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櫃還是NAS,忘掉假需求,奧睿科硬盤櫃+東芝NAS硬盤N300體驗
大概是從2016年開始,我從以前的數碼愛好者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數碼愛好“工作者”,以前可能只是簡單的喜歡買、喜歡玩一些數碼產品,也沒有什麼分享精神,所以新的數碼產品到了家絕大多數都會直接拆了就用。
但是從2016年開始,我開始更多地接觸一些數碼類的社區(也有叫論壇的),逐步開始分享自己的一些數碼產品體驗。剛開始的時候,文章裡的配圖都是我用手上的三星S4拍的,效果現在看來真的很差。後來的時候,入了單反的坑,先後購買了佳能760D和佳能6D,說實話,從成片質感來講,單反還是要比手機強很多。
當然,強很多的不只是質感,還有體積“爆表”的照片,我喜歡將拍照格式設定爲RAW格式,所以一張照片的“體積”大約在20M以上,如果不是期間換過一臺電腦,可想而知1TB的電腦硬盤也堅持不了多久。從今年年初開始,我有了硬盤空間焦慮,而且因爲這些照片對於我而言都是重要的記錄,所以我也想能夠儘量安全地把它們保存起來。
我起初其實是想要買NAS的,但是看了一些大神的文章,貌似我除了“安全存儲”之外,並沒有更多的需求,我還需要價格相對更加昂貴的NAS嗎?顯然不,反而是支持RAID的外置硬盤櫃會更符合我的需求。
題外話:雖然站內很多關於NAS的文章,但是事實上我們在購買NAS之前,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如果你跟我一樣只是需要把重要的數據存儲下來,那麼硬盤櫃就夠了;如果你除了存儲之外,還有本地讀取,甚至是遠程訪問、實時訪問的需求,那麼NAS則更適合。
所以,在考慮了很長時間之後,我選擇了成本更低,也能夠滿足我需求的硬盤櫃。站內有不少關於硬盤櫃的文章,我選擇了不少大佬都在用的ORICO(奧睿科)9528RU3硬盤櫃,價格便宜,雙盤位,組RAID 1完全夠用。
硬盤方面,我選擇的是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也是站內不少大佬推薦的,相比我們電腦裡用的普通硬盤,N300系列是專門爲NAS類設備設計的網絡存儲硬盤,更加適合於NAS、硬盤櫃或者服務器這些應用場景。
與一般的硬盤不同,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支持7*24小時的全天候不間斷運行,在穩定性方面優勢非常明顯。並且,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還很好的解決了一般硬盤在震動下容易造成損壞的不足,它內置的旋轉震動傳感器和衝擊力傳感器用來感應震動,從而通過防震結構保護盤片,提供了更好的防震性能。
最爲重要的是,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全系使用了CMR技術((傳統垂直磁記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垂直硬盤,其在數據讀寫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都有很大優勢。
建議大家在選購的時候直接選購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這樣標明採用了CMR技術的硬盤即可,省心還安全。
硬盤到手建議大家用“CrystalDiskInfo”對硬盤的基本信息進行下確認,免得收到二手盤。因爲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的這兩塊硬盤已經在我手上用了有一段時間了,所以通電次數爲51次,通電時間爲213小時,但是從硬盤狀態來看,目前硬盤的健康狀況幾乎完美。基本情況方面,我手上的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 6T硬盤容量爲6001.1GB,轉速爲7200RPM,使用UASP接口,並且支持S.M.A.R.T、APM、NCQ功能。
至於價格,可能相比同容量的普通臺式機硬盤要貴一些,但在NAS硬盤的同類產品中,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甚至可以冠以“性價比”來形容。
好了,回到硬盤櫃,奧睿科9528U3是一款兩盤位的陣列式硬盤櫃,同系列產品中還有四盤位、五盤位的產品。另外,大家在選購的時候需要看清楚,除了陣列式硬盤櫃外,該系統還有普通硬盤櫃,有組RAID需求的,儘量選擇陣列式,沒有RAID需求的,我也選擇買陣列式,因爲兩者價格確實差的不多。
硬盤櫃整體採用了全鋁材質的金屬外殼,除了質感不錯之外,看上去也非常“可靠”,對於存儲數據而言,這種“可靠”的感覺還是比較重要的。
機身尺寸並不大,兩盤位的9528U3的三圍尺寸爲235X145X93.5mm,放在我的顯示器支架下面剛剛好。
9528U3的硬盤倉門位於機身的正面,比較方便我們從正面來插取硬盤。每一個硬盤倉都有獨立的倉門,插拔一塊,不會影響到另外一塊。硬盤倉門的左側還加入了安全鎖的設計,可以防止硬盤發生意外彈出的情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數據“災難”。
在每一個硬盤倉的左側都有一顆LED指示燈,用來指示硬盤當前的運行狀態。如果有一天你的硬盤櫃的指示燈突然變成了紫色,並伴有報警聲,那麼恭喜你,應該是出故障了。如果你像我一樣組了RAID 1,那麼恭喜你,數據不出意外還是安全的。
由於採用了免工具設計,所以在安裝硬盤的時候還是挺簡單的。只需要手動打開倉門,把硬盤按照正確的方向插入,再關上倉門即可。9528U3同時支持插入2.5英寸和3.5英寸的SATA硬盤,只不過2.5英寸硬盤需要搭配奧睿科的1125SS硬盤支架使用。
受限於體積,奧睿科9528U3的所有接口和按鍵都放在了機身的背面,從左至右依次爲DC電源接口、USB3.0數據接口、RAID功能鍵、SET鍵和電源開關。另外,這些接口和按鍵的上方爲散熱風扇,可以將機身內部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去,對了,9528U3機身內是有獨立散熱風扇的,所以哪怕是在連續運行之後它的溫度也不高。
和普通版本的硬盤櫃不同,9528U3陣列式硬盤櫃支持RAID陣列選擇,通過背面的RAID功能鍵即可快速選擇。我手上的這臺支持RAID 0、RAID 1、PM(Normal)和SPAN(big)四種模式。
另外,除了可以通過硬件開關實現RAID組設置之外,還可以在奧睿科的“HW RAID Manager”管理軟件中對RAID組進行設置,相比之下軟件中操作我覺得會更簡單一些,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擇。
俗話說得好“既然上雙盤,不組RAID可惜了”。這裡我比較推薦大家使用RAID 0或者RAID 1兩種模式,相比PM和SPAN兩種模式要更加實用。以奧睿科9528U3陣列式硬盤櫃爲例,用兩塊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硬盤組成RAID 0,這時兩塊硬盤類似於並聯關係,容量相加,帶寬加倍,在讀寫時數據會連續地分割在每塊硬盤上,讀寫性能更強。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切換硬盤陣列模式之後,需要在計算機管理-磁盤管理中對新的硬盤進行重新初始化,之後才能正常使用。
同時,也可以在奧睿科自家的HW RAID Manager管理軟件中查看RAID組信息、操作日誌以及故障通知等內容。
實際測試下,奧睿科9528U3陣列式硬盤櫃搭配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在RAID 0模式下,其讀寫速度能夠達到400MB/s,相比單盤250MB/s左右的讀寫速度要提升了約60%。不過,這個模式也有缺點,那就是如果單盤壞了,那麼存在陣列裡的數據會全部壞掉,風險比較大。
而在RAID 1模式下,兩張硬盤互爲鏡像,雖然容量打了對摺(6+6=6),但是數據安全性大大提升,即使陣列的其中一塊硬盤壞掉,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塊硬盤裡讀取保存的數據。不過RAID 1模式的數據讀寫速度並不會像RAID 0那樣有所提升,而是與普通模式下硬盤的讀寫速度相同。
另外,從讀寫穩定性上來看,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的穩定性還是不錯的,沒有明顯的掉速,波動也比較小。
自從有了奧睿科9528U3陣列式硬盤櫃+東芝NAS硬盤N300系列硬盤的組合,我的存儲就非常富裕了,照片、視頻統統移到了硬盤櫃裡,以前不敢下的藍光電影現在也隨隨便便就下了,而且重要的是RAID 1真的永遠的神,硬盤給力+互爲鏡像,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丟數據了。
大家會更加偏向於硬盤櫃呢?還是NAS呢?歡迎在評論區裡和我一起討論。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贊、收藏、評論,你的隨手迴應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