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追趕中國基建取代其全球供應鏈 投行:很難達到中國水準

印度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令人不敢恭維,公路破舊不堪、火車事故頻繁讓不少外商爲之搖頭。圖爲印度比哈爾邦布克薩爾郡發生的火車出軌事故,這類事故在印度是家常便飯。(圖/美聯社)

未來幾年印度是否成爲與中國匹敵的超大型製造業中心,主要問題是印度能以多快速度建成所需的基礎設施,從而真正抓住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外媒報導說,雖然最近有取得進展的跡象,但印度政府有限的財政空間可能意味着還需採取更多措施來吸引私營部門參與投資者基礎建設投資。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遭遇了數十年的失敗之後,印度正在經歷一場由蘋果公司(Apple)及其衆多臺灣供應商引領的製造業復興。以2018年3月結束的財政年度爲例,當時印度是智慧手機進口國,進口額超過20億美元;但到上個財年,印度已成爲智慧手機淨出口國,出口額110億美元。而出口的智慧手機有約一半是蘋果產品。

蘋果公司雖已在印度開疆闢土,但仍有些製造商對以印度爲中心的「中國+1」供應鏈戰略持觀望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基礎設施薄弱,例如:道路坑坑窪窪、火車事故頻發,這些問題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印度積極推出的由政府資助的基礎設施升級計劃或許能緩解部分憂慮,不過,私營部門最終還是要參與進來,因爲印度政府債務已經相當高了。

報導說,印度的國家基礎設施規劃(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ipeline)打算在2020至2025財年期間投入111兆印度盧比(約合1.33兆美元)用於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其中能源、公路、城市基礎設施和鐵路佔該規劃專案的大部分。

據投資銀行麥格理提供的資訊,印度國家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是2002年至2010年期間平均水準的6倍,貨運列車的平均速度在過去2年中提高了50%以上,港口的船舶等待時間自2015年以來減少了80%。其他資料則顯示,印度的公路網在過去10年中增加了約40%,達到630萬公里,在全球排名第3。

印度政府很清楚,改善落後基礎設施對吸引外資投入新興製造業至關重要。據世界銀行數據,去年製造業僅佔印度GDP的13%,而中國爲28%。麥格理指出,印度物流成本佔總生產成本的18%至20%,而在中國僅爲8%至10%。

報導說,印度正在借鑑中國的基建模式,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Bernstein的數據,中國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GDP之比率在2009年達到45%的峰值,印度目前約爲30%。

此外,雖然印度可能希望進一步追加對基礎設施的公共投資,但恐怕很難達到中國的水準。印度的公共債務與GDP之比約爲85%,在新興經濟體中僅次於巴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警告說,印度的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在中期內可能會超過100%。

報導分析稱,印度追趕中國未必意味着完全照搬中國的模式。爲了實現製造業上的雄心壯志,印度必須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以快速升級國內破敗不堪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