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表現健康 抵禦衝擊能力強
遠眺澳門市區。
自1999年迴歸祖國以來,澳門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5年來,澳門本地生產總值(GDP)由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長至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增長超過6倍。2024年前三季度,澳門GDP達3010億澳門元,同比增長11.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澳門特區宏觀經濟狀況也給出了正面評價,認爲澳門經濟增速將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同時,預測今年澳門GDP將增長13.9%,私人投資也將有所回升。
積極推動現代金融業發展,增強抵禦外部衝擊能力
澳門經濟長期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儘管土地面積不大,但澳門的金融體系十分穩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爲,充足的資本及流動性將增強澳門金融體系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澳門特區的貨幣政策爲經濟和金融穩定提供了可靠支持。其中,澳門特區政府遵循強而有力的財政紀律、儲備覆蓋率充足等因素,使澳門的金融業得以穩健發展。
在澳門,作爲百業之母的銀行業表現健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報告,2023年澳門銀行體系的總資產大約是GDP的6.4倍。同時,澳門特區的非銀行金融業規模也很大,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持有的資產分別佔GDP的70%和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測試顯示,澳門的銀行體系能夠抵禦資產質量、抵押品價值、利率和存款流出等不同狀況的重大沖擊。
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現代金融業發展。其中,2023年重新修訂實施《金融體系法律制度》,使澳門特區金融監管的法律框架更加靈活。
此外,澳門金融管理局也實施了金融創新的臨時許可制度,完善了管理相關風險的保障措施。
旅遊休閒服務業快速增長,勞動力市場顯著復甦
旅遊休閒服務業成爲推動澳門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南都、N視頻記者從澳門特區政府公佈的相關數據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澳門的入境旅客總數爲2592萬人次,同比增長逾三成。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約1822萬人次,增長逾36%,佔旅客總數的七成多;來自香港特區的旅客約540萬人次,佔旅客總數的兩成多。
隨着越來越多通關便利政策的推出,內地居民與澳門居民“雙向奔赴”的頻率增加,澳門旅遊業迅速回暖,推動勞動力市場顯著復甦,帶動經濟發展。
根據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澳門特區總體失業率爲1.7%,就業不足率爲1.1%,與2020年相比呈持續下降趨勢。其中,酒店與飲食業就業人口保持增長。同期,澳門總體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也有所提升。
另外,南都、N視頻記者近期從香港浸會大學開展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薪酬及福利調查”獲悉,本年度澳門的平均薪酬增加幅度爲2.7%,職業空缺率約爲6.1%。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助推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對於澳門特區來說,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融合的步伐快於預期及成功的經濟多元化政策努力,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特別是廣東擁有更高端的產業生態、更大的市場體量、更寬的產業光譜,可以爲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助力。
根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數據,1999年至2023年,廣東對澳門進出口年均增長5.9%。今年前10個月,廣東對澳門進出口總額達158.8億元,已超去年全年規模,同比增長25.7%。
25年來,粵澳貿易方式日趨優化,一般貿易比重顯着著提升。今年前10個月,廣東對澳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同比增長30.3%,佔粵澳貿易總額的79.6%,比重較1999年提高逾50個百分點。
市場普遍認爲,具有創新性和數字化的企業可以帶來更高的生產率。過去十年間,澳門特區利用數字化契機,經濟取得顯著增長。同時,澳門的科研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澳門已擁有10所高等院校,並擁有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此外,澳門特區政府於2023年推出“中小企業後臺數字化支援服務”,爲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培訓和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發展方面,根據“橫琴金融三十條”,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建設的短、中、長期規劃已清晰列明,2025年電子圍網及跨境金融管理體系基本建成,合作區與澳門金融服務一體化初步實現;至2035年,電子圍網系統和跨境金融管理系統更加完善,合作區與澳門金融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長遠目標是合作區達到與澳門一樣的水平。
記者觀察
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發展 助力濠江經濟更進一步
澳門的財政穩健,政府開支水平、貿易自由度、投資自由度、稅務負擔、貨幣自由度及金融自由度等指標均處於世界前列。
澳門金融體系穩健的表現,源自澳門迴歸祖國25年來一點一滴的積累。面對外圍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澳門金融體系可以強化固有優勢,讓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
在澳門的銀行可以適度提高撥備,從而保障資產質量。同時,澳門特區有必要加強債務處置和重組的框架,密切監測銀行的流動性狀況以及非銀行金融部門的風險。
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發展,是澳門特區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途徑。未來,澳門特區可以繼續加強研發支出,並積極幫助中小企業拓展涉及科技的融資渠道。同時,針對澳門特區行業特點與勞動力技能特點,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出相匹配的技術和人才培育計劃。
採寫/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肖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