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百餘年來中國文化試了四條路,只有一條走得通
1840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讓這個有着三千餘年曆史的古老帝國,再也不能繼續裝睡了。
面對洶洶來犯的西方文化,中國文化該何去何從,成爲了我們的必修課。
思想大家殷海光在其經典名作《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中,歷史性地回顧了中國人曾選過的四條道路,並認爲只有最後一條纔是正確的。
第一條路:抱殘守缺
▲大學士倭仁畫像
這條路,最早是大學士倭仁用來反對恭親王奕訢洋務改革主張的。倭仁認爲,國家興亡的關鍵是人心而非器物,西方文化一文不值,更何況西方人是仇人,不能學他們的東西。
進而,他認爲祖宗之法不可變,古代處處強於今天。後來的義和團運動就是這種思想的集中體現。哪怕到了21世紀的今天,很多人依然持有這種想法。
對這種觀點,殷海光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中反問:如果事事都是古代的好,那麼人類歷史有一百七十萬年,上古人類是否比今天過得更好?六千萬年前的爬行動物更爲古老,他們今天何在?
最後,他毫不客氣地說,“他們缺乏對新形勢的反應認識,缺乎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是“神經僵凍”的秋蟬。對於中西之間巨大的現實差異視而不見,喊着“刀槍不入”去面對現代化武器,只會自取滅亡。
第二條路:中體西用
▲中體西用的重要著述:《海國圖志》《校邠廬抗議》《勸學篇》與推廣《勸學篇》的上諭
這條路,最早由張之洞提出。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和西方在技術領域的巨大差距,所以基於救亡圖存的目的,提出了引進西方技術成果,但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制度典章,以中國傳統文化爲靈魂,以西方現代技術爲手段。當下很多支持現代化的中國人,面對西方依然也是持有這種工具主義。
然而殷海光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中認爲,不存在可以脫離了“用”的“體”,“任何文化要件的存在不可能有形上與形下的截然劃分”。不打破敬鬼神的傳統,就沒法通過解剖學發展現代醫學;不畫人體就學不會現代美術;不打破傳統的教育選拔思路,就難以發展現代科學……中體西用歸根結底只能是一種空想。
第三條路:全盤西化
這一主張在五四早期深受推崇,胡適、魯迅等知識分子一直倡導,後來的柏楊、李敖等知識分子也對其頗爲認可。他們覺得,要想改變中國文化,首先就要承認中國文化“處處不如人”,要從靈魂上進行改變。其實今天很多極端西化的人,也是如此。
▲魯迅與胡適
但殷海光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中認爲:
第一,中國文化不是處處不如西方。他指出,西方文化也不是完美無缺的。西方文化在越南戰爭期間,已經暴露出種種弊端,全盤西化必然也要面臨這些問題。
第二,中國文化必然不能全盤西化。他引用安東尼·華萊士的說法,認爲“如果要將一個文化改變成爲一個外來文化,那麼必須改變這一文化裡的文化分子之基本模式性格結構。”
比如,西方文化的每一次變遷中,宗教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宗教從未扮演過主要角色。又如,漢字這種表意文字和漢語這種沒有時態,沒有語態,沒有位格的語言,造就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思維。
所以,他的結論是:“我們不要想到實行一次‘文化洗腦’,來歡迎西方文化。這既不可能,又無必要。”
第四條路:兼收幷蓄
▲拉丁文版孔子像,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藏
以上三條路,有一個共同的假設,中西文化是兩條平行線,完全沒有相通之處,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或者只能強行縫合到一起。但事實上,中西文化之間,曾經有相當大的交集。
中國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漸行漸遠的轉折點,其實是周秦之變,在此之前,中西文化在精神內核上的差距遠遠小於後來。孔孟的民本思想與西方文化中的民主思想,孔孟的仁義主張與西方文化的博愛思想,其實差異遠沒有想象中大。
因而,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中,殷海光把主張復古的譚嗣同和梁啓超的思想當作自由主義的先聲,他認爲,傳統中國文化中,有着不少優質的思想資源,這些思想資源,完全可以與西方文化中的優秀一面兼容,從而讓中國文化浴火重生,形成適應新時代的中國文化。
此外,他用相當長的篇幅,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中國文化要兼容幷蓄,依託融合孔仁孟義、佛家慈悲、基督博愛來實現道德的重建;要通過自由和民主來實現制度的重建。
依然處在現代化轉型延長線的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無疑爲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