可理解,1947年印巴分治,真納希望印度使用印度斯坦(Hindustan)而不是India來爲這個新國家命名,以免引起混亂,並指望有朝一日,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再合作,形成一個大印度(India)。如今印度使用India多年,成爲整個南亞文明的化身,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地的歷史文化彷彿只從獨立後的民族國家開始起算,等於是重塑歷史。
更令巴基斯坦等國不忿的是,印度又利用婆羅多吃它們的豆腐。今年5月印度啓用國會新大廈,裡面掛了一副壁畫,名爲「不可分割的婆羅多」(Akhand Bharat),描述婆羅多領土除了印度外,還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緬甸、尼泊爾等地。孟加拉等各國紛紛抗議侵犯主權,印度則辯稱這只是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阿育王時期的古圖而已。
但必須要知道的是,除了同處於南亞這片土地外,2,000多年前的孔雀王朝並不意味和現代印度的連結,因爲孔雀王朝滅亡後,南亞一直陷入紛亂,各時期的王朝都只統治南亞大陸的一部分,直到16世紀蒙古人的蒙兀兒帝國才統一大部分南亞。
換言之,南亞存在許多不同的文化、宗教與部落國家,絕非一脈相傳。說穿了,不管是孔雀阿育王或蒙兀兒帝國,統治的範圍都比英屬印度小,現代印度完全是英國治下的產物。印度教徒想像中的婆羅多既不符合現代印度的邊界,更不能代表統一的政治實體,除非他們有意要出兵征服巴基斯坦等國,否則婆羅多就只是滿足國內信衆的空談。
今年5月印度啓用國會新大廈,裡面掛了一副壁畫,名爲「不可分割的婆羅多」,描述婆羅多領土除了印度外,還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緬甸、尼泊爾等地。 圖/Twitter
▌「純粹的印度教徒」
但即使是空談,婆羅多的爭議也在逐步改變印度。將國名從印度改爲婆羅多並不是反殖民,因爲這麼多年來殖民地文化早就和本土文化融合,形成獨特的印度,相反,獨尊婆羅多是試圖創造二元名稱,讓支持印度身份的人被貼上他者標籤,藉由區分他者而強化自身主體性,構成真正的「婆羅多之民」(Bharatiya Janata,即印度人民黨的原文名稱),也就是純粹的印度教徒。
此外,在印度社會各層面都甚具影響力的大型組織(影響對象包括印度人民黨)——國民志願服務團(RSS)領袖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就強硬表示,應停用印度一詞,全面改爲婆羅多,不用理會世界是否理解,「因爲現在世界需要我們」。這位領袖也強調,那些離開婆羅多的國家必定會後悔,只要年輕一代努力,它們終將回歸,「不可分割的婆羅多」就會實現。
無論RSS的大內宣有多少人會相信,過份強調古代意識形態,只會讓僵化的教條影響國家治理。例如曼尼普爾邦(Manipur)2023年5月發生的騷亂事件,表面上是當地美泰族(Meitei)和庫基族(Kuki)爲了法定地位與土地資源之爭,實際上卻涉及宗教與族羣衝突,也就是信奉印度教的美泰人和基督教的庫基人爲了壓制對方而趁機生事。
因爲近年來,該地執政的人民黨政府明顯偏袒美泰人,不但以非法佔地爲由拆除許多基督教堂,還以掃毒反恐打擊庫基人。同時,RSS認爲有外來資金支持曼尼普爾邦的基督教族羣對抗印度教,目的是讓該地成爲「基督王國」省份;由於印度教和基督教信徒人數勢均力敵,RSS深感憂心,希望改變庫基人的信仰,這種想法也被部分人士視爲是引爆衝突的根源之一。
印度出現的這些治理問題,時常被簡化成官僚失策或貪腐問題,深層的宗教因素卻極少提出檢討。隨着印度國力的上升,人民黨和RSS關於婆羅多的論述更形穩固,久而久之恐怕會形成新的種姓制度:印度教徒爲尊,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信徒都會被視爲次等人民,再加上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印度社會將越來越不平等。
隨着印度國力的上升,人民黨和RSS關於婆羅多的論述更形穩固,久而久之恐怕會形成新的種姓制度,印度社會將越來越不平等。 圖/法新社
責任編輯/賴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