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手機已經成爲現代人生活中難以分離的一部分,但並非在每個場合都能暢行無阻。目前在有公衆安全顧慮、需專注體驗,以及容易影響他人的場所,會有禁止或勸導勿用手機的規範。但若是在餐廳呢?你能接受用餐時完全不使用手機嗎?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也是一大考驗。圖/Ying C. 陳穎提供

前陣子法國阿爾薩斯的Les Petits Plats de Mamama餐廳因手機禁令上了新聞,引起關注。該餐廳在門口貼有告示提醒,每張桌上也放了告示,明確告知消費者需將手機放在口袋或包包裡,不能拿出使用。老闆夫婦說明,他們在一年前就開始採取此措施,客人預約時也會事先說明。他們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很開心看到人們之間的交談比以前多了很多,我們也把這樣的熱烈回饋到菜餚裡」。餐廳的常客也表示贊成,認爲「雖然很令人驚訝,但能夠這麼做實在太棒了」、「說實話,人人都沈迷於這個不幸的裝置,能夠強制排毒一個半小時只有好處」。

禁止使用手機的案例當然不只在法國。倫敦的數家酒吧以及永續餐廳St. John同樣也有手機禁令;有時禁令則擴及其他數位設備。如日本東京的人氣拉麪店武道家本店,店內就有提醒消費者不要一邊滑手機一邊用餐的告示。今年七月,店主滝阪滋晃更在X上發文「希望顧客在店內進食時不要戴耳機」,認爲人們因此聽不見店員上菜提醒和店主確認餐點要求,顧客沉迷於使用手機也會導致翻桌率下降。

禁令以外,也有較爲軟性、鼓勵消費者主動進行「數位排毒」的舉措,譬如麥當勞2017年曾在新加坡的一家分店提供專門的手機寄存服務,讓消費者能專心共享親子時光。阿姆斯特丹的The Offline Club則是消費端主動發起,在荷蘭、丹麥等地咖啡館舉行禁止使用數位設備的活動,參加者在入場前必須先寄存手機等數位裝置,其後三個小時內專注閱讀、手工藝、與人交流等。

法國餐飲媒體Bouillantes評論餐廳手機禁令,提出了一個頗爲有意思的觀點,將用餐體驗與觀賞表演性質類比,認爲「由於多年來餐廳已經發展成一個表演舞臺,或許有一天,就像音樂廳或劇院一樣,爲了尊重餐點及公衆的寧靜與和睦,也會在盛會開始前要求顧客關掉手機並塞至桌下」。但用餐體驗在每家餐廳都不同,並非所有餐點或服務皆有表演性質、要求的專注度也不相同,在高級餐廳品嚐精緻餐飲與在麥當勞快速解決一餐顯然不太一樣。前述麥當勞的手機寄存服務反應不佳、最終草草收場,未能推廣至其他分店,這或許是原因之一。

但除了可與表演相類比的角度外,從前述案例可以發現,或許真正該關注的是用餐時的「體驗」:即食物與飲食行爲,以及人際交流需求。除了飽腹的功能性,用餐時間的文化意義在於餐桌同樣也是社交場合,就餐是和同桌食客、特別是親朋好友們聯絡感情的時刻。若是在餐廳,還包括供餐者及同一空間的其他顧客。用餐時使用手機,挑戰更多的可能是其傳統文化意義,而手機禁令的支持與反對者間的分歧,也更可能是集中於此。

過去20年來,有不少反思用餐文化意義的相關嘗試,譬如荷蘭食物設計師Marije Vogelzang 在2005年推出的「共享晚餐」體驗,讓陌生人同坐一桌,座位上方懸掛桌布,食客必須將頭、手伸入桌布的空隙中用餐。由於桌布連接了所有人,一個人的動作便會影響到同桌賓客;餐桌上的食物也設計成需要共享的形式,如一個人的盤中盛着一片被切成兩半的哈密瓜,對面的人盤裡則是火腿,必須共享才能享用這道經典義大利美食。而在全球許多城市皆引起轟動的「Dans le Noir」無光餐廳,所有顧客須在黑暗中用餐,餐廳侍者也全爲盲人。雖則初衷是讓更多人體驗視障朋友在黑暗中生活的感受,但也讓很多參與者在全新的感官體驗中,重新思考用餐與人際交流的意義。

在當代,一人獨食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手機取代了極大部分的人際交流功能、滿足了相關需求,用餐體驗不得不和手機相互爭奪注意力。或許在思考餐廳是否要禁用手機前,值得先想想我們究竟想要有什麼樣的用餐體驗,或者更基本的,什麼樣的人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