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同中國打交道,印度須反思

來源:環球時報

印度《德干先驅報》8月11日文章,原題:與中國打交道需要不同的反應 眼下,我們與中國的政治關係很尷尬,但在進口方面卻越來越依賴中國。儘管印度政府試圖限制從中國的進口商品,但進口額仍在與日俱增。我們也無法對中國保持穩定的政策立場,因爲印度的很大一部分工業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印度早先對中國公民實施的簽證限制已被放鬆,儘管並非所有人都樂見這種局面。

印度還面臨挑戰,雖然我們的經濟在增長且我們是高消費需求體系,但新的製造業投資並未紛至沓來,我們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速也沒有超過兩位數。儘管印度出臺多項投資支持補貼計劃,情況依然是這樣。即使人們都在談論“中國+1或+2”戰略,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還是繼續以更快速度增長。我們必須反思印度如何才能提升工業實力!

印度的問題是,我們做出的反應與全球貿易環境的需要相脫節。我們沒對工業生態系統管理給予應有的重視,依然認爲促進貿易和增長本身就是目標,而一個目標又是實現另一個目標的唯一手段。但如今時代變了,現在規模至關重要。正如經濟學家指出的,“規模報酬遞增”是常態。“正外部性”源自企業規模和集羣效率,這取決於相關產品的技術複雜程度。

反觀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開始建立的相關生態系統和實施的區位政策,最有效地實現了這一點。此外,政府大幅增加工業投資的宏觀經濟舉措,有助於中國崛起爲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新冠疫情前,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曾達到35%,目前估計提升到約38%。中國之所以佔據主導地位,也得益於國內生產高度集中。中國的製造業由數百個大型集羣組成(其中包括7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22個自貿試驗區、178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這種狀況促進了規模經濟在中國的形成。相比之下,印度製造業分佈在數量更多但規模較小的工業園區/經濟特區內,這降低了規模優勢。因此,我們的製造業生態系統遭到削弱。這也使中國的物流成本相對較低。那印度該怎麼辦?必須讓製造業具有全球競爭力。(作者TCA·蘭加納坦,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